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畢業後的第二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點擊上方「程序人生」,選擇「置頂公眾號」

第一時間關注程序猿(媛)身邊的故事

工程師畢業後的第二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職場 第1張

去年七月寫了《畢業一年總結》,一轉眼就又是七月。過去這一年經歷了不少事,回頭看看,大多數選擇還是比較滿意的。今天趁著有空,對畢業後的第二年做個總結吧。

文章主要內容:

  • 現狀

  •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 認知上有什麼進步

  • 有沒有更認識自己

  • 有什麼後悔的事

  • 自己需要反復看的話

現狀

去年七月的狀況:

畢業一年,上海,創業公司,安卓開發,無房無車,幾乎無存款,身體還算健康,但缺乏鍛煉免疫力差,女友關係和睦,離家很遠。

除了老了一歲、換了工作,其他外在的基本沒怎麼變:還是在上海做安卓開發;仍舊是「隱形貧困人群」;嘴里常說「要抽時間鍛煉身體啊」,實際上還是沒有行動;結婚還沒有提上日程;回老家的高鐵尚未開通。

這一年的經歷沒有改變我的容顏,卻讓我的內心變得更加成熟。

這篇文章將由我的一些自問自答為主要內容,你在閱讀時也可以嘗試回答。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是值得反復思考的問題。

去年我的答案是:「創業者」;今年的答案是:「具備創業激情和創業各方面能力的人」

今年的答案比去年的更加具體,也更加全面。

去年考慮的只有技術,列了一系列技術學習計劃,心里想的是「等學會了前端後台自己做一個完整的項目」;而今年加入喜馬拉雅後,意識到原來中大型規模的公司都有內部培養、孵化計劃,在公司內部創業,比自己單獨創業成功率想必更高些,畢竟人才、資源更多,失敗的代價也更小。

要成為「創業者」,除了技術面要夠廣,技術以外的能力更加重要,包括溝通表達、資源協調、管理分配、功能取舍、經營推廣等等。能力不夠激情湊,保持激情持續進化、推進,需要強大的自我管理和調節能力,這方面也需要列入計劃。

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多虧了寫博客和總結的習慣,使我還能想起 2017.7 到 2018.7 的這一年里,我都大概做了什麼事。

  • 2017 年 7 月

  • 2017 年 8 月

    • B 哥帶領下學習了段時間 Weex 和 JS,總結了一篇npm 與 package.json 快速入門教程

  • 2017 年 9 月

    • 出於對未來的考慮,換了工作

    • 和小肉因為價值觀的問題鬧了好久矛盾,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 花了一些時間把這次換工作的經驗總結成一個付費課程走心的中級安卓工程師跳槽經驗分享,目前來看這個決定非常的正確,讓我親身體驗了知識付費從創作到宣傳到收入的過程,頗有感悟

    • 寫了一篇結束兩年左右的工作有感

  • 2017 年 10 月

    • 文章寫的不多,主要是適應新環境,要學的太多,沒時間寫出來,上帝保佑,同事人都很好,公司氛圍也不錯,前景也比較看好

    • 和 11 個小夥伴創立了Awesome-Android-Learning-Guide項目,現在來看感覺要爛尾了,當初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想的太簡單,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求,戰線太長人心會變,包括我自己

  • 2017 年 11 月

  • 2017 年 12 月

    • 這個月主要是公司加班,從一開始的拒絕,到享受其中,「創業者的激情」很重要!!

  • 2018 年 1 月

    • 寫了2017 總結

    • 報名了公司年會的一個跳舞節目,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重在過程,努力學習、結識新朋友

  • 2018 年 3 月

  • 2018 年 4 月

  • 2018 年 5 月

    • 完成了深入淺出安卓熱門網路框架 OkHttp3 和 Retrofit 原理

  • 2018 年 6 月

    • 工作比較忙和生活瑣事,剩餘時間比較少,懶惰了

    • 完成了今年出去旅遊一次的小目標,慶祝戀愛七周年

  • 2018 年 7 月

    • 這一個月找房、搬家

可以看到,這一年主要就是學習安卓框架源碼、分享、適應新工作,距離成為「具備創業激情和創業各方面能力的人」,差的還是挺遠的,好在思想和心態有很大成長,臉皮也更厚了一些。

也讀了一些主管力、自我管理的書,發現實踐起來實在不容易,或許正是由於不容易,做到了才能脫穎而出吧。

最近幾個月由於生活和工作的一些事,幾乎沒有什麼可見的產出。開始逐漸理解人們常說的「學習要趁早」,隨著年齡的增長,外界對我們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留給自己的時間日漸稀少。

要學的很多,任重道遠,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然後有意識的主動接觸、積淀吧!

