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思想周報|引發外交危機的推特;伊斯坦布爾的「行李箱」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國際思想周報|引發外交危機的推特;伊斯坦布爾的「行李箱」 國際 第1張

當地時間2018年8月8日,沙烏地利雅得,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朱拜爾召開新聞記者會。朱拜爾說,沙烏地與加拿大之間的外交風波沒有調解餘地。視覺中國 圖

推特引發的外交危機,沙烏地和加拿大交惡

沙烏地阿拉伯和加拿大,這兩個在平常似乎極少被聯繫在一起的國家,居然成為了一段時間裡國際新聞的主角。當地時間8月3日,加拿大外交官員在官方推特帳號上發布了一條推文,敦促沙烏地阿拉伯當局釋放包括Samar Badawi在內的兩名女權活動家,後者在上周被沙烏地阿拉伯當局拘捕。Badawi的家人現居加拿大,而她的處境也引發了加拿大方面的關注。

顯然,在加拿大方面看來,此舉是該國一向秉持的捍衛人權理念的延續,但不料沙烏地方面不僅在推特上做出了強硬回應,甚至在線下也採取了一系列手段,作為對加拿大方面的懲罰。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在聲明中,譴責加拿大的所作所為是侵犯該國法律法規的行為,是極為嚴重且不能接受的,據半島電視台的報導,沙烏地方面表示表示,被捕的活動家是因「涉嫌”必須予以制止”的罪行而被公訴機關逮捕的,是在法律和制度規定內的權利範圍內實施的,在調查和審判期間為被拘留者提供所有保障。」沙烏地當局還召回了該國駐加拿大大使進行緊急磋商,並勒令加拿大駐沙烏地大使「24小時內離開沙烏地」。

而哪怕在兩國關係瀕臨破裂之際,沙烏地方面似乎也沒有讓步的意願。半島電視台的報導中曾提到,在當地時間7日,據消息人士透露,加拿大當面有意讓英國和阿聯酋作為中間人進行調解。但是,沙烏地方面拒絕了調解請求,並且擴大了「懲罰」的規模,開始拋售加拿大資產、停止國民在加拿大的醫療服務、撤回在加的沙烏地留學生等等。據《金融時報》報導,沙烏地央行和國有養老基金已經下達命令,讓其海外資產管理公司拋售該國持有的加拿大資產,並且要求是「不惜代價」。而盡管該海外資產管理公司打理的沙烏地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且加拿大資產並非大部頭,但這一舉動還是被不少業內人士視作極為「嚴厲」的行動。

《大西洋月刊》則報導了沙烏地的懲罰舉動對加拿大醫療事業的影響。加拿大此前有著規模可觀的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技能人才,其中就包括數量眾多的醫療人員,而他們大多是在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之後,接受本國政府資助,到加拿大各醫療機構實習並獲取獨立執業資格的。隨著兩國交惡,沙烏地不僅召回了在加國接受醫療服務的本國公民,而且還要求這批醫療人員也悉數回國。倘若加拿大當局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醫療人員短缺危機,選擇強留這批沙烏地醫護人才,那麼這些沙烏地人可能被迫中止接受來自沙烏地當局的資金支持;如果加拿大為了留住這批人才而要求政府撥款進行資助,那也將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在沙烏地方面拒絕調解數小時後,當地時間8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首次就兩國外交危機發聲。在蒙特利爾,特魯多表示加拿大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該國捍衛人權的立場,並且指出,該國不希望與沙烏地的關係持續惡化,但如有必要,加拿大方面還是會質疑沙烏地在人權事務方面面臨的不足。加拿大方面每年和沙烏地的貿易總額約為30億美元,而其中,加拿大每年從沙烏地進口10%的原油——但福克斯新聞表示,這一部分的原油進口即使中止,也無傷大雅,因為來自沙烏地的石油份額可以由美國的頁巖油或者加拿大本國油田取代。可能讓加拿大方面比較頭疼的是2014年簽下的一單軍火買賣,該國當時與沙烏地達成了高達150億美元的訂單,但如今沙烏地方面可能取消訂單,這也可能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包括讓英國加工廠的五百名工人失業。

國際輿論也在時刻關注兩國外交危機的進展。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一些媒體發聲支持加拿大和特魯多總理的言論,並表示,此前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曾經做出一些看似進步的舉措,包括引進外資、賦予婦女駕駛權、開設商業電影院等,這都是在老國王在位30多年間從未有過的,但隨著和加拿大的外交危機日漸升級,打壓異見人士的舉動似乎在讓王儲本人此前的舉措顯得徒勞無益。在一篇社論中,《紐約時報》甚至還將火引向了白宮,表示特朗普此前對加拿大的無禮態度看上去助長了沙烏地方面的氣焰,而白宮方面對沙加兩國外交危機的沉默,也讓副總統彭斯此前捍衛「普遍人權」的言論顯得虛偽。福克斯新聞則採訪了多倫多大學的教授Robert Bothwell,他表示,沙烏地方面對加拿大的任何懲罰行為,最終都只會傷害到沙烏地本國的利益。

