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延禧攻略》最近大熱,諸如富察氏、葉赫納喇氏大家也是張口就來。然而,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這些姓氏你了解嗎?滿族人為什麼只叫名字?有些名字為什麼看起來像漢族名字?
……
今天以「愛新覺羅·弘歷」作為例子介紹有關滿族姓名的知識。至於為什麼是乾隆他老人家?沒辦法,誰教哪個故事里都有他呢~
姓:「哈拉」與「穆昆」
愛新覺羅是穆昆和哈拉的連稱。「愛新」是穆昆,「覺羅」是哈拉。滿族除愛新覺羅氏外,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等諸氏。覺羅是哈拉,伊爾根、舒舒、通顏等是穆昆。
要弄清滿族人的姓氏,必須弄清「哈拉」和「穆昆」。「哈拉」是氏,「穆昆」是族。一個大的血緣集團是一個哈拉,根據親緣關係的親疏遠近而再劃分為次級的血緣集團,即形成一個哈拉之內的一些個穆昆。
漢族人見面說:「您貴姓?」
「我姓張。」
滿族人用滿語說:「Si halaai(你姓什麼?)」
「mini hala fuca(我的姓是富察。)」
——哈拉(hala)就是姓的意思。
《延禧攻略》中的皇后富察氏
穆昆解釋起來也很簡單,我們耳熟能詳的葉赫納喇氏就與之有關: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說:「納喇為滿洲著姓,其氏族散處於葉赫、烏拉、哈達、輝發及各地。雖系一姓,各自為族。」
這里所說的「姓」就是哈拉,「族」就是穆昆。
也就是納喇這一哈拉分出四個穆昆。努爾哈赤著手統一女真諸部時,海西女真為扈倫四部:葉赫,烏拉、哈達、輝發;四部皆姓納喇。
其他哈拉也是如此。例如瓜爾佳氏有蘇完尼瓜爾佳氏、安圖瓜爾佳氏。瓜爾佳是哈拉,蘇完(尼字是滿語「的」之意)和安圖是穆昆。
漢族女子嫁入滿族即稱為「某佳氏」,單音的漢語不符合女真語音的規律,漢姓後加-giya(佳),也可以說是漢語「家」一詞的音譯。加上一個音,就符合滿語習慣了。歷史上乾隆的孝儀純皇后為魏佳氏。
《延禧攻略》魏瓔珞,歷史上的魏佳氏
名:只稱名不道姓
愛新覺羅·弘歷中愛新覺羅為姓,弘歷就是乾隆他老人家的大名了。滿族人日常相稱只稱名不道姓,但這可不是表示親切。
《清碑類鈔》言:「滿蒙兩姓氏,不著於世,但以其名之第一字,相呼為姓,流俗不察,遂以為其祖父子孫不同姓矣。」
小劇場
大學士瑞麟,人們稱呼其為瑞中堂,他的兒子懷塔布任禮部尚書,人稱其為懷尚書,父既不姓瑞,子也不姓懷,而父子本姓葉赫那拉氏。
再如清末的直隸總督端方,姓托活絡氏,當時一般則稱「端制軍」、「端午橋」或「端午帥」,死後謐號稱「端忠敏公」。「端」就儼然是他的姓了。
為什麼滿族稱名不稱姓呢?
