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2018年暑期檔,一部號稱「歷時6年耗資7.5億」的史詩級巨制,上演了年度最蛇皮操作:

7月13日正式上映,上線首日開撕貓眼電影,控訴對方惡意給電影刷低分,上映第三日便宣布,電影將於7月15日22時正式撤檔。院線3日遊,僅收獲5000萬票房。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那麼這部7.5億換5000萬的《阿修羅》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真的是大製作還是為了洗錢

本片在宣傳初期一直號稱擁有6億投資,然而在上映前不久,官方卻說投資額為7.5億。不管是6億還是7.5億,在目前的電影市場來看,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製作了。

電影拍攝過程中使用了56公里的藍布系統,8000萬的光設備,共計有2700個鏡頭,其中有2400個是視效鏡頭。為爭取最佳視覺效果,電影先後在寧夏青海等地實地取景,搭建了8萬平米、30多個棚景,並在美國進行了長達15個月的後期製作,視效部分費用占到了全部預算的25%。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這些特效的投資還勉強可以說是為了觀眾的特效感官做出的合理付出,但還有些資金流出卻帶著一股「為了花錢而花錢」的土豪氣息。片方聘請的設覺設計師就有20位,而且都是全球概念設計師網站排名前40位的大師級人物;電影主創人員將近2千人,來自35個國家,其中不乏國際知名團隊。

但製作團隊貴精不貴多,適合電影風格和價值的團隊才是最優團隊,龐大甚至冗餘的團隊更可能造成製作方向分歧,若因此影響製作效率,造成製作周期的意外延長更是得不償失。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這樣大排量的資金轟炸確實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及格線以上的視覺盛宴,一個個視效鏡頭目不暇接,可以說很好萊塢了。但奢華的感官刺激卻始終難掩影片空洞的劇情和蒼白的故事線。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然而,根據電影信息,《阿修羅》出品發行公司一共有28家,除了製作出品的寧夏電影集團和真鑒影業之外還有20家聯合出品公司,其中居然有個「中科粒子醫院管理技術有限公司」,其他公司涉及金融、房地產等行業,更有網友扒出來,其中一家投資公司的地址為某經濟型酒店。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在此種情況下,不免讓人產生懷疑,這部電影真的不是洗錢麼?

蒼白且經不起推敲的劇情

電影《阿修羅》的故事很簡單,講述了阿修羅王為找回洞察之頭的靈魂重滅天界,派出「屍婆羅」入六界遍尋萬里,找到洞察之頭「如意」並帶回阿修羅界後,「如意」拯救世界的故事。

為了增加人物的複雜性,編劇為主角如意設定了邪惡的出身和善良的內心,為反派設計了結尾處突如其來的悔悟。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然而這一設定並沒能豐富故事情節,反而使他在每一處轉折點都只能採取單一的歇斯底里的咆哮來推動劇情。結尾處阿修羅王毫無預兆突然醒悟,強行結束了故事,這一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物的可看性。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除了蒼白的劇情,本片世界觀的不完整也是一大短板。《阿修羅》設置在一個架空的世界里,因此就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觀來支撐這一架空世界的發展,然而,本片在世界觀的建立上並不完整,使得觀眾總會產生若有若無的疏離感,無法與電影人物產生共鳴或聯繫,更加不要說理解人物的行為和思維邏輯了。

水土不服的東西方內容大雜燴

《阿修羅》的宣傳點出了「大製作」,還號稱「東方魔幻巨制」,為了保留東方血統的純粹性,拒絕了國外投資,力求打造「中國人自己的魔幻大片」,但很遺憾,影片並沒有達到片方的預期效果,反而由於外國製作團隊的大範圍參與,帶著濃鬱的西方特點,營造了一個披著東方文化外衣的西方魔幻世界。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阿修羅出自佛教,是正統的東方文化設定,但在人物形象設計之時,卻將其設計成三頭融於一身的奇特造型,反而貼進了西方法師的形象,同時這個三頭造型也有著很大的問題,三個頭不能旋轉,因此梁家輝的欲望之頭永遠在最前面,劉嘉玲的謀略之頭自始至終都在側面。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而且,就服裝來看,也帶有明顯的西方中世紀風格,如意弟弟一身布衣短袖,阿修羅身著綾羅綢緞大披風,華蕊的服裝造型神似《權力的遊戲》中龍母的造型。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無論最初片方如何承諾「東方奇幻」,最終給大眾呈現出來的還是東方外殼、西方內核的不倫不類的東西。

長期炒話題炒熱度

早在電影上映前半年,電影《阿修羅》就開始大規模的宣傳活動,線上微訪談、與品牌合作進行線上線下活動、主演在各大綜藝上的綁定宣傳等等。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東方奇幻巨制」、「7.5億大投資」這幾個電影的標籤也一直是片方著重宣傳的點,為此,片方還製作了一支紀錄片,講述電影幕後的故事。紀錄片中的內容幾乎都是主創團隊的豪言壯語:不降低藝術標準、為國家和民族爭口氣、引領中國產業電影進步等等。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可惜,成片出來後觀眾並沒有買片方的帳,三天僅有5000萬的票房,電影的口碑也極低。面對這種情況,片方再一次站了出來,13日,《阿修羅》官微發文質疑貓眼評分,稱《阿修羅》在淘票票與貓眼兩大電影平台上評分天差地別(淘票票評分8.4分,貓眼評分4.9分),認為電影4.9的評分是遭遇了行業的「黑水攻擊」,整個事件的發生是行業的恥辱,並對貓眼平台進行了詰問,這件事貓眼並未對外回應。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就在惡意刷分這是還沒定論之時,《阿修羅》官方突然發表聲明,宣布於7月15日22時撤檔停映。消息一出,電影撤檔事件空降微博熱搜,圍繞事件的各種猜測層出不絕,輿論勢頭被分成了三波,一波恭賀爛片退場,一波心疼主創演員,一波則恍然大悟的表示「這片子已經上映了嗎」。公告發布後,《阿修羅》投資方表示,撤檔之後還將重映,但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7.5億換5000萬,《阿修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雪花新聞

《阿修羅》宣布撤檔後,心疼演員的話題高居微博熱搜,面對片方這接連不斷的蛇皮操作,我只想說這對電影接下來的影響興許是弊大於利的,或許等到將來的某一天電影重新上映之時,會有部分網友,因為心疼演員而去觀看這部影片。

但是就現如今的電影市場來看,觀眾已經越來越理性了,電影市場會對電影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公眾也會拒絕為爛片來買單,明星和特效都無法為電影保駕護航,口碑才是決定一部電影生死存亡的硬道理,在這種趨勢下,票房泡沫將會被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