認知上有什麼進步

成長本質上就是認知的改變,對自己、世界的認識不斷地打破重建,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認識到這個世界的一些規則,發現自己該怎樣適應甚至控制這些規則,然後去突破、去改變。這個過程中當然會痛,但我們都知道,批評被讚美更有意義,被打醒比自我感覺良好更有利於成長。

這一年在認知上,主要是這幾個方面有所改變:

  • 價值

  • 職業觀

  • 人際交往

價值

工程師的金字塔,工作越久越明顯,從剛畢業的基層工程師,到多年後的架構師、技術經理、業務總監、CTO,眼界、認知、規劃、毅力不同導致的差距,可以說是指數級的增長。如果說當下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走,我的答案是:「追求價值」

市場是殘酷的,只有有價值的產品能存活,也只有能產出價值的人能有飯吃。

對公司來說,我們工程師可能只是一個做到者,價值就是做到業務需求,但如果技術、思維夠高,用技術反哺業務,主動優化業務模式,價值是前者的千倍百倍;對比年輕人來說,我們是前輩,價值就是人生、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如果一直在重復低門檻的事,就等於沒有多少經驗價值,所以我們要主動迎接挑戰,做自己恐懼或者很少做的事;對於家庭,我們的價值就是能否在遇到問題時提供財和力,等過幾年步入中年,對長輩、下一代都必須要扛得起壓力、付得起責任。

從喜馬拉雅的聽單分類,可以看到人們比較熱門的需求,比如:小說、笑話、故事、社科、經管、教育、體育、歷史、培訓、文學、科技等等,這些是大多數人人們需要從外界獲取的內容,也是我們有機會為他人提供的價值,如果有機會在其中某個領域稍微出門一點,就完全可以衣食無憂了。

上面提的是大概一些方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知識技能不同,能為這個社會提供的價值不同,從而決定了他在社會的位置。剛畢業幾年,趁著自己還沒有定型,可以多嘗試多挑戰,沒準就找到了自己的那條快船。

腦子里有了「價值」這個概念後,我做事前會有意識的問自己,這件事長遠來說有價值嗎?

兩三個月前我為了每天多賺些公眾號點廣告費,經常寫一些價值並不大的文章,到處轉PO。這些文章並沒有為讀者提供多大的價值,對我來說也沒有什麼成長,因此在進行了一段時間後,我決定停止這樣的行為。

我希望我將來提供的價值是能夠持續創造利益並且可以裂變的,而不是一次性買賣。但我現在的能力只能做那些門檻很低的事情,不花時間提升自己,即使提高頻率,最終的收益也最多是多一倍,沒有什麼質的改變。

今後我要努力選擇做能提升價值的事,不為短期利益浪費大好時光,重視時間成本。

25~35歲,是每個人最寶貴的時光,應該用在刀刃上。

職業觀

對於普通人來說,工作應該是花費時間最多的,比陪家人、娛樂占用的更多,因此如何對待工作,如何樹立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是相當的重要。

關於職業規劃有很多優秀的文章,這里轉錄一些我很有感悟的和大家共勉:

首先,為自己工作。不是為父母,不是為同事,不是為公司,不是為項目,不是為績效。幾年以後你離開,項目的成就屬於公司,績效已是過往雲煙,你獲得了收入,公司得到了效益。一身行囊離開的時候,除了一些積蓄,就是你的經歷,你的態度,你的身體,還有,你的技術。

我幫很多網友看過簡歷,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自己的職業比較迷茫,看著他們畢業 N 年換了 N + 1 甚至 N + 2 份工作的簡歷,問他們為什麼跳了這麼多次,答案基本是「待遇太差」、「總加班」、「公司倒閉了」。

或許真的是外在環境太差,但仔細想想,在這份工作里,你還有學習、進步空間嗎?你是否將眼前的工作已經做的比較完美了?主管對你太差真的是他單方面的原因嗎?不漲薪水是薪資不合理還是你沒有做出值得漲薪水的貢獻?

