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歷史上的多次遷徙以及各地氣候、生活習慣的差異,造就了各地中國人不同的面貌特徵。
只要沒有患上「臉盲症」,我們就可以通過不同的長相,大致判斷一個人來自南方還是北方。
那麼,這種外貌差異具體表現如何?中國人臉分為哪幾類?中國周邊地區的人,他們又有什麼特徵?如何從臉部特徵判斷你周圍的人從哪裡來?
歡迎大家「對號入座」。
為了解世界各地不同人群的外貌差異,國外網友Ratatoskr建立了一個同名網站,各地網友可以上傳自己的人物肖像,程序會自動抓取並生成各地人群的「平均臉」。
以下就是Ratatoskr網站上中國及周邊地區各人群的「平均臉」。
中國常見的人臉類型
1.東亞型
東亞型是東亞地區占支配地位的人群類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群分類。
他們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的農業/漁獵部落,之後往南擴張,替換了當地的原住民。
近代以來,他們通過移民等方式擴散到了東南亞各地。
東亞型人群的身材大多較為瘦高,四肢較短;
臉長且平,不少是單眼皮,鼻翼不是很寬;膚色大多是淺棕黃色,黑直發,體毛少。
2.黃河流域型
東亞型的典型,得名於黃河,由黃土高原古文明的創造者發展而來。
他們常見於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在福建的河洛人中也有分布。
黃河流域型人群從古代開始就通過移民、貿易而分布於中國、蒙古、朝鮮和日本。
3.長江流域型
東亞型的子類型,得名於長江,人口極為眾多,起源於古代中國的稻作農民。
他們常見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和雲南省。
通過移民和貿易,數以百萬計的長江漢人如今也廣泛分布於東南亞、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島。
4.珠江流域型
東亞型人群的子類型,得名於珠江,起源於中國南方亞熱帶地區的漁民、農夫和林中人。
如今,他們是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南部的典型人群,混合了越南、傣等成分,在東南亞也有廣泛分布。
5.安南型
得名於越南的古稱「安南」,起源於向南方擴張的漢人與南方蒙古人的混合。
他們大多體型較瘦、眼睛細長,常見於越南中部,在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也有分布。
6.滿洲-朝鮮型
東亞型的子類型,這種類型可能起源於中國古代東北地區的扶餘、沃沮、濊貊[huì mò](大致對應現在的朝鮮族、滿族等)等農業或漁獵民族。
其典型代表分布於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
7.羌人型
得名於中國古代的羌人,是東亞類型在青藏高原的代表。
他們可能融合了一些阿爾泰類型人群(中亞遊牧民族的類型)的成分,顴骨較高和五官分明。
其典型代表是藏緬語族。
部分鄰國的常見類型
1.薩摩型
屬於通古斯類型(中國東北部和俄羅斯遠東的人群類型)和南方蒙古類型(東南亞人群類型)的混合,以鹿兒島的薩摩地區命名。
其祖先有可能是古代中國南方以及馬來亞的移民。
如今是日本南部沿海鹿兒島、本州島、九州島的主要人群,在朝鮮沿海也有分布。
2.築前型
這是一種特殊的日本人群,得名於古日本的築前國(現為福岡縣)。
這一類型來自於通古斯型、南方蒙古型和阿依努型的混合,經常在日本古代的武士階層及其後代中出現。
主要分布於九州島北部,在日本列島其他區域也有少量分布。
3.石川型
日本北部和東部的特殊類型,得名於石川地區。
他們可能是東亞人群與新石器時代島嶼上的阿伊努人的混血後代。
常見於本州島中北部和東北部,在北海道也有少量分布。
4.信越型
得名於日本的越州地區,屬於華北類型和韓國類型的混合,混有一些古亞細亞型和阿伊努型的成分。
窄面窄鼻,身高較矮。
5.岡山型
得名於日本的岡山縣。他們可能起源於東亞大陸,在鐵器時代通過朝鮮半島進入日本。
如今在日本岡山沿海、京都和本州島中部分布廣泛。
6.阿伊努型
這些人是古代日本北部的原住民。
阿依努型人群在史前時代分布的很廣,遍布從俄羅斯沿海到印度尼西亞的大片區域,甚至包括加拿大西部,近代分布於北海道、北方四島、庫頁島。
千百年來,由於日本對北海道的開拓,如今阿伊努人大多和日本人通婚,典型的阿伊努人數量已經十分稀少。
