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1張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2張

文丨顏 婧

山容水意

樹色泉聲

酷暑的日子,每一次出門都顯得異常艱難。但戶外真的如此糟糕嗎?他們的回答是「不」。盛夏到來時,徜若有個小園別業,親近一下自然,自然清爽宜人。清朝皇帝的生活範圍基本被局限在紫禁城中,連禦花園都小而袖珍,乾隆皇帝不禁不滿地說「都城煙火多,紫禁圍紅牆。固皆足致炎,未若園居良。」 (《日下舊聞考》,引乾隆四十三年禦制夏日養心殿詩)每到夏日,他們都樂意去避暑山莊小住一番。在紀昀眼里,這里「每泛舟至文津閣,山容水意,皆出天然,樹色泉聲,都非塵境。陰晴朝暮,千態萬狀,雖一鳥一花,亦皆入畫。」清人柏葰稱其為「左湖右島,嵐影泉聲」。此番概有勝景。

就算是在自己家中,只要有了植物的陪伴,就可堪稱道。首先先架個涼棚。道光皇帝在《養正齋詩集》中詠過涼棚,「凌高神結構,平敞蔽清虛。納爽延高下,當炎任卷舒。」唐代的文獻就記載過涼亭下的雅會。《開元遺事》:「長安富家,每至暑伏中,各於林亭內植畫柱,結錦為涼棚,設坐具,召名姝間坐,遞請為避暑會。」杜甫的《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詩》也就是在這樣的聚會下產生的。接下來要考慮的便是到底種些荷花好呢,還是種些竹子?李漁很會享受生活,他在《閒情偶寄》里寄予了不少閒情,夏日炎熱,不妨種種荷花,「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在葉的清香和花的芬芳下,避暑連暑熱似乎都自己消退了,納涼時涼意也追逐著荷花而生,也不知是花有意,還是人有情,總之兩相得宜,清爽自得。

西安夏天經常到36、37度,同樣是夏日賞荷,素有佛學修養的王維又別有一番光景,正所謂「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臨湖亭》)在他平靜的精神世界里,一切都那麼舒緩悠揚,愉悅放鬆,仿佛都看得到清盈的小舟劃過湖面時輕輕漾開的溫柔的漣漪。好友對飲,荷花飄香,煩雜的事情都被這四面的荷花隔離開來。況且荷花還能結出蓮子,蓮子清如水,清心安神,健脾理胃,一碗冰糖蓮子粥,銀耳蓮子湯,又正解夏日的暑濕煩躁。明人高濂著有《遵生八箋》,專講養生之道。里面提到「七月七日采蓮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蓮實九分。陰幹搗細,煉蜜為丸。服之令人不老。」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3張

有的時候,種種竹子也是不錯的選擇。柳宗元被貶謫到永州之後,心情煩悶,「常積憂恐,神志少矣」(《與楊京兆憑書》)。到了夏天,腳又腫了起來。在這「溽暑恒侵肌」的日子里,他無所適從。東邊的農人鄰居告訴他不妨種點竹子,於是他欣然地「荷鍤」「墾鑿」引泉滋養,看著這「蓊蔚有華姿」的竹子,「夜窗遂不掩,羽扇寧復持」的他終於感到一絲慰籍(《茅簷下始栽竹》)。陸遊更是會享受初夏暑雨、竹窗晝眠之樂。新筍剛剛萌出,森然瑩然,靈府清然。晚年的他有了閒暇,「平生喜晝眠」的愛好也終於能如願。「安枕了無夢,孰為蝶與莊」,在竹子的陪伴下,這世事煩憂仿佛都離他而去,現實會不會只是一個夢,而他只是這個夢里的蝶呢?或許午睡的他,才真正地回到了現實?他笑笑,只是「徐起掬寒泉」,感受著寒泉中的菱香,「清嘯送落日,與世永相忘」。(《竹窗晝眠》)

經齒冷於雪

勸人投此珠

夏日的吃食自然也是夏日少不得的顏色。大快朵頤者有之,白居易在《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里回憶起夏至時的夏至筵,「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夏至筵是夏至時的大餐,嫩竹的清香沁入白飯中,微微發黏,又十分甜蜜,剛烤好的嫩鵝肉又香不膩。清新爽口者有之,唐彥謙在《夏日訪友》那可是「荷梗白玉香,荇菜青絲脆」,荷梗與荇菜青白相間,帶著夏日特有的清涼。

