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存了一道光,它終將出現在舞台上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怎麼才能讓舞蹈看上去更美?從雲門舞集「跳」出來的燈光設計師吳文安說—— 我存了一道光,它終將出現在舞台上

吳文安(中左)為學員演示燈光效果。

這兩天,來自全省各地40多名最拔尖的舞蹈創作人才都聚在杭州,參加培訓。

這是中國舞蹈家協會舉辦的2018青年拔尖人才創作培養活動,請來的授課老師有國家大劇院舞美總監高廣建、當代舞蹈藝術家趙梁、青年舞蹈家龔興興等。

昨天是培訓的最後一天,浙江音樂學院思美廣場的現代音樂廳里,台上的授課老師正在講舞台燈光——他一件黑T恤配牛仔褲,挺拔的脊背,寫字時利落的轉身。舉手投足間,全是舞者的功底。

這位知名燈光設計師、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助理教授吳文安,原本就是一位舞者,從雲門舞集,跳到了他現在從事的燈光設計。

他曾連續三年入圍香港舞蹈年獎,獲香港舞蹈年獎「傑出燈光設計」,並一直活躍著,為亞太地區知名舞團擔任設計。

燈光是一門怎樣的藝術?錢報記者昨天與他好好聊了聊。

曾是一名舞者

最好的燈光「應無痕」

在38℃的炎熱天氣里,聽著吳文安軟糯的「港台腔」,很悅耳。

「這堂課,要是放在學校里,我是要教36周的,」吳文安笑著說,「但是今天要在5個小時里講完,只能講超級濃縮版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去網上搜尋,都能找到。」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舞者到了一定年齡離開舞台後,或離開行業,或轉做編導,像吳文安這樣轉去做幕後技術的,並不多見。

其實,這並不是他最早的選擇,吳文安嘗試過很多。還在擔任舞者時,他就做過編舞,後來又做過音樂、視頻,最後才選擇了燈光。

為什麼是燈光?理由很單純,他曾是一個在舞台上領受刺眼光線的舞者,那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強烈光線,令他在旋轉時難以判斷方向。就是那時,他想:如果我是燈光設計,會怎麼做?

正是舞者的立場,讓吳文安在進行燈光設計時,格外注意光線對舞者的影響,不斷思考如何才能讓燈光在不影響舞者表演的情況下,抒情表意。

無數次實踐與研究後,吳文安的腦中形成了「最好的燈光是無痕的」設計理念:「好的舞台燈光應該是‘後知後覺’‘悄無聲息’的。光有一種滲透力,能滲透氣氛,滲透情節,滲透故事,最終把觀眾帶入作品,讓他們投入其中。」 吳文安說。

簡約的舞台燈光

是未來舞蹈的趨勢

吳文安經常受邀與大陸的一些舞蹈團體合作,他感覺到,近幾年來,舞美燈光和觀眾審美都在發生著變化,兩者相輔相成。

在某一個時期,舞台燈光設計曾經非常追求視覺刺激,用力營造絢麗奪目的東西,比如特別需要烘托氣氛的主題晚會。但是,過於視覺化呈現的舞美和燈光,反而會喧賓奪主,觀眾的目光全被吸引了過去,沒有餘力再關注作品了。「現在,簡約才是全球化的一種趨勢,而且也越來越被觀眾所接受。」

比如「面光」(從觀眾席後方打向舞台正面的燈光)沒有了。吳文安解釋,「面光,在傳統中國戲曲里必不可少,因為演員需要通過清晰的表情,去演繹作品。但在現代舞劇場中,舞者是可以通過肢體動作去完成敘述的。比如楊麗萍的舞蹈,大家很少會看到她的正臉,對吧?她用形體就展現出了孔雀的姿態。」吳文安表示,這就是現代舞里,面光用得越來越少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觀眾審美的變化。

還有一些變化,也讓吳文安有些驚喜。他發現,在演出結束後,有許多觀眾會留下來參加演員們的「演後談」,提問還很積極,什麼都問。「觀眾越來越熱情,這份熱情對青年創作者來說,是很有好處的。」吳文安說。

「燈光永遠是整個作品里最後完成的一環。站位、舞美、服裝,任何的變化都會對燈光設計產生影響,但它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沒有光,觀眾什麼都看不到。」吳文安說著,用隨身攜帶的手電筒,對著手邊的一盆蝴蝶蘭,演示了在不同強度和顏色的光源照射下,同樣的花與葉如何呈現出不同的感覺。

職業讓他特別敏感於光的變化,調光成了他日常生活中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比如住酒店,他就會研究房間里的燈的明暗調節等。

因此,捕捉生活中所看到的任何動人光線,也是吳文安的樂趣之一。他不用「我拍了一張照」這樣的說法,而是說「我存了一個光」。

存的這些光,終會出現在他的作品中。

陳淡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