他們的特點是身材矮壯、長顱型,面容粗獷、深目捲髮,體毛發達。
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常見類型
1.通古斯型
中亞地區的典型類型,廣泛分布於從戈壁沙漠到西伯利亞凍土的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之後往中亞西部擴張。
通古斯人身材粗壯、四肢短;頭較短、臉圓而扁平、單眼皮較多;淺棕黃膚色,直黑發,體毛少。
臉部特別扁平、低顱型、短頭顱的戈壁類型常被視為通古斯型的代表。
此外,在阿爾泰地區、日本和朝鮮也都能發現受通古斯人影響的人群。
2.西蒙古型
通古斯類型的子類型,主要分布於蒙古高原、哈薩克斯坦和新疆,常見於新疆地區的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等。
其特徵是頭骨低而寬、臉圓而胖,單眼皮較為常見,粗黑發、鬍鬚稀少(但比其他通古斯類型多)。
3.圖瓦型
西伯利亞地區的通古斯型亞型。
臉部特徵類似蒙古人,常見單眼皮,擁有非常高、寬而平的臉,薄嘴唇,柔軟的直發,棕色或黑色的眼睛,膚色非常淺。
這種類型在圖瓦人、鄂溫克人等族群中比較常見。
4.阿爾泰型
通古斯人的西部類型,影響了中亞草原的廣大人群。
在古代,他們可能建立了匈奴、柔然汗國、哈紮爾汗國,統治著域內的圖蘭、諾迪克和地中海型人群。
5.西西伯利亞型
曼西人、涅涅茨人、多爾甘人等。
他們的臉部特徵在於突出的鼻子和傾斜的前額,膚色較淺,發色為淺棕色到黑色,身材較矮。
6.東西伯利亞型
接近北極地區的蒙古人種類型,分布於東西伯利亞和堪察加半島。
常見於因紐特人、伊捷爾緬人、楚科奇人、科裡亞克人等寒冷地區的族群。
特徵為下頜較小、小眼睛、嘴唇相對較厚、鼻子長而窄,膚色很淺,身材矮壯。
7.黑龍江-庫頁島型
俄羅斯黑龍江流域地區、庫頁島、千島群島常見的人群類型,典型代表是尼夫赫人。
和其他通古斯類型人群相比,他們身材矮小、體毛較多、下巴突出。
這顯示出他們與阿伊努類型融合的可能。
8.因紐特型
典型的因紐特人分布於阿拉斯加、努納武特、拉布拉多、格陵蘭島。
這些人是最靠近北極圈的原住民,表現出人類對最極端氣候的適應。
東南亞地區常見類型
1.南方蒙古型
南方蒙古型人群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群之一,是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占統治地位的人群。
他們可能起源於東亞大陸,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向南方擴張,替換了當地的土著——維達人和尼格利陀人。
南方蒙古人群種類多樣,分布於從馬達加斯加到日本甚至復活節島的廣大區域。
他們的特徵是高顱型,低面(五官在臉部位置較為靠下),棕黃色皮膚,較寬的鼻翼和臉部,單眼皮較少。
2.原始馬來型
原始馬來型混入了一些維達型(南印度和斯裡蘭卡的原住民)、美拉尼西亞型(美拉尼西亞群島和巴布亞島部分地區的類型)、尼格利陀型(東南亞矮小土著)的成分。
和後來的新馬來型相比,他們保留了更少的蒙古人種特徵。
在爪哇、菲律賓、蘇拉威西島等地有分布。
3.達雅克型
原始馬來人的子類型。分布於菲律賓、馬來群島尤其是加裡曼丹島的達雅克人中,與亞馬遜河土著類似,十分適應熱帶生活。
4.新馬來型
是東南亞群島地區占主導地位的類型,特徵是闊臉寬下頜,後傾的額頭,扁平的鼻子和矮小的身材。
廣泛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西部和馬來西亞等地。
5.紹姆班型
印度和緬甸之間的尼科巴群島的特有類型。
他們通常有蒙古型的眼睛、厚嘴唇,身材矮小或中等。
6.布朗-德昂型
屬於南方蒙古類型,是中南半島的主導類型。
融合了部分澳大利亞類型,維達類型、尼格利陀類型的成分。
他們身材矮小,面低而圓、鼻翼寬大、厚嘴唇、下巴後縮,單眼皮頻率較低。
7.撣族型
他們德昂-布朗類型和東亞類型的混合,常見於緬甸東部和老撾北部,身材矮小到中等。
8.尼泊爾型
羌人型、印度帕米爾型和達羅毗荼型的混合類群,身高中等,常見於尼泊爾。
9.東孟加拉型
達羅毗荼型和德昂-布朗型的混合類型,常見於印度東部(例如曼尼普爾邦、阿薩姆邦)、孟加拉和緬甸西部。
體態特徵比較不穩定,有類似維達類型的,也有類似東南亞類型、印度類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