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後的一聲嘆息:韋小寶的師父鞠躬盡瘁卻難挽狂瀾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編後語

歷史上的天地會(洪門)是否為陳永華所創,學界並無定論。據線索推斷,即使有機會創建天地會,也要到他出任明鄭東寧總制的南明永歷二十八年(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那麼韋小寶既不可能在隨茅十八進京時兩耳灌滿天地會豪傑事跡,更不能在1669年和陳近南之間 「發生故事」。

洪門世傳的 「問生辰年月日詩」雲: 「兄問我何生辰,歲次排來是甲寅,良時吉月廿五日,時逢子醜我出生」,即天地會創立於某甲寅年某月(一說七月)二十五日凌晨。清朝共有5個甲寅年,分別是康熙十三年、雍正十二年、乾隆五十九年和鹹豐四年,其中康熙十三年(1674年)可能性的確最大。該年起,清方資料中開始出現 「會簿」 「切口」(即韋小寶熟極而流的順口溜)。

不過,洪門真實創建者更可能是割據軍事集團—— 「康美木楊城」。為首18人異姓結義,私下都改姓 「萬」,在東山康美村和美山村交界處築城,取兩村大姓 「林」之半和 「楊」為城名。他們曾和鄭成功合作,但齟齬不斷,最終降清。三藩之亂後, 「木楊城」多數兄弟死於非命,幸存的萬義(郭義)立誓報仇,在福建詔安官陂高溪廟組織了首次天地會盟誓,遙尊木楊城為聖地,此後各地洪門都以木鬥象徵該城,讓新兄弟 「拜鬥入會」。小說裡天地會聽命陳近南,而歷史上卻和明鄭若即若離,從這點看, 「木楊城傳說」更靠譜。

真實的天地會也沒有總舵主:傳說時代起,天地會就分為 「五房」,即長房蔡德忠(鳳凰郡青蓮堂,後系稱天地會),二房方大洪(金蘭郡洪順堂,後系稱三合會),三房胡德帝(蓮章郡家後堂,後系稱袍哥會),四房馬超興(錦廂郡參泰堂,後系稱哥老會),五房李式開(徳興郡宏化堂,後系稱小刀會),後來又分立不計其數、互無統屬的堂口。

除 「明朝後裔」外,天地會通常不稱帝王,堂主至新會眾都稱兄弟,實行表面上的 「平等」,模式松散。小說裡雖將陳近南寫成總舵主,卻又把各堂口寫得爭權奪利、管理混亂,可謂兼顧了歷史和藝術。

韋小寶拜師時,說陳近南認為 「會眾多是江湖豪傑,賭錢酗酒乃是天性」,故從未批評這位弟子嗜賭。史上卻遠非如此:為改善台灣治安,他引入明代保甲和裡甲制,曾明文禁賭,若韋小寶碰上的是 「真·陳永華」,不戒賭怕是拜不成師。

陳永華可能創立天地會的1674年,發生了什麼?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次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起兵,約明鄭共圖 「大業」,鄭經親自出兵閩、粵,而陳永華擔任 「東寧總制」,留守台南大本營,為出征大軍提供後勤和增援等保障,並未像小說那樣奔走於海峽間。當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執掌後勤大事,陳永華能力和貢獻都不小。

清朝平定台灣後,天地會繼續發展,不但在和清朝的纏鬥中笑到最後,還發展到海外,曾在加裡曼丹島建立 「蘭芳共和國」(1777-1884)政權。孫中山等人為爭取洪門兄弟支持加入天地會,天地會系統也組織光復會從事反清起義,湧現了徐錫麟、秋瑾、陶成章、陳其美、王金髮等英豪,溫哥華洪門甚至賣掉僅有的黨部房產,讚助孫中山革命。

抗戰期間,以致公堂為代表的部分洪門系統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過程中,部分洪門兄弟在司徒美堂等人主管下參與新政協,成為八個民主黨派中光榮的一員——中國致公黨。在海外,洪門系統也紛紛轉變為海外華人自治組織,為全球華人福祉和祖國和平統一作貢獻。

當然了, 「會中兄弟良莠不齊,為非作歹者在所難免」,不論古今,總有一些洪門堂口墮落成喪失道德信仰的黑社會,幾年前香港TVB節目有個 「洗脫三合會籍」公益廣告,就是指這類 「黑化」的堂口。

參考資料

連橫:《台灣通史》,江日升:《台灣外紀》,夏琳:《海紀輯要》;赫治清:《天地會起源研究》,秦寶琦:《天地會的源流》、《中國洪門史》,《台灣府志》,《泉州府志》。

歷史遺跡

台灣省台南市赤嵌城城牆遺跡。(攝影:朱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