——這是由滿族社會組織形式造成的,又與姓氏有關了。
《延禧攻略》富察·傅恒,大家都叫傅恒
上文說到哈拉等同於姓,是血緣集團。血緣集團發展擴大,多個血緣集團聚居一地,就成了地緣集團。滿族是遊獵民族,地緣集團的產生首先是為了圍獵,一人手持大箭擔任指揮。滿語稱大箭為「牛錄」,後來稱這種地緣集團叫做牛錄,也是八旗制度的前身,設置牛錄額真管理牛錄。
牛錄制度嚴格的將女真人控制在固定的地緣集團內,每個地緣集團內有固定的哈拉,每個地緣集團的哈拉都相對固定,並有牛錄額真掌握,有多個哈拉的牛錄,除了有牛錄額真外,各個哈拉有自己的哈拉達。
在清代,旗人家每生子女,必須到牛錄額真(後改稱牛錄章京)處申報戶口,還必須報知其哈拉登記,女真及其後世滿族嚴格保持族外婚。在哈拉達、牛錄額真對姓氏的嚴格把控下,各集團族人不必擔心姓氏的混亂和缺失,姓氏觀念便在族人意識中淡化了。每有需要,如男女婚配之時,就到牛錄額真處查對姓氏,以避免族內婚姻的發生,姓氏的管理完全依靠牛錄,這也是滿族人「只稱名不道姓」的習慣形成的根本原因。
姓與名的漢化
滿族姓氏原本為多音節姓氏,在與漢文化的融合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單音節姓氏以符合漢人習慣,這是一個主動調適的過程。滿族姓氏開始演變為漢姓的時間大約在清中期。乾隆多次告誡滿族人「不得依附漢姓,故意牽混」,還曾專門下諭禁止:
小劇場
奕賡《管見所及》載:「乾隆二十五年諭:八旗滿洲、蒙古皆有姓氏,乃歷年既久,多有棄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牛呼鈕(鈕祜祿)氏或變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呼為郎,同於漢姓乎?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關甚為緊要,今若不整飭,因循日久,必各將本姓遺忘,不復有知者。」
乾隆甚至親自給人改名:「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諭:現任甘肅永安遊擊廣明福系正黃蒙古旗人。旗人而名廣明福者,好像漢姓人名,甚不順眼。若系旗人,名明福、廣福俱可,何必名曰廣明福。將此,著交滿蒙八旗,嗣後旗人內似此命名如漢人者,永行禁止之處,遍行曉諭可也。」
《延禧攻略》乾隆,給你個白眼自己體會
但此風並未禁止得了,反而越來越盛行了。特別是到清末後,滿漢習俗相融,冠以漢字姓成為普遍現象,在歷史上出現了第三個高潮。
滿族姓氏演變為漢姓主要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第一音節直接簡化,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姓氏的第一音節直接轉化,以滿族八大姓為例,馬佳氏(magiyahala)簡化為馬姓,佟佳氏(dunggiya hala)簡化為佟姓,索綽羅氏(socoro hala)簡化為索姓,赫舍里氏(heseri hala)簡化為赫姓等;二是從人名的第一音節或首字轉化而來,即隨名姓,如永陵喜他拉氏以十世祖「圖黑」名字的第一字「圖」為漢姓;
第二種情況是諧音轉化,如瓜爾佳氏(guwalgiya hala)轉為關姓,納喇氏(nara hala)轉化為那姓;
第三種情況是意譯轉化,如鈕枯祿氏(niohuru hala)意譯為「狼」,進而轉化為郎姓。
演員關曉彤是瓜爾佳氏後裔
入關後,滿族姓名受漢文化影響同樣日益凸顯,以當時滿人統治階層名字為例:
入關前努爾哈赤之子阿濟格(ajige)滿語意為小,多爾袞(dorgon)滿語意為獾,多鐸(dodo)滿語意為胎兒,仍是滿語音譯。
世祖有八子,牛鈕、福全、玄燁、常穎、隆禧、永斡等,雖然名字之間不相關聯,但已經規範為雙字。
自康熙之子輩起,命名時不但上一字要依「允、弘、永、綿、奕、載、溥、毓、恒、啟」排到,下一字還要用特定的偏旁,例如允祥、允禮、弘眸、弘曉、載潤、載詢、溥偉、溥倫等。
(其實乾隆的名字本身已經是漢化的產物了啊~)
從「愛新覺羅·弘歷」這一姓名說起,延伸出如何辨識滿族姓氏,為何滿族只稱名不道姓以及滿族姓名的漢化。你get到了嗎?追劇之餘,姿勢也必不可少啊~
參考文獻
愛新覺羅·瀛生:《談談滿族人的姓名》
聞家禎:《滿族姓氏研究》
馬競淤:《論滿族姓名的文化價值》
轉載自公眾號
春秋人文報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范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PO請註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朱彩蓮
美術編輯:張臻 孫雯 高佳玉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