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丨吳悅
來源丨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
韓劇的編劇中心制;日劇的敢說敢拍敢投放;英劇的創意人主導體制以及美劇的市場化,無外乎從內外都影響著中國電視劇的製作與發行。
完整的電視劇生產過程無非包括策劃、編劇、攝制、審查、發行、播出等程序。對標韓國的「邊寫邊拍邊播」(以下簡稱「三邊」),中國的「先寫後拍再播」在討好觀眾這一層面顯得尤為冒險,但也不得而為之。
因僅就韓劇在韓國境內的生產而言沒有審查與發行環節,而在中國電視劇生產過程中,審查與發行卻是必不可少的兩個階段。亦或言之對標美劇,不是中國電視劇導演拍不出美劇,編劇寫不出美劇,而是製作出能播出的「美劇」實屬不易。
企鵝影視劇版《風聲》海報
中國電視劇的生產模式有利有弊,但如今的「先寫後拍再播」真的是永恒不變的嗎?
劇集長短成關鍵因素,40集之後「三邊」模式力不足
韓劇的劇本、拍攝、播出三個階段時間間隔很短,而這三要素在中國電視劇中則是前後相繼、相對獨立的三個階段:劇本寫完之後才開始拍攝,製作完畢並經過審查之後才可以發行播出,沒有例外。
對於已經確定要投入製作的韓國電視劇而言,開拍前無須寫出全部劇本,甚至連故事梗概也無須寫全。一部18集左右的迷你連續劇,事先只需寫出10集左右故事梗概和1/3左右(大概4-6集)的劇本,開播前一般會製作出30%的完成片。
開播一個半月或兩個月前編劇動手繼續寫作劇本,從第三周開始,每周基本上寫兩集故事,以後就如此每天趕來趕去,一邊寫劇本,一邊拍攝,一邊播出,而迷你連續劇理想的情況是,前一年9月開始次年三四月份的企劃,大約是七八個月的時間。
2018韓國JTBC月火劇《Life》
但就目前中國電視劇劇集體量來說,動輒就是40、50集,一部古玄大劇更是直彪60集以上。如此龐大的劇集數如果採用「三邊」,考驗的不僅僅是編劇能力,還有整個劇組的業務水平。重要的場景,例如重大感情戲或群眾戲會必須要考慮分鏡頭,台本較晚或者改動較大的話就要事先拿著預台本跟美術商議。
因為「三邊」方式對美術的影響非常大,必須給美術提供一些準備時間。在體量平均為40集+的中國電視劇中,如此長線操作可謂是動一發牽全身。就不說其他,從故宮南門馬觀花走到北門都要至少2個小時,更別說一場清宮大戲整體轉場再安排了。
試想一下,就《延禧攻略》70集體量的劇集改為「三邊」,如此清宮大戲可能在第十集之後就得開天窗了。
再者,為了收回成本,中國電視劇製作方手控下的長集製作成為常態。大卡司演員片酬一張口就是七八千萬,一部大製作投入更是直達幾個億。製作方花出去的錢當然要在衛視和視頻網站等管道收回來,那把利潤壓在每一集上就成了重要出口,賺取多集差價至少保證了製作方不會虧損。
「三邊」是韓國經濟基礎下上層建築的適應,觀眾至上雖好,但劇本先行需進階
對於韓劇而言,「三邊」最明顯的就是電視劇生產的效率原則。
這種方式可以及時了解觀眾的收視狀態,及時掌握觀眾收視心理的變化,從而及時根據相關情況做出程度大小不同的調整,例如從修改劇本情節、改變角色戲份到提前停播、延長播出等,與市場需求保持同步。
而具體到韓劇日常審查時,審查的主要對象是暴利色情內容和間接廣告問題,即使內部審查委員會對作品有不同的意見,也只有建議權,不能決定這集電視劇的播出與否。
韓國《廣播法》第33條的規定
對廣播公司來說,在政府基本廢除審查制度的前提下,「三邊」還可以略去發行環節,省時省力加快資金周轉速度,制劇必播的方式也使電視劇市場的競爭減弱到最小程度,即只在三大廣播公司之間競爭,沒有多部作品同時爭奪相同頻道相同播出時段的競爭,沒有只做出來而不能進入頻道播出的電視劇。
對獨立製作社來說,在還可能獲得國家資助的前提下由廣播公司提供大多數資金,與廣播公司合作製作電視劇,保證了每一部參與製作的電視劇都能播出並且只賺不賠,固然沒有了大賺特賺的狂喜,但也避免了賠本破產的慘劇。
