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源 |爸媽精讀(ID:shenduwenhua) ●●●
可可姐導讀: 孩子來到我們身邊,並不是為了我們而來,終究是為了成為他自己。
作為父母,我們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我們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這一點,對所有父母來說都毫無疑問。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明明想表達愛,卻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傷害,這里我們將介紹父母以愛為名傷害到孩子的六種行為。
Top6 故意打擊孩子
中國人好謙虛,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常常發揮得淋漓盡致。
媽,我考了98分。
嘚瑟什麼,王叔叔家孩子還考了100分呢。
媽,老師誇我的畫畫的好。
你這還差得遠呢,不能驕傲,知道不?
你們家孩子長得真漂亮。
哪兒漂亮了,長得那麼黑,一點不好看。
……
其實,捫心自問,我們心底有個聲音是:「嘿!我們家孩子真厲害。」
可是從嘴里說出來的,卻是「你不行」。
我們還給自己的行為找了個看似合理的理由:我要是不打擊他,他不得驕傲上天了。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經常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他們會真的認為自己如父母說的那樣,什麼都做不好,或者自己永遠也沒有別人優秀。
即使成年後獲得一些成功,也總是在內心否認自己,認為自己根本不配擁有這些。
所以,當孩子獲得進步時,請不要吝惜你的表揚,多對他說「你真棒!」,少對他說「你不行!」
Top5 成功的父母絕不允許落後的孩子
我有一位朋友,夫妻倆均畢業於985,現在都在跨國企業做高管。
自己一路升級打怪,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於是兩人對孩子的教育特別「上心」。
選擇最好的早教中心,對各種興趣班優中選優,費盡心思,孩子一旦在某一方面不能滿足父母的要求,他們一定會找最好的老師到家里進行一對一輔導……
他們致力於為孩子提供最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甚至連家里的阿姨,都要求本科畢業,會講流利英文,
孩子上幼兒園期間,確實表現出過人的聰慧。
在別的孩子連話還說不清楚的年紀,他已經可以用英文與外國人進行正常交流;在別的孩子還在背 「曲項向天歌」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在誦讀詩經小雅。
看到同齡媽媽們羨慕的目光,朋友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孩子完全可以超越自己,成為明日之星,於是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三年級的時候,孩子參加了一次英文演講,力求完美的朋友要求孩子一定要拿到第一名
然而,太過緊張的孩子,站在演講台上,不僅忘詞,還出現了結巴,為此付出太多期望的媽媽,自然對孩子是好一頓抱怨。
朋友認為孩子發揮不好,是臨場演講經驗不足,還為孩子報了演講技巧班……
但是,慢慢的,媽媽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不願意在公眾場合講話,學習成績也出現了下滑,甚至常常會做噩夢。
昔日的榜樣,如今成了「落後」分子,這自然是媽媽所不能允許的,「奮起直追」的她對孩子進行了一輪輪地「補課」……
終於有一天,孩子在課堂上出現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並且被醫院診斷為:肌肉抽動症。
拿到診斷書的朋友,哭得痛不欲生……
哪怕孩子不夠優秀,那又怎樣,成功與優秀,本身就沒有唯一的標尺。
孩子來到我們身邊,並不是為了我們而來,終究是為了成為他自己。
作為父母,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去接納不完美的孩子,不管孩子是「優秀」,還是暫時「落後」。
Top4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會
每個孩子出生後,所有的媽媽都自帶鎧甲,總擔心孩子會出現各種狀況,所以,凡事都恨不得沖到了孩子的前面,為他掃清一切障礙。
從孩子的穿衣吃飯,到孩子的學習和社交,我們總是對孩子說:
你不會洗碗,還是我來吧。
不想坐這個座位,媽幫你找老師調位去。
小胖不跟你玩,我找他媽說說去。
再大一些,自然還有:
媽給你選了個專業
媽給你尋了份工作
媽給你找了個對象
……
媽媽們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於是過度地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越過親子間的邊界,代替了孩子去成長。