這些問題,有很多前輩給出了答案,周鴻禕前輩就曾對新員工這樣說:

成功是需要時間積累的,我95年研究生畢業,剛來北京也是從一無所有、一窮二白。到方正之前,我其實也創過業,但是沒有成功。所以我得出一個經驗:做公司很容易,把公司做成功很難。

我決定在方正公司踏踏實實工作幾年,那幾年我不僅僅是在為公司打工,我更是在為自己積累經驗。所以,我在公司認真地做好我該做的事情,甚至還做了很多公司沒想讓我做的事情。我客觀上為公司做了很大貢獻,但實際上我個人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我得到了很多鍛煉,我做事的能力提高了很多。如果沒有這個經歷,我是沒有能力出來做3721的。

普通家庭出身的我們沒有先天的資源做獨立的事業,就需要先在工作中成長、歷練。而據我經歷,一份工作,三個月勉強算了解、一年才能勉強把整個流程基本熟悉、兩到三年掌握也不算慢。成長前期如果花很多時間在跳槽、選擇、從頭開始上,就相當於做了很多重復的工作。

既然選擇了一份工作,就努力把它幹好吃透,像前面引用的那句話一樣,想辦法在工作中提升自己、鍛煉自己。

在《聯盟》中就提到,一份工作,從新人到老司機到骨幹,大概要經歷三個階段:輪轉期、轉變期、基礎期

「輪轉期」公司和員工雙方互相了解,這個階段基本是做一些基礎工作;「輪轉期」員工會有機會主導一個任務,這個過程中確認自己的能力上限;「基礎期」員工是公司的骨幹,公司發展和個人規劃將高度一致。

在職場中每一個階段,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的交集程度不一,雙方的目標預期也不盡相同。進入該公司以後,員工必須做出有實質性改變公司效益的成果,用「轉變期」甚至「基礎期」的態度完成任務,遲早會進入下一級。

可能有的人要說,我就想找個地方混一混。其實,一個公司大了以後,也一定有地方可以混,我也管不了每一個人。但是,我在互聯網行業里幹了十多年,看到了很多Loser。他們都是太聰明,把自己混失敗了。大家一定要記住,混日子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想一想,你35歲以後還能混麼?那個時候會有更多的年輕人,他們比你更努力,比你更能幹,要求也比你低。你要是沒學到東西,沒鍛煉出來能力,他們會代替你的。能力是不能混出來的,而是學習出來的,是鍛煉出來的。結果,你在企業里只把年齡混大了,能力沒有提升,那麼你人生道路會越來越窄,也喪失了你最好的學習機會。

所以,如果你不喜歡360,你一定要盡快換,盡快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找到一個值得自己去投入的事情,至少你不會浪費自己的生命。如果你選擇360,僅僅是因為公司的名氣,就想混,吃虧的是你自己。想想,你再能混,能混我多少錢啊?你一年混我20萬,5年一共也才混我100萬啊,這對我來說沒什麼,但是你在這里白搭了自己5年的時間。你5年的青春值多少錢?難道只有100萬嗎?

上面這段話同樣來自紅衣教主,寫的很實在,完全是我要表達的意思!

人際交往

不同興趣愛好的人們有不同的稱號,比如「朋友」、「段友」、「驢友」,表達的是對同一個興趣圈子人的友好。

近些年又興起了一些新圈子,比如《中國互聯網圈的14個創業派系》、原「小密圈」現「知識星球」提倡的粉絲圈,以及各個知識付費軟件上的付費圈。

很多人希望花錢買張門票,進入「大佬」們的圈子,學習先進經驗和一手資料,仿佛和「大佬」在一個群里自己就厲害了一樣,然而價值不對等的關係,注定是不穩定的,在「大佬」眼里你只不過是路人甲。

與其盼望著在網上遇到貴人醍醐灌頂,不如多留意身邊的優秀人才,向他們主動請教學習,來得更實在些。

很榮幸在工作中結識了很多優秀的人,在他們身上我學到了謙虛、踏實、眼界、胸懷等等等等,尤其是幾個前輩,每次聊天都能夠給我啟發,非常的感恩。

但是光索取還不夠,我們也要努力輸出,大家都樂意分享才是可持續化發展。

Be the friend you wish you had.