但「三邊」製作過程算得上是爭分奪秒,疲於奔命,編劇即使身經百戰也常常沒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劇本,PD沒有充分的時間考慮拍攝,演員沒有充分的時間理解劇本和熟悉台詞,這就致使韓劇的大情節經常出現前後不連貫之處。
就當前韓劇的發展狀況來看,韓國「三邊」的生產方式其實也可以適當吸收中國「先寫後拍再播」的劇本先行優點。
在保持觀眾及時應對觀眾反應、加快資金周轉速度的前提下,將劇本事先準確好而不僅僅是大綱,集數太多的電視劇分兩次或多次提交劇本。這樣給PD拍攝和觀眾反饋都留有了時間,有相對完備劇本後同樣可以在播出過程中進行修改。
只要保留政府審查制度,「先寫再拍後播」依舊是主流生產方式
高度集中的中國電視劇審查機構難以及時審查所有待播的電視劇並給出處理意見,電視台也不願總冒著停播的危險迎合觀眾去購劇,或許之前的視頻網站還能撿漏播出,但如今網台劇集審查一致,若發現不合適之處,電視劇上線被撤也是常有之事。
因此在中國,盡管「三邊」有很多優點,是比較適合市場經濟的一種電視劇製作方式,但只要政府保留審查制度,「邊寫邊拍邊播」的生產方式就不可能被採用。而中國的「先寫後拍再播」也並非到了被踢之境,雖有不妥,但卻有用。
於劇組來說,有相對充裕的時間準備劇拍攝和後期製作。在中國電影市場整體波動的大環境下,電視劇制片人和導演的角色分離會使得一批卓有成就的電影導演進入電視劇製作隊伍當中,使中國電視劇在有限的經費制約下具有更強的藝術追求傾向,對提高中國電視劇的質量水平很有幫助。
與中國的民營影視公司來說,使電視劇的制播分離在制度上更容易做到。民營公司可以獨自獨立製作電視劇然後再賣給電視台,成功的電視劇利潤率很高,這樣使得民營影視公司有更大的發展餘地。
對中國電視劇的發展來說,此種生產方式推動了制播分離制度的發展,使中國電視劇的市場競爭得以充分展開,從而生產出了數量很高、類型豐富的電視劇,優秀作品也層出不窮。
毋庸諱言,中國電視劇「先寫後拍再播」的方式也有很多的弊端,尤其在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競爭不夠公平的情況下,這種生產方式的缺點也更加明顯。
第一,先寫後拍的生產方式本身消耗時間過長,資金周轉速度較慢。審查與發行環節進一步延長了電視劇播出的時間,耗時耗力,整體效率相對低下。
第二,制片商和播出商無法完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一部電視劇從開始策劃到正式播出,中間經歷的時間很長,劇組不僅不能及時了解觀眾的想法並設法加以修正,也很難保證一年或幾年後觀眾對劇本題材還有濃厚興趣,投資生產的盲目性加大。加之政府的審查政策也不夠穩定,有時事後出台相關禁令使得制片商和播出頻道難以及早規避,造成各種損失。
第三,每年投入生產的電視劇大多,製作資金分散,導致數量重於質量的嚴重後果:一方面是生產過剩,供過於求;另一方面又是質量不均衡,優秀作品供不應求。
對於地大人多的中國來說,「先寫再拍後播」背後的制播分離應該是符合國際趨勢的正確選擇。
問題在於,維護電視劇市場的公平競爭而出台的相關法律制度,應該是使國內的電視劇制片商至少能與進口中國能力的制片商具有同等的遊戲規則,從而提升中國電視劇產業的國內與國際競爭力。
推薦閱讀:
全球票房冠軍竟然不是《捉妖記2》和《唐人街探案2》? 就問這一股「黑豹」敢不敢接
長按下面二維碼 免費關注 制片人內參
制片人內參
zhipianrenneican
這里是電影、電視、視頻、網路電影、戲劇等
制片人、管理者、創作者、參與者的互聯網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