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生命在於運動。
安全在於靜止?
今天我們要給各位介紹一位「聰明」的園長,ta通過一些「創舉」取得了很多園長都沒能達到的成果,雖然會有「一些」副作用,但在這位園長和部分家長看來十分「輕微」。
盛夏已到,孩子們也都穿著短衣短褲/裙在幼兒園肆意玩耍著,因為身體許多地方都沒有衣物的保護,發生磕碰後更容易受傷。從家出發的時候還是白白淨淨的,接回來就像「上色」了一樣,青一塊紫一塊,家長自然是怒火中燒,孩子鞋都沒脫就直接扯到幼兒園和「兇手」(也就是主班老師)對質。
老師道歉也沒用,家長怒氣未消,只想把事鬧大讓大家都來評評理。有多少次,園長們要被逼著去處理這些事情呢,說不煩惱那是騙人的。
可是,接下來出場的這位園長是不會有這種煩惱,ta想出了一整套辦法來保證安全,孩子根本就沒有受傷的機會。
這位「聰明」園長的辦法說起來也沒有多複雜,就是最大限度地限制孩子的自由,生命在於運動,安全在於靜止。這樣老師有限的精力可以用於在第一時間抓住「不老實」的孩子。那他們又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上課
孩子行動都要聽老師的指令。你還以為他們都在教室里坐著軍訓,機械地跟著老師做動作或念句子。
戶外運動
孩子會被安排戶外做一次操,做完操後就不再安排其他戶外運動,也嚴禁孩子自己去戶外溜達。
喝水
為減少和管理孩子上廁所的時間,並不會讓孩子想喝水就喝水,有些孩子渴了也只能忍著。
你還別說,在家長看來孩子確實都「聽話」、「文靜」了好多,雖然相比以前少了些活潑和靈氣,但是等真的上了小學這些都是都是阻礙學習的東西,早早「改正」也好。
或許你應該感謝,
那些不那麼「聰明」的園長。
犧牲孩子的自由去換取安全,這是取巧的旁門左道,是因為害怕負責、拒絕承擔風險,是偷懶而寧可犧牲孩子健康成長,自由探索世界的權利。這樣的「安全」於孩子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而且它造成的傷害也遠遠要比家長們想的要嚴重。
自閉
愛玩會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建立友誼的過程大多是通過玩耍進行的。沒有充足的玩耍,久而久之,只會一個人悶悶不樂,甚至會產生自閉現象。
體質下降
3-6歲的孩子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期,通過跑、跳等動作可以促進大肌肉平衡性和協調性的發展,也能促進骨骼發育,增強體質,過分安靜、乖巧會導致體質逐漸下降。
意志消沉
戶外活動的時候,別的孩子在攀爬跑跳,你的孩子卻在一旁默默看著,時間久了,內心的騷動得不到釋放,心情也會壓抑沮喪,意志消沉。
當我們在談論幼兒園安全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難道像電影里那樣,四周全都包裹著白色棉墊然後把人束縛得動彈不得?
環境的安全並不是真的安全,相反,因為被過度保護,因為身心發展受到壓制,當孩子面對環境時他並沒有分析、判斷、適應環境或躲避危險的能力。
成長路上的磕絆傷疤,
又何嘗不是孩子的鎧甲?
所以真正的安全,或是說,真正的安全的教育是讓孩子擁有處理真實環境下各種狀況的能力。而幼兒園最應該做的是為孩子創設這樣的環境:
當孩子在木馬腿部四個通道玩耍時,他們會知道怎樣的繩網是適合他們攀爬的,他們會知道上下通道時應該避讓。
當孩子在環廊下連通的沙池玩耍時,他們知道要到達水系可以通過烏篷船,但是如果烏篷船離岸太遠你是上不去的。
當孩子在UFO的攀爬牆上攀巖,他們會明白只有當腳踩穩、手抓緊、和前面的小朋友保持一定距離的情況下才能不被踩到或者滑下去。
當孩子在玩平衡木、攀爬架的時候,他們會調動肌肉去適應冒險的路線,他們會知道鑽、爬、跑、跳,都是怎樣的效果,因為嘗試了,他們會更加明白哪些自己小小的身體可以做的。
其實,磕碰現象是每個人都必不可少的童年經歷,寶寶會在這種經歷中吸取經驗,迅速成長。所以,父母們不必過於擔憂,用正確的心態面對,也給那些不那麼「聰明」的園長一些諒解和包容。這才是真正好的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