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清子:在最恨嫁的30歲,我選擇了分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闞清子和紀凌塵分手,其實並不意外。

本文來自 雪花新聞,本文標題:闞清子:在最恨嫁的30歲,我選擇了分手 ,轉載請保留本聲明!

if (window.location.host != ‘www.xuehua.us’){window.location.href=’https://www.xuehua.us/2018/08/02/%e9%98%9a%e6%b8%85%e5%ad%90%ef%bc%9a%e5%9c%a8%e6%9c%80%e6%81%a8%e5%ab%81%e7%9a%8430%e5%b2%81%ef%bc%8c%e6%88%91%e9%80%89%e6%8b%a9%e4%ba%86%e5%88%86%e6%89%8b’;}闞清子:在最恨嫁的30歲,我選擇瞭分手-雪花新聞

去年看《親愛的客棧》的時候,就覺得這對情侶不妙,原因有二:

第一個是情緒不穩定,經常鬧情緒,第二個是,不能好好談正事。

從第一集開始,闞清子和紀凌塵就一直在重復一個情緒的循環:闞清子生氣,鬧情緒,獨自落淚,紀凌塵跟在後面哄著認錯,保證再也不惹她生氣。

就像在滅火一樣,兩個人之間很容易激起情緒,熄滅了一處,另一處又燃起來。連他們自己也說,「吵架是永恒的主題」。節目播出後更帶火了一句話:闞清子有一千種生氣的理由,紀凌塵就有一萬種哄她的辦法。

第二點是不能好好談正事。那一集的關注度非常高,因為他們談到了一個情侶的關鍵主題:談婚論嫁。闞清子和紀凌塵在一起3年了,闞清子一再明示暗示,自己已經做好了結婚的準備,而紀凌塵卻不接話。

劉濤對紀凌塵的猶豫和沉默看在眼里,對闕清子的委屈和期待也看在眼里,巧妙地在兩人之間,說著自己的意見。她對闞清子說:「你渴望的愛和安全感,有的時候是他無法給你的。」

兩個人聽劉濤說,各自掉眼淚,全程都沒有直接對談這個話題:結婚。

看得出來,闞清子為紀凌塵考慮很多,一再為他解釋,他是因為家庭負擔大,才不考慮現在結婚。但是,這個理由顯然也無法完全說服自己。

闞清子的要愛,和紀凌塵的害怕負擔,成了這對情侶的死穴。

可能有人會說,分手了再談這些是枉然,可我卻覺得,闞清子如此看重的30歲結婚,真的過了30歲,反而有機會去回顧自己要的愛,如何能夠做到。理想化愛人:有漏洞的安全感

30歲結婚,是闞清子的一道坎。特別是在《親愛的客棧》播出後,「闞清子快30歲了,紀凌塵為什麼還不娶她」就一直是個話題,粉絲時不時就會到紀凌塵微博下追問,闕清子30歲沒有嫁人,成了對愛情的拷問。

與其說闞清子在「逼婚」,不如說,她一直向紀凌塵要完全的安全感。如果愛我,是需要證明的,期待愛人能夠給自己安全感。

比如一個網友說的:「如果一個男人愛你,就會想在睜眼的那一刻看到你,想陪你吃飯,看很多風景,巴不得往後餘生都是你。」

的確,一個人眼里心里都是我,這多有安全感啊。可是,也多麼不現實。把對一個理想化愛人的幻想,全然寄托在一個男人,更多的時候反而是理想化破滅的失望。

或許很多姑娘和闞清子一樣,把自己有漏洞的安全感,寄托在別人身上,不斷向愛人要證明。不斷的情緒戰爭,也就是在反復證明一件事:你真的愛我,我就會感覺安全。

有漏洞的安全感,通常會在戀愛中遇到以下問題:

1、對對方的反應敏感:例如,紀凌塵沒有按照闞清子的意願分配幹活,或者沒有及時回應,她會立刻生氣。

2、情緒莫名低落:比如,闕清子會突然間傷心落淚,躲在房間里哭,紀凌塵反復問,闞清子也只有一句「你惹我生氣了」,其實自己內心的感受很難描述出來。

3、不能忍受拒絕和距離:遇到對方不同意、不認可的看法,會難以忍受,不喜歡兩個人有差異。

闞清子和紀凌塵都提到過一個現象,我們之間總是吵架,也總是沒有停止的時候。這些反應,就像安全感有個漏洞,即使別人能夠填進來一些,最終也會流失。

為什麼如此強調「愛的證明」?

