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原來清朝娘娘們的髮型也有這麼多學問,難怪那麼好看,漲知識了!
清入關後,在滿漢文化逐漸融合的基礎上,滿族女子發式被漢族女子所模仿;漢族女子發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滿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滿漢女子發式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變風格,極大的豐富了滿族婦女的頭飾。
清朝時,宮廷中後妃們的旗頭髮式有「軟翅頭」、「小兩把」、「兩把頭」、「一字頭」、「架子頭」、「大拉翅」、「燕尾」等,其名稱不同,形式稍異。軟翅頭 「兩把頭」是滿族已婚婦女最常見、最典型的發式。
「軟翅頭」
網路配圖
梳全發於頭頂,束之以繩,分成兩縷,各用紅線繩纏成兩把,長約三至五寸,呈八字形雙垂於腦後,後來由豎垂腦後逐漸演變成橫臥頭頂,於是發展為「兩把頭」發式,俗稱「高粱頭」。 ——時間大約是從清前期到嘉慶時期。
「小兩把」
後妃們梳兩個橫長髻,形似小姑娘梳的兩個抓髻,戴上鈿子十分穩固,摘下鈿子,這種抓髻式的發髻也可作家常打扮。這種發式,平分左右,各紮一把,宮內後妃稱其為「小兩把頭」。
清初時。幾位皇太后、皇后生活節儉,梳小兩把頭時,只戴鮮花,不佩首飾。「小兩把頭」在清宮流行很久,直到乾隆朝,孝賢皇后也僅僅是戴通草,不戴金銀首飾,用以敦促宮中後妃以節儉為本。
「兩把頭」
乾隆盛世的黃金時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發展,首飾製作工藝亦不例外。清代宮廷處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國各地的名貴首飾源源不斷地貢進清宮,大大刺激了宮廷後妃追求美飾的心理。但這時候的發式是不用假髮,或者用的比較少,而且根據乾隆的孝賢皇后前期的裝扮來看,這種發式在乾隆前期就已經出現的概率很小。
整個發髻象個待飛的燕子,清代後妃還因年齡而異梳頭戴首飾。年紀輕的,戴艷麗的珍寶首飾,顯出年青活潑的朝氣。年老的梳「兩把頭」,首飾選質地高貴的,體現出老年婦女端莊、穩重。皇家女子頭上梳兩把頭,插戴上貴重的首飾,與腳下穿著高底鞋相呼應。走起路來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節奏,頭節、脖梗不能左右搖晃,來回擺動。為封建社會樹立了婦女行動規範的最佳形象。
「一字頭」
「一字頭」這種發式出現的時間比較早,康熙時期已經有了,而且梳這個發式是有支撐物的。
「架子頭」
「架子頭」是滿族婦女出席隆重場合時的盛裝,摘下鈿子,便是平時的打扮。但戴荊子的抓髻式發式是用本人的頭髮梳理而成,分量重的首飾根本戴不上去,只能插幾朵鮮花、絨花等分量較輕的裝飾性物品戴,限制了頭飾的大量使用。隨著清朝統治的鞏固、經濟的繁榮,滿族婦女的傳統發式也開始出現了由小到大的變化,由實用型向審美型發展。
梳妝時先將頭髮梳成兩個橫長髻,即將整個頭髮平分為左右各一把,形似小姑娘梳的兩個抓髻。再以鐵絲或藤條做成骨架,外邊纏上青綢、緞絨,形似簸箕的鈿子戴在頭上,再用兩條黑緞帶系於頜下,使鈿子可以十分穩固的戴在頭上。
「大拉翅」
「大拉翅」又稱「大京樣」,「大翻車」,類似於現在舞台和影視劇中所見到的清代宮裝樣式,即以頭頂發髻為「頭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緞或紗絨架制成的髮飾,腦後也留「燕尾兒」。這種發式清末流行於北京,而且越加越高,發展成類似後來「旗頭板」的式樣,並在正面飾以花朵,側面懸掛流蘇,所以東北一些地區叫「京樣」或「宮裝」。
「大拉翅」是貴族婦女的專用髮飾,故宮博物院藏《雍正行樂圖》,作清初貴妃形象,就繪有這種髮飾。因這種髮飾屬於達官貴族階層女性的盛裝,所以平民婦女在結婚時,也常常以此為「禮冠’’戴在頭上,好像漢族的「鳳冠霞帔」一樣,覺得榮華和富貴。直到清末,「大拉翅」仍為滿族婦女的主要髮飾,無論官宦命婦、民間女子紛紛效仿。
燕尾
「燕尾」:屬一種腦後發式,梳「兩把頭」時將腦後餘發分開,梳成兩個尖角燕尾形扁發髻垂於腦後,故稱「燕尾發」。
髮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