另一方面,大多數媒體都認為沙烏地此番如此激烈地回應加拿大外交官員的請求,顯然是在對外界,尤其是對西方各國傳遞來自王儲本人的信息。半島電視台援引分析人士的評論指出,薩勒曼王儲希望借助此次外交事件,警告西方各國不要插手沙烏地本國的政務,同時表明任何國家如果想要和沙烏地阿拉伯有貿易往來,那麼最好是在該國人權問題上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在丹佛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納德爾·哈希米(Nader Hashemi)看來,沙烏地王儲是此次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因為他「嗜權和傲慢,年輕幼稚,並相信他有(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他的手裡,因此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就像《紐約時報》分析的那樣,薩勒曼王儲一直把自己包裝為改革派,對外政策的基調也更加積極,而薩勒曼想從此次危機中獲得的,是重新劃定西方各國和沙烏地往來的「新規則」。

伊斯坦布爾的「行李箱貿易」

最近一段時間,土耳其經濟似乎走進了衰落期,貨幣貶值,經濟不景氣,腐敗醜聞也隨之爆出。不過在該國伊斯坦布爾的拉雷利區(Laleli),大大小小的行李箱卻承擔著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貿易。

Eurasianet上周刊發了一篇報導,介紹了位於伊斯坦布爾拉雷利區的「行李箱貿易」(suitcase trade)。所謂行李箱貿易,最早得名於前蘇聯剛剛解體時。當時,前蘇聯國家和東歐各國的婦女會乘坐公共汽車來到這裡,她們採購各式衣物,塞滿行李箱,再拉回去本國倒賣。記者在高峰時段來到拉雷利,親眼目睹了這個地方「行李箱貿易」的繁華,搬運工們馬不停蹄地搬著各種貨物,附近商店林立,櫥窗裡展示的還是充滿著「前蘇聯趣味」的商品,包括亮閃閃的禮服、頭巾以及假冒的Gucci女裝襯衫。同時,記者們也觀察到,許多買家還是來自俄羅斯和中亞的女性。

國際思想周報|引發外交危機的推特;伊斯坦布爾的「行李箱」 國際 第2張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拉雷利區商店林立的景象。 圖片來自網路。

「行李箱貿易」被稱作是伊斯坦布爾和前蘇聯國家之間最為緊密的聯繫之一,這一聯繫不僅是經濟層面的,同樣也關係到文化和政治。拉雷利當地商會(LASİAD)的秘書長Şerafettin Yüzüak稱,行李箱貿易的最大買主是俄羅斯人,其次是來自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買家,這些買家大多在本國開設有零售商店。而據Şerafettin Yüzüak所述,今天貿易往來對象其實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原來蘇聯的各個加盟共和國,如今有150多個國家的商人都會來到這裡採購貨物,既有非洲各國的買主,也有阿拉伯世界的買主,還有來自南亞、東南亞以及巴爾幹國家的買家。而盡管貿易額越來越大,但據Şerafettin Yüzüak觀察,依然有一部分買家是拉著行李箱前來採購的。

而在拉雷利行李箱貿易的帶動下,周邊幾個地方也和原來的蘇東各國產生了緊密的聯繫。以鄰近拉雷利的阿克薩賴(Aksaray)為例,這裡就是一個臭名昭著的紅燈區,大街小巷遍布著各種夜總會,來自東歐的性工作者會聚集在此。除了夜總會,汽修店也是阿克薩賴的一大特色,來自俄羅斯、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中亞各國的司機們會在這裡歇腳,這裡也有開往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的大巴車,這也使得當地出現了種類豐富的餐廳,在這裡你可以品嘗到蘇聯各個加盟共和國的美食。從拉雷利下山,你會來到庫姆卡帕(Kumkapı),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和阿克薩賴類似的場景,各國美食餐廳層出不窮,其中多半是亞美尼亞、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人開的。庫姆卡帕也從行李箱貿易中獲利,這裡開辦了不少物流公司,專門把拉雷利的貨物運往海外。據記者描述,這個地方簡直就是許多國家位於伊斯坦布爾的飛地,大街上有時候能聽到十多種語言。

由於多數生意都是和原來蘇東各國的買家打交道,所以拉雷利從事行李箱貿易的本地商人們大多會說俄語,西裡爾字母在這裡也十分常見。不過,人們嘴上說著俄語,手裡倒騰的卻是美元,而且不僅僅是行李箱貿易用美元交易,哪怕是拉雷利的鞋匠也會跟你收美元。正因如此,雖然過去一段時間土耳其裡拉兌換美元的匯率不斷跳水,行李箱貿易本身卻也沒受到太大影響。真正影響到行李箱貿易的要屬俄羅斯和西方的關係,尤其是在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之後。

據當地媒體Milliyet的報導,2014年,拉雷利地區的行李箱貿易總額高達86億美元,但同一年,克裡米亞危機爆發,俄羅斯隨後遭到西方國家的制裁,俄羅斯本國經濟形勢也不太理想,導致次年行李箱貿易的總額跌落到55億美元。根據Yüzüak的說法,過去一個俄羅斯商人來到拉雷利,如果他一天之內能花掉一到兩萬美元的話,如今再來可能也就只有三四千美元的購買力了。不過,在俄羅斯商人購買力下降之後,來自阿爾及利亞、突尼斯、黎巴嫩還有伊拉克的買家填補了空缺。而即使俄羅斯商人的風頭不像過去那麼強勁,高峰時段的拉雷利依然是人聲鼎沸,「沒有一家商店無人光顧」,「生意仍在繼續」。

作者:莊沐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