但最有夏天特色的還是那些冷食吧。今天喜吃涼面,街頭巷尾,四川涼面、陜西米皮、麻醬涼面、麻辣涼面,應有盡有。有不少面是煮好之後,過水降溫,再拌上新鮮的蔬菜調味而成。在清代,涼面也是人人喜愛的夏日食品。《帝京歲時紀勝》說「京師於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面是也」,即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涼面。古代最出名的冷面叫作「槐葉冷淘」,它是把槐葉磨成汁摻入面中,煮熟過水按照口味澆上鹵子而成。在杜甫眼里,「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夾起來,「碧鮮俱照箸」,青亮的綠色帶著自然的氣息映襯著筷子,讓人食欲大增。一口下去,比雪都涼,由內到外,一時涼爽。只叫人「加餐愁欲無」,吃過飯了還想吃。(《槐葉冷淘》)到了宋代,引領潮流的黃庭堅和蘇軾也都頗好槐葉冷淘。黃庭堅愛的是南京白面做的槐葉冷淘,澆的是襄邑的熟豬肉。蘇軾更是會吃,直接貢獻出為一種「坡仙法」。《事林廣記》記載,「槐蕊采新嫩者,研取自然汁,依常法溲面,倍加揉搦。然後薄捏縷切,以急火淪湯煮之。候熟,投冷水漉過,隨意合汁澆供,味既甘美,色亦青碧。又且食之益人,此即坡仙法也」,它更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名曰「翠縷冷淘」。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4張

吃夠了主食,不妨來點水果甜品。來點冰鎮水果、飲料、酒水,煩惱頓消。從周代起,大陸就有藏冰、取冰、用冰的傳統了。唐代的冰還很貴,甚至是身份的象徵,達官貴人才能 「賜冰滿碗沉朱實」(劉禹錫《劉駙馬水亭避暑》),「碧碗敲冰分蔗漿」(唐彥謙《敘別》),喝兩口「冰寒郢水醪」(李德裕《述夢詩四十韻》),吃著冰鎮水果,喝著冰鎮甘蔗汁,品品冰鎮郢州黃酒,在水閣中納涼。有時候還有牛奶冰淇淋可吃,有一種稱為「酥」的冰凍奶制品,經過滴酥或者點酥這樣一道類似現代打冰淇淋或者蛋糕裱花的工序,做成山的模樣,「吮其味則峰巒入口,玩其象則瓊瑤在顏。隨玉箸而必進,非固非絺。觸晧齒而便消,是津是潤」(王泠然《蘇合山賦》)。唐代因為難以保存,一般冬春吃得較多,皇宮甚至能保存到夏天一飽口福。越到後代,冰就越便宜,好吃的也就越多。去北宋的汴京逛個夜市,一路上琳瑯滿目的各種小吃令人眼花繚亂,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兒、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南宋還有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雪泡縮脾飲、漉梨漿、椰子酒、乳糖真雪,冰酪也更為普及,應有盡有。清代的富察敦說,清代四大冰食佳品分別是酸梅湯、西瓜汁、杏仁豆腐、什錦果盤(《燕京歲時記》)。這些吃食在今天依然盛行。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5張

熱散由心靜

涼生為室空

戰勝夏天最大的法門是是什麼?或許是冷飲,或許是涼風,但境界最高的一定是自己的心。充實的生活、放空的心靈和生活的情趣能使一個人全無雜念,超越身體的寒暑困苦。

頗為盛名的《浮生六記•閒情記趣》里寫道,當年沈復「與蕓寄屆錫山華氏,時華夫人以兩女從蕓識字。鄉居院曠,夏日逼人,勞教其家,作活花屏法甚妙。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約長四五寸作矮條凳式,虛其中,橫四擋,寬一尺許,四角鑿圓眼,插竹編方眼,屏約高六七尺,用砂盆種扁豆置屏中,盤延屏上,兩人可移動。多編數屏,隨意遮攔,恍如綠陰滿窗,透風蔽日,紆回曲折,隨時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隨地可用。此真鄉居之良法也。」沈復與蕓娘將四五寸長的樹枝編成矮凳子的模樣,中空,在里面編上竹子,約六七尺高,底部再放上盆栽的植物,讓其順著竹子和木枝生長,可以隨意移動。屏風古代家家都有,但活屏風僅此一家。勤於動手,善於發現生活情趣,日子就能過得優雅舒暢,讓人刮目。

心里感覺空蕩蕩的,那就讀讀書吧。葉夢得是南宋時人,他有本書就叫做《避暑錄話》。致仕離開官場後,他每日書酒自娛。「讀書避暑,固是佳話。況有佳釀,萬事皆休。」這番書酒之下,萬事皆休的性情言語,又有幾人說得出?唐人戎昱有一首詩講納涼,納涼觀景的同時,「小酒入詩篇」,一直坐到夜晚繁星之時,也是興到情到,便不自禁。讀書之餘,尚可彈彈琴,南朝徐陵《逐涼》詩也曾提到,「提琴就竹筱,酌酒勸梧桐」。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6張

當然,最神妙的怕還是那些什麼都不做,就心靜自然涼的了。唯有有著相當程度的心性修養的人才做得到。他們往往是宗教中人。這也就是白居易在《苦熱題恒寂師禪室》中所謂的「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26日北京晚報副刊39版,經作者授權轉載)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7張

顏婧,北京師范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元明清文學方向碩士在讀。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8張

轉載自公眾號

京師文會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9張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范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像古人一樣優雅地過夏天 歷史 第10張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PO請註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朱彩蓮

美術編輯:張臻 孫雯 高佳玉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