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戲外:乾隆真的因為富察皇后的死就由寬變嚴?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延禧攻略》戲外:乾隆真的因為富察皇后的死就由寬變嚴? 歷史 第1張

近期,《延禧攻略》的播放掀起了全民看劇的熱潮,使得乾隆皇帝成為大受歡迎的螢幕男主,他與富察皇后之間的感情也成為了受眾討論的熱點話題,「誰能石上三生認,且看煙中九點浮」的真情頗令人動容;同時也把大眾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乾隆時期,展現了乾隆朝代的社會狀況,呈現出繁華盛世的熱鬧和格局。

《延禧攻略》的走紅是歷史類電視題材的一大成功,提供了基本的范式和思路,但是娛樂性和文學真實是電視劇本的重要特徵,基於事實,但卻高於事實。電視劇是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之一,書本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式,有利於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和認識歷史。

8月10日,新京報·書評周刊邀請陳文嘉做客「我有嘉賓」欄目, (《延禧攻略》里的皇帝,不懂乾隆時代真正的隱憂丨我有嘉賓),結合電視劇《延禧攻略》和新書《盛世的黃昏》的內容,談談劇集中沒有涉及到的乾隆盛世下的隱憂,及其對後世中國的影響。

《延禧攻略》戲外:乾隆真的因為富察皇后的死就由寬變嚴? 歷史 第2張

《延禧攻略》戲外:乾隆真的因為富察皇后的死就由寬變嚴? 歷史 第3張

我有嘉賓·乾隆盛世下的隱憂 活動海報

點擊圖片回顧本期「我有嘉賓」

《延禧攻略》戲外:乾隆真的因為富察皇后的死就由寬變嚴? 歷史 第4張

圖片來源於網路。電視劇《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

「佛系」的角逐

乾隆朝很早就與西方官方軍事力量有接觸了。乾隆七年,英國一個叫「百夫長」號的艦隊來廣州請求一些補給,艦長安森一直想求見總督未果。在海上,艦長和朝廷官員有一些接觸。中方文獻里對二者相遇的禮儀描述很有意思,在一些縣志或者士大夫的筆記里,基本是以天朝看待朝貢國的視角來看待,說他們,把手放到額頭上面,匍匐進表。

安森等人觀察到了大清的軍力,斷言說憑「百夫長」號軍艦就可以完敗整個廣州軍力。廣州的官員也感受到了英國軍艦的火力,覺得那個巨炮發之可以動裂十城、震數十里。地方官員把安森請求補給這事報告給了乾隆帝,皇帝仍然是天朝懷柔遠人的措辭來指示地方官員辦事,沒有意識到當時英國人的船堅巨炮。

《延禧攻略》戲外:乾隆真的因為富察皇后的死就由寬變嚴? 歷史 第5張

「百夫長」號軍艦。圖片來源於網路。

「奮力」的合作

《盛世的黃昏》一書提到了皇帝和官僚之間的合作模式,皇帝通過上諭以及奏折制度,使權力達到最大化,以此控制官僚。但看起來位於權力下遊的官員總有辦法,比如利用文書傳遞的時間差來尋找對策、將皮球踢往他省、在奏折文本上苦思冥想文過飾非等等辦法,來反控制。皇帝和大臣之間進行控制與反控制之間的拉鋸,導致的結果之一是,行政效率變得低下。

書里提供了幾個案例來佐證這一運行機制,如一篇文章《被偽稿羞辱》提到,皇帝要求官員追查民間一封仿冒大臣孫嘉淦筆跡寫成的奏折,奏折里指責他的治理成績。在追查時,官員在奏折上鼓吹自己賣力工作的同時,還提供了偽稿可能前往他省的一些線索。這是典型的踢皮球做法,既讓皇帝覺得自己辦了事兒,又把禍水引開。當然皇帝是心知肚明的,也有眼線,他會在諸多的信息當中做出綜合判斷。這種把戲並沒有讓帝國的一些事務變得混亂,但行政效率是被拖累了,這種毛病在後來的鴉片戰爭中表露無遺。

《延禧攻略》戲外:乾隆真的因為富察皇后的死就由寬變嚴? 歷史 第6張

乾隆畫像。圖片來源於網路。

讀者:乾隆盛世之後,清王朝急轉直下,由盛轉衰;唐開元盛世之後也是如此。這兩個盛世之下的隱憂哪些是相同的,又有哪些不同?