如果遇到孩子的反對,她們會說:「你不懂,媽都是為你好。」
被父母過度包辦了現在和未來,孩子失去獨立成長的空間,從行為和心理上不能獲得真正的長大。
父母的過度包辦就是那寫滿愛的枷鎖,鎖住了孩子的內心,讓他們失去自我,以至於很多人一輩子都在抵抗幼時父母對自己的控制。
所以,與其凡事對孩子說:「讓媽來!」,不如多對孩子說一句:「你來試試。」
Top3 「為你好」是一場代際傳承的情感暴力
在我們身邊,常常會有這樣的場景:
孩子作業寫得不好,我們扯了孩子的作業本,告訴孩子:「我都是為你好,才扯了你的作業本」
孩子成績沒考好,你打了他一頓,邊打邊告訴他:「我都是為你好,才打你的。」
我們打著愛的旗幟,告訴孩子,打是親罵是愛,我們打罵你們都是因為我們在為你好。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就像一把心鎖,束縛了孩子的內心,成為控制孩子的利器。
與之類似的,還有:
都是為你好,你跟你男朋友分手吧。
都是為你好,你重新選個專業吧。
都是為你好,你趕緊和他結婚吧。
我都是為你好,你怎麼能不聽呢
……
「為你好」三個字,看似最無私,卻是最自私。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加藤諦三曾說過:
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的父母;
其次,是不愛子女自己也意識到這件事的父母;
最壞的,則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子女的父母;
當然比最壞更惡劣的是,在情緒上虐待子女,卻深信自己是愛著他們的父母。
這樣的父母常常以愛的名義對孩子實行情感暴力,孩子就像是蝴蝶跌入蜘蛛的巢穴,苦苦掙扎卻毫無辦法。
Top2 沒有界限的愛有毒
我們與孩子父母情緣一場,歸根到底,是我們陪伴孩子長大,然後再目送著他們離開,越走越遠。
我們與孩子之間,終歸是各自獨立的彼此。但是,在很多的中國家庭里,家長認為孩子的是自己的,自己的也是孩子的,
這樣的家庭通常以孩子為中心,將自己所有的幸福來源都建立在孩子身上,同孩子長久地捆綁在一起。
由於自己付出的太多,便很難從同孩子的親子關係中得體地退出。
即使孩子已經長大成人,還是對其無邊界地關愛,讓成年後的孩子,充滿無奈和抗拒。
前兩日,朱雨辰媽媽對他近乎「偏執」的愛在朋友圈里刷屏。
今年71歲的朱媽媽已經連續十年每天凌晨4點起床為兒子熬梨汁,就算是在外,也要被媽媽叫回去喝。
朱雨辰公開抱怨,覺得自己只是媽媽的一個桶。
更誇張的是,朱媽媽會干涉兒子的每一段感情,他認為兒子娶什麼樣的媳婦兒,必須經過自己的同意才行,因為她認為只有自己是在用生命對待兒子。
節目中,朱雨辰喝醉後躺到地上,以此療愈自己39年的孤寂感,但是螢幕外的母親卻非常不理解他的這種行為。
對於母親各種密不透風的「愛」,他充滿了壓力,可是面對這樣的「愛」,他卻無力抵抗。
Top1 沒有回饋的家是牢籠
曾經我們的心理輔導團隊在一所小學里,針對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做過一次調查。
當被問到:「孩子最不能接受父母的行為是什麼?」時,我們發現,最讓孩子覺得害怕的,不是父母的嚴格要求,甚至也不是被打罵,而是來自父母的冷漠。
下班回到家,手機不離身,電視機旁拔不開腿,自認為自己在家陪著孩子,確不知,自己卻是把自己給了手機和電視。
和孩子同在一個屋子里,各自玩著各自的,在面對孩子的各種陪同要求時,不耐煩地揮揮手:「去去去,我忙著呢。」 「你自己玩去吧,爸爸再打一局。」
當孩子嘗試去與父母述說自己的苦惱時,被父母粗暴打斷:「小孩子家哪有那麼多的事,還不抓緊寫作業去。」
當孩子閉上了向父母傾述的嘴,便關上了向父母敞開的心。
孩子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愛我們,也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需要我們的陪伴,我們看似隨意的一揮手,在孩子看來,往往就是我們不再愛他們的一種表現。
最近湖南台一檔很火的節目叫《少年說》,節目組鼓勵學生們走向天台,去大聲說出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
讓家長們覺得揪心地是,孩子們最在意的,是父母對自己陪伴的缺失;最期待的,是父母能多陪陪自己。
於他們而言,他們未曾在意過父母給予的物質條件,但是父母不能常常陪伴左右,確能讓他們潸然淚下。
得不到父母情感回應的家,於孩子而言,就如一攤死水,四處都是沒有回聲的牆。
我們與孩子,父母子女一場,他們既不是為了我們而來,我們也不完全是為了孩子而生。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不是為了滿足控制的欲望,也不是為了滿足披著愛的外衣的道德綁架。
她,是自由,更是尊重。
後台回復「晚安」,獲取一日一簽 – END – 作者:木木,富書簽約作者,國家註冊心理咨詢師,心理學及教育學的終身實踐者。用最理性的思考,寫最走心的文章,療愈最衝突的內心。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授權可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