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科燃加油
看了第一次,我又陪著朋友去了幾次,本以為第二次會像看電影一樣,輕車熟路不會被感動,沒想到沒多看一次都會越發感動。就好比一瓶老酒, 越喝越有味!
也許,《印象武隆》來源於我們現實生活,親身所感,特別是我這種有了自己家庭後,兒女情長心思比較敏感的人!
首先震撼舞台會選在一個峽谷當中,穿著蓑衣的領號人唱著「太陽出來羅勒,喜洋洋喲「。男高音清脆的聲音瞬間回蕩整個山谷。炫目的燈光打在對面的崖壁上,一副林暮十分田源風光就出現在舞台中央。
用生命在拉纖的纖夫們!
幾十號人拿著竹竿整齊劃一用敲擊地面的形式,奏響了新的樂章!全場屏息,」踢踏踢踏「聲回蕩在山谷。
黎明破曉下的玉米房,農村老式閣樓,兒時記憶瞬間湧上心頭。記得小時候農村的樓板房,一般都是二樓作為睡房。早上賴床,母親會在幾此喊起床後佯裝生氣上樓來掀被子,每次都聽到母親上樓踩在木板發出的聲音後,立馬彈跳起床,也許是怕挨打,也許聽到模板咯吱咯吱的聲音立馬精神抖擻!
背著麥穗的姑涼對著山谷高聲歌唱!
哭嫁文化歷史淵源久遠,南方地區以前都有哭嫁的習俗。以前哭的是包辦婚姻中的不滿,迫於當時的文化歷史背景,女子只能通過婚前的哭訴來表達抗議。
後來進入男女婚姻自由時代,特別是長江流域一帶的人民,把哭嫁作為一種傳統習俗傳承了下來,哭嫁成為對一種對父母感恩的表達方式,依據當地習俗,還有哭的越兇,表示對父母越有孝心的說法。
雖然哭嫁習俗已經瀕臨消失,但是婆婆為我們講述那副哭嫁畫面,仿佛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哭嫁節目就此拉開。
最喜歡的《哭嫁》橋段。舞台上媽媽幫女兒洗腳。這是她們最後的嬌貴了,踏進婆家就是各自當家終日操勞的時候了。母親在女兒出閣前,為其梳頭洗腳、叮嚀囑咐的場景,感人肺腑。
「女兒,明天你就要出嫁了,明天開始你就不是李家屋頭的人,是人家屋頭的人了。出去凡事都要下西(小心)些,弄不好不要回來哈「母親看似家長里短的叮囑,卻引得出嫁的女兒再次為之落淚。
閣樓上門簾初起。「月兒彎彎照華堂,女兒開顏叫爹娘,養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歌詞仿佛就是待嫁女子出閣前與父母對話,表達的是對父母含養育之恩的感激,以及子女不能盡孝的遺憾。
洗完了腳,梳完了頭,在捨不得也要上花轎了!一排頭戴蓋頭,躡著小碎步的新娘真 緩緩的向前走,突然,最後一位新娘因太捨不得爹娘,不顧「新娘不能自己掀蓋頭」的禁忌,轉身看向爹娘的方向,重重的一跪,大大的磕了一個響頭,然後拉著大大的紅繩子,那邊就是母親,姑娘一步三回頭的看向自己的閨房,不舍的走向閣樓。
「我的父啊,我的母,輕為我照亮回家的路」。看到這句話,我就哭了。以後,受了委屈,有什麼不順,娘家都會為我們照亮回家的路。
「月亮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父母養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一尺五寸把兒養,移幹就濕苦非常。勞心費力成虛恍,枉自爹娘苦一場。」父母養兒空指望,不在身邊的兒女確實能做的有限,何況我這個已經嫁到遠方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