陳文嘉:我認為更多可能體現在不同的方面。開元盛世之下,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對比,地方強中央弱,尤其是邊防區的節度使,兵力很強。一些節度使大多不是朝中派出的宰相,而是邊防區晉升上來的將領,比如安祿山。這里兵力如果失控,很容易出亂子。原先用來強幹弱枝的府兵制敗壞了,很多老百姓不願意去當兵、逃亡,中央空虛。

乾隆盛世的一個隱憂我認為是朝廷內部官僚運行機制,特別是和外部尤其和西方體制相比,顯得低效,過於對上負責。

讀者:富察皇后的去世導致乾隆政治風格由寬轉為嚴,這個轉變的理由的說服力是不是不夠?

陳文嘉:對照乾隆十三年之前和乾隆十三年之後乾隆朝發生的各種大事,就可以看出有沒有轉變了。比如乾隆十三年之後,乾隆帝整頓軍紀、文字獄、對待民眾反抗的手段挺狠辣的。官僚過得並不舒坦。就像張宏傑老師判斷的那樣:在乾隆十三年之後,乾隆回到了雍正的老路上面,他的君臣關係從此變成了刁鑽刻薄的主子與屏息而待的奴才之間的關係,皇帝經常折磨一些大臣。

讀者:乾隆的閉關鎖國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如果加上與西方的溝通,結果一定會更好嗎?

陳文嘉:首先明確一點,清朝並沒有閉關鎖國,這個在很久以前,學術界就已經有人(比如黃啟臣顯示)提出這樣的觀點。

常說的閉關鎖國就是說朝廷在沿海地區頒布禁海令,實行一些海禁,把沿海的居民遷在內地,清朝初期到康熙二十二年這段時間實行的比較多,並沒有貫穿整個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到乾隆二十二年這段時間還開了海禁,很多外國人在泉州、寧波、上海做生意。

所謂的閉關鎖國可能指的是乾隆二十四年到1840年鴉片戰爭這段時間之間,當時清政府停止廈門、寧波、定海這些港口的貿易,外國(主要是歐美)船只只能在廣東去做生意,道光朝又頒布了很多限制性的政策。

但盡管如此,中外貿易還是挺多的,尤其是乾隆中期以後的70年間,賣給日本、東南亞、歐美的絲、茶、糖等等商品,在數量上有很大的增長。民間貿易也很發達,中國東南沿海有很多米賣給了外國人;廣東、福建的一些人也經常出洋去做生意。乾隆朝,中外交往還是很多。

清朝的貿易政策應該是「開海設關,嚴格管理」的貿易,不能用閉關鎖國來表述。

《延禧攻略》戲外:乾隆真的因為富察皇后的死就由寬變嚴? 歷史 第7張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陳文嘉;編輯:張芳丹、安安。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PO至朋友圈。

直接點擊關鍵詞查看以往的精彩~

杠精的誕生|貓奴的誕生|曉書館|4·23書系|好書致敬禮|2017十大好書|聚會方式第一批90後陳小武性騷擾事件黃仁宇社會我XX|孩子們的詩|2017年度好書|打call|至愛梵谷|南京大屠殺|隱私|餘光中|屠岸|《芳華》|西南聯大|性社會學|雙11|秋季書單|江歌案|魚山|龍榆生|閱讀評審團|黴土豆|我和你|兒童性侵|廣播體操|嘉年華|保溫杯與中年危機|《二十二》|人性惡|低欲望社會

《延禧攻略》戲外:乾隆真的因為富察皇后的死就由寬變嚴? 歷史 第8張

點擊閱讀原文到我們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