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三日遊」引吐槽 國產魔幻片怎麼都成了「爛片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原標題:國產魔幻片怎麼都成了「爛片王」?

本報記者 袁雲兒

先是質疑貓眼評分有黑幕,然後又上演了緊急撤檔的「大戲」,國產魔幻大片《阿修羅》這趟院線「三日遊」可謂魔幻。該片號稱集結了35個國家200多位頂級電影人才,但其從7月13日公映至15日撤檔,票房累計不足5000萬元,不抵其7.5億元成本的零頭。其口碑更是跌至谷底,在豆瓣以3.1分畫出了一個大大的「L」形,幾乎都是1星的差評。

不光《阿修羅》,近兩年的國產魔幻大片似乎都難以擺脫賠本的厄運,從許安的《封神傳奇》、郭敬明《爵跡》到張藝謀《長城》、鄭保瑞《西遊記之女兒國》無一例外。

明明想拍中國版《魔戒》,怎麼就成了「爛片王」?

現狀 拍一部賠一部

十部魔幻九部爛,已經成為觀眾對國產魔幻片的既定印象。

從2008年的《畫皮》開始,無數導演和制片公司或者從中國傳統神話小說中搜羅靈感,或者大肆購買魔幻題材網路小說,本想把這些故事打造成「中國版《魔戒》」,沒想到卻誕生了一部又一部「爛片王」。

隨著中國電影觀眾審美的提升,國產魔幻片失去了最初的「類型光環」,票房也變得越來越讓投資方頭疼。從2015年開始,除了周星馳的《西遊伏妖篇》和鄭保瑞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外,魔幻片基本上拍一部賠一部。全明星陣容的《封神傳奇》一上映即遭遇全網吐槽,被稱為「披著黃金甲的雷人爛片」;接下來郭敬明導演的《爵跡》也沒能幸免,全程依靠CG製作的人物形象肢體生硬宛如機器人,臉部則因為「恐怖谷」效應令人感到不適;即便大牌如張藝謀,請來馬特·達蒙和一眾明星打造《長城》,號稱要讓中國電影走向國際,最終也遭遇滑鐵盧;今年春節檔上映的《西遊記之女兒國》,也給曾經春風得意的鄭保瑞潑了一盆冷水,票房不足8億元。

胡編亂造的劇情、毫無美感的「災難」畫面和粗制濫造的特效,被很多觀眾認為是國產魔幻大片的三大「槽點」。

以《阿修羅》為例,影評人「夢里詩書」評價,該片雖然乍看有個天馬行空的世界觀,有著善惡是非的戲劇張力,還有愛情的點綴,但導演和編劇既不知道如何去引領觀眾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展現一個中西結合的史詩故事,甚至都沒有最起碼的敘事邏輯。全片從頭打到尾,但觀眾都不知道主角為什麼在打?

從畫面上看,影片呈現出來的美術效果原創不多,而是雜糅了不少好萊塢經典影片。網友「始日耀耀」指出,他在該片中看到了包括《魔戒》《阿凡達》《冰與火之歌》《加勒比海盜》《馴龍高手》《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多部作品的影子。

就連該片引以為傲的特效,整體上也難以讓觀眾滿意。

原因 技術和審美欠火候

「國產魔幻片之所以爛,從源頭的文本上就出了問題。」影評人韓浩月認為,許多魔幻片改編自網路小說,而這些小說不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的東方魔幻,而是把歐美元素和日本元素雜糅起來,本來就是「四不像」。「比如《爵跡》里特蕾亞、鬼山蓮泉、幽冥這些名字聽起來稀奇古怪,明顯不是一個世界的,他們各自的身份和超能力也難以讓人有代入感。」如果拍攝電影時,仍然按著網文風格走,不是運用電影的表達方式去講故事、建立價值觀,就必然走向失敗。

「奇觀電影決定了電影的工業整合性、技術整合性大大加強,這在一定程度上過度消耗了對戲劇打磨的投入。在敘事上也是,如何在那麼多視覺奇觀場景與動作場景中還能有效塑造人物、展開戲劇衝突,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杜慶春分析。

影評人徐元則直言,無論技術還是審美,中國電影工業都不具備創作魔幻題材的能力,這類大片暫時還「成不了氣候」。「除了好萊塢,你看西班牙、日本、法國這些電影大國,哪個國家的民族電影工業能做魔幻大片的?」在他看來,好萊塢有一套成熟強大的機制可以保證足夠的資金支撐、技術支撐,在全球範圍內招徠人才完成創作,同時又可以通過宣發把影片成功推廣到全球。而這些條件,中國目前都差太遠。

從當前的中國電影市場環境看,魔幻片也正處於一個低谷。拍攝過《鐘馗伏魔:雪妖魔靈》的資深制片人安曉芬坦言,這一題材可能暫時不太適合。「這幾年中國電影發展迅猛,再加上好萊塢電影進來,中國觀眾可以說見識到了所有電影類型。電影是好奇的藝術,頓頓大魚大肉後,就希望吃點讓胃舒服的東西。所以現在流行的都是讓觀眾能投入情感、產生心靈對照的現實題材。」

建議 從東方故事獲取靈感

或許,中國魔幻大片能成,關鍵在於「中國」,而非「魔幻」。

「像《長城》這種打怪獸電影,就沒必要再嘗試了。」韓浩月直言,國產魔幻大片應該拍攝原汁原味的東方電影。「無論故事、人物、畫面、造型、音樂,都得本土化,不能再趕好萊塢的時髦。」

徐元認為,無論拍史詩級大片,還是像當年徐克的《倩女幽魂》一樣截取一個片段拍成小品,一定要拍出故事背後的價值觀內核,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而且,這個內核得有自己的原創力,比如孫悟空的反抗權威、哪吒對君臣父子儒家倫理道德的顛覆……如果只是西方那一套,就不會太成功。」

「即便是好萊塢,近兩年的魔幻、奇幻題材,也都沒有取得特別好的效果。」安曉芬將主要原因歸結為這類作品離觀眾的生活太遠。她建議,創作者應該注意把魔幻故事跟現實嫁接,讓其更貼近觀眾,從而引起大量共鳴。「無論古今中外,人的情感、對真善美的渴望都是不變的。這才是幻想類題材的核心,如果這點沒做好,即使特效再絢麗、製作再精良,也不會讓觀眾走心。」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