在《星空演講》里,闞清子說,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是不快樂的。她也說過,自己對婚姻沒什麼信心,因為從小父母離異。

後來進入演員行業,深知在娛樂圈作為一個新人的不易,她將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指向一個目標:要獲得話語權和選擇權。

把闞清子放在生活里來看,很像有一類姑娘:對自我要求不低,努力通過工作來獲得安全感。當自身的能力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情感上,卻反復體驗沒有安全感的滋味。

所以,30歲分手了,對闞清子未必不是好事。當她到了成熟的年齡,才有能力面對一個問題:其實自己不乏優秀之處,為什麼在情感上會如此脆弱?

在安全感這件事上,有兩種經歷最容易造成漏洞。第一種,是遭受了實際的傷害,例如分離、遺棄、父母離異,第二種,是一直沒有得到過安全感,例如,希望父母鼓勵自己,而聽到的都是否認式的教育。

索要愛的證明,是對自己曾經被挫傷的安全感,和未曾獲得的安全感,做出彌補。就像在三歲時,你沒有吃到那顆夢寐以求糖,到了30歲,那種害怕自己無法得到想要東西的感受,用一桌滿漢全席也換不回來。

愛的證明千變萬化,我曾經聽到過很多類似的說法:

「他可以離開我,但是他不管跟誰在一起,心里還是覺得我最好,那就證明是愛我的。」

「我的老公不會對我變心的,哪怕我不注重外表,不注重打扮,他也不會變。」

這些愛的證明,幾乎是期待無論怎樣,對方都不會有任何的變化。超出了適度的範圍,會讓自己和對方都不堪重負。

漏洞的風險:被動換不來想要的幸福

在今年生日前後,闞清子曾經發了一條微博,「是的,我30歲了……但又怎麼樣呢?」

言下之意,當然是對紀凌塵的失望。可是,就連這一句失望,也如此無力。特別想對闞清子說一句:雖然網友粉絲會為你心疼,但關係中太被動,別人想拉你一把都很難。這就是安全感有漏洞的第一個風險:被動

甚至有些姑娘,被動到完全絕望,才開始思考兩個人的關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紀凌塵並不理解闞清子,為什麼「又吵架」了,為什麼想結婚,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一次次的,他只是把闞清子哄好而已。

關於生活,紀凌塵想回四川,「生活會過得舒服。在上海房價貴、養孩子辛苦。」一個這麼害怕負擔的男人,我想闕清子在三年相處中,不會察覺不到。

而闞清子做的是,用自己的理解和包容,希望換來對方的成熟和擔當。這相當於把一個男人當成兒子來養育,對於情侶關係,實在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把希望寄托在未來他可能會變得成熟,而不著眼於眼前的關係質量如何,這就是關係中的被動。你的心情,隨著對方的表現忽高忽低,失去了自己的主心骨。

第二個風險:別人不知道你要什麼

別人聽到的、看到的,都是你的情緒,只知道你在低落、生氣,而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闞清子會一次次的生氣,卻不會直接說:你這麼做讓我不高興,是因為……我希望能夠這麼做……

自己想要的安全感,是對方可以感知到自己的心意,然後做出行動,這樣的方式反而讓自己更加難以滿足。第三個風險:有可能被人利用

這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卻也實實在在發生了很多次的情況:遇到了不愛你的人,卻分辨不出來。

比如,朋友很困惱她有一個「叫不醒」的閨蜜,遇到一個特別會哄人、會說甜言蜜語的男人,就繳械投降,全然付出。其實那個男人,在很多事情上都缺乏擔當,讓朋友很為閨蜜不值。她分辨不出,對方的甜言蜜語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出於喜歡和愛。

有漏洞的安全感,在急切地尋找著滿足,哪怕一時也好。有的時候,戀愛會讓我們沉醉其中,但總有一些時候會讓人停下來細想:如果對方給予,自己就會有安全感,為什麼沒有停止的那一天?

在節目里,闞清子有時會流露出對王珂劉濤夫婦的羨慕,比如,王珂貼心的噓寒問暖,主動為劉濤承擔事務。

這種體貼當然令人向往,但更令人向往的是,王珂和劉濤的合拍,不是一個人過分寄托在另一個人身上,而是互相補足。

選擇一個合適的人,同時成長為一個能愛自己的人,同等重要。這也是我們對所有30歲的,恨嫁的「闞清子」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