公孫衍與惠施VS張儀,誰勝誰負?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公孫衍、惠施和張儀三個人都曾經在魏國為相,在這三個人的時代也正是戰國時代合縱連橫最為頻繁的時代,公孫衍和惠施是合縱派,而張儀則為連橫派。公孫衍是繼商鞅而後秦國第二個最有權力的大良造,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而且在公孫衍的萬般籌謀中,秦國攻占魏國河西和陰晉地區,魏國自吳起以來壟斷河西之地的格局被徹底顛覆。但公孫衍本是魏人,其所攻占的陰晉本就是其家鄉所在。這種關係成為公孫衍之軟肋,其後張儀入秦便以此為由,詆毀公孫衍消極作戰,遺失戰機,導致秦惠文王將公孫衍驅逐出了魏國。

公孫衍離開秦國而後就回到了魏國,又受到魏國之重用,成為魏國的戰將。在公孫衍的策略中,魏國也是要 「遠交近攻」的, 「犀首、田朌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公孫衍實際上是在與齊國聯盟夾擊三晉地區,魏國期望再次成為這個地區的真正霸主, 「魏敗我趙護」,齊國的田朌攻占趙國平邑和新城,公孫衍的策略似乎得到階段性成績。而在魏國朝堂之中,公孫衍還有一位有力同盟,這位也即魏國的文官相國惠施,其最大的主張也是合縱,就是聯合齊國和楚國來攻打秦國。

惠施和公孫衍都是非常懂得揣摩君主意圖的人物,在戰國時代諸侯國君們多有野心,尤其是某個階段內取得過重大軍事成就的君主,往往皆有超越周天子的覬覦。因此惠施曾經努力促成齊國與魏國的徐州相王,就是讓魏惠王和齊威王共同稱王。而公孫衍則更是推行 「五國相王」 ,就是讓魏、韓、趙、燕、中山等五國共同稱王。公孫衍和惠施的策略,皆是以此稱王之事,令合縱之事取得階段性進展,從而可以此抵禦秦、齊、楚國的獨強。

事實上在公孫衍離開秦國的時候,張儀就已經成為秦國的重臣,而張儀在秦國則把魏國作為直接攻擊對象,曾經親自率兵出函谷關,攻打魏國的城池。而張儀與公孫衍和惠施這樣的聰明人一樣,也極度推崇所謂 「遠交近攻」,在其任內即多次拉攏齊、楚兩國,重點防止公孫衍的合縱策略。張儀所對抗的其實是公孫衍和惠施兩個人,雙方在攻防之勢上皆具相當威力,如惠施就有 「使魏太子嗣入質於齊」 「使魏公子高入質於楚」這樣的策略,可謂是下了血本要達成合縱之謀。

在這個時間段內,張儀、公孫衍和惠施可謂攪亂了整個中原格局,雙方在合縱連橫的來來往往中,便似把諸侯列國視作棋局。三個人的關係承前啟後,公孫衍離開秦國,張儀成為秦國重臣;張儀來到魏國,惠施又被驅逐。而公孫衍為魏國相國,張儀又在魏國失寵離去,惠施既而又回到魏國。張儀主張連橫策略,但多利於秦,如在秦國推行連橫,則為攻打魏國。而在魏國推行連橫,則為秦國打通韓魏通道,以此攻打齊國,只是這場戰爭秦國千里奔襲,為齊威王所敗。張儀之連橫策略便為韓魏所不認同,公孫衍的合縱之策便又為魏人所用。

​所謂 「五國相王」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公孫衍雖籠絡周邊諸侯國,再次將三晉地區打造成鐵板一般,可惜外部力量過於強大,再牢固的鐵壁也終有被攻破之時。而所謂五國聯軍,本身就是各懷鬼胎,而且此時除了魏國稍強外,其餘諸國皆為 「相王」而來,沒有真正的想要攻打秦國,心不齊則力不聚,五國大軍就在函谷關外就遭受慘敗。公孫衍所拉攏的中山國要稱王,就得不到齊人的認可,齊國與中山國的邊境就時有爭端,齊人更是借五國出兵征伐秦國之時,派遣大軍攻打趙國,趙人連遭慘敗,損兵折將8萬有餘。魏國人公孫衍所推行的 「五國合縱」自此失敗。

此後張儀誘騙楚國懷王孤身犯險來到秦國,最終楚懷王身死秦國,成為楚國衰敗的轉折點,皆賴張儀之策。而魏國等諸國,即便有公孫衍和惠施這樣的人才,因屢屢損耗,又受到外部秦、齊、楚國的多年打擊,此後便即日漸衰落,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