不論你想擁有什麼樣的朋友,自己先努力做到,比如我希望可以有這樣的朋友:

  1. 某些方面很優秀,可以指點我

  2. 對生活、工作有見解,可以幫我分析問題、啟發我

努力朝這個方向發展。

有沒有更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我經常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人,最初我的答案很確切,但逐漸的,我開始猶豫起來。

王小波說過:「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我的許多自以為是,被生活打腫了臉:

  • 曾經我覺得自己挺不錯了,然而來到更大的城市、更好的環境,發現自己不會的還有很多

  • 曾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好人,然而面對一些事總是猶豫

  • 曾經我覺得自己有毅力,然而總是找借口

成年人總愛說小孩「不懂事」,我想這大概是說小孩說話、做事只憑感覺,沒有認識到做一件事需要的動機夠不夠、成本多大、收益如何、會不會有損失。

擁有的越多,越害怕失去,做事也就越小心。

過去給自己貼的光輝標籤被不斷的撕去,最後逐漸變成了當初無法理解的普通成年人,或許這是人生必須走的路吧。

我逐漸看到自己的缺點:情商低、眼界窄、膽量小、知識匱乏、貪圖安逸、內心敏感、害怕改變等等,接受並且逐漸改正吧,趁年輕。

有什麼後悔的事

這一年有什麼後悔的事啊,想想還是不少:

  1. 每天總結一句話沒堅持下來,對生活的思考、反省不夠

  2. 沒有更好的利用時間,很多計劃都沒做到

  3. 總是過於心疼自己,沒怎麼付出就想要休息一下

  4. 沒能早點看一些書,走了彎路

  5. 基礎知識不紮實,浪費很多時間排查小問題

  6. 和父母交流溝通太少,或者是我不願意全部訴說

  7. 鍛煉身體頻率太低,身體素質下降

自己需要反復看的話

最後貼幾句我覺得自己需要反復看的話:

  1. 你花六塊八買個便當吃,覺得很節省,有人在路邊買了七毛錢饅頭吞咽後步履匆匆;你八點起床看書,覺得很勤奮,上微博發現曾經的同學八點就已經在面對繁重的工作;你周六補個課,覺得很累,打個電話才知道許多朋友都連續加班了一個月。親愛的,你真的還不夠苦,不夠勤奮和努力。

  2. 堅持做自己懶得做但正確的事情,就能得到別人想得到卻得不到的東西。

  3. 靜心,不要迷失在短期的快感

  4. 一個人時間用在哪兒,成就就在哪兒

  5. 什麼東西是與城市、公司背景無關的?個人品牌、技術能力、視野,人脈的話,最好是與地域無關,可以將來提供幫助的

  6. 勞力不能創造財富,財富是通過交換來創造的。

  7. 他會依據價值性去衡量自己要不要去做,卻從來不問自己是否想去做。他說,「更高的平台,不能做到,就是一個失敗者」。很多時候,他太壓榨自己了,他覺得很累,壓力太大,他原來不幸福的。他只是活在了別人艷羨的眼光中,用自己做過的不平凡的成績累積成為自己進入名企的墊腳石。

總結

這篇文章斷斷續續寫了兩三周,寫的過程中總是分散注意力做別的事,今晚總算是熬夜完成,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回顧這一年我的那些小小成就,幾乎每件事都是逼自己一把才完成,當初很痛苦,事後很慶幸。

所以還是要經常逼逼自己,不能總是放任自流,越自律越自由!

– The End –

「若你有原創文章想與大家分享,歡迎投稿。」

加編輯微信ID,備註#投稿#:

程序 丨 druidlost

小七 丨 duoshangshuang

直達???鏈接

上期精彩內容

工程師畢業後的第二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職場 第2張

工程師畢業後的第二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職場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