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芯瀏覽器事件不止是誇大宣傳這麼簡單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知識經濟

方軍專欄

紅芯瀏覽器高調宣布2 .5億元融資,並宣稱「國產、自主、打破美國壟斷」,但很快被揭露所謂的國產自主瀏覽器不過是在Google的瀏覽器內核改了下文件名而已。它強調自主多半是為了獲得國企等客戶的青睞,以說服這些客戶不採用通用的瀏覽器。在相關文檔中,紅芯還虛假地宣稱自己是第五大瀏覽器,也宣稱自己是第五大瀏覽器內核。

在外界的激烈批評下,該公司道歉稱自己是誇大宣傳。最初,我是以看熱鬧的心態看此事的。看到有人披露這家公司如何對文件進行改名,看到工程師們吐槽它糟糕的代碼風格和潛在的安全問題。中國互聯網業發展到現在,還出現這樣低劣的做法,是很出乎意料的。紅芯在面對外界質疑時的第一反應是,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這簡直是給整個行業抹黑。業界已有共識,「微創新」不是創新,是抄襲,意味著羞恥。直接復制他人產品的行為更不可能是創新,而是嚴重的侵犯知識產權。因此,此事反映的一個問題是,這家公司關於知識產權的做法與整個產業和社會的通行做法相反。

就瀏覽器的知識產權議題,還有一點值得特別討論。Google的瀏覽器內核(Chromium)是一個開源軟體,而開源軟體有著獨特的知識產權規則,比如一個公司要在Linux、Android這些開源系統上進行開發,是要遵循相應的開源協議的,而這些開源系統又依托大量的其他開源項目,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環環相扣的開源規則。在桌面和手機瀏覽器領域,在遵循規則的情況下,中國互聯網公司已經做了非常多應用創新並獲得用戶認可,比如騰訊、搜狗、360等均推出了用戶眾多的通用瀏覽器。昆侖萬維等中國公司還收購了市場份額較小的早期瀏覽器公司Opera,獲得相關技術,並對之進行改造,Opera公司近期還成功赴美上市。

瀏覽器是互聯網的基礎性技術之一,此次事件也自然地引發對於核心技術的關注。有人質疑,到目前為止,為什麼中國主要互聯網公司只關注應用(在已有的瀏覽器內核上開發新瀏覽器),而沒有研發核心技術瀏覽器內核呢?業界的回應,一是瀏覽器內核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領域,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確有欠缺,二是瀏覽器主要以開源社區的方式運行,相關中國公司遵循開源規則參與是合理的。這種質疑和回應,正反映了在核心技術上我們要面對的複雜情況以及我們自己的微妙心態。

對於類似瀏覽器這樣的消費級核心技術,務實的態度可能是合適的:接受技術發展的現狀,重點開發應用,以合適方式參與,然後在此基礎上謀求某種領先優勢。而反過來,不務實、假裝領先可能是無效的,並且我們越急越可能掉入類似騙局。對於消費級的核心技術,以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為例,曾有觀點認為中國應該自行獨立開發,但這可能是不可行的,因為能否獲得用戶的認可是關鍵,並且這類技術要在用戶的反饋中持續迭代,這類消費級核心技術需要的是參與和融合。

對比而言,華為比其他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做法更進了一步,它在努力地開發消費級的核心技術,比如移動操作系統和晶片,它在技術上更領先、更有遠見。但我們在讚賞華為時,同樣要注意到華為的務實,任正非多年前的說法最好地展現了這一點:「我們現在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 sPhone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晶片的時候,我並沒有反對你們買美國的高端晶片。我認為你們要盡可能地用他們的高端晶片,好好地理解它。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在消費級核心技術上,重在應用與參與開發,追趕開發自有的技術,是兩種務實的路徑。現在我們也發現,在互聯網技術上,隨著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和逐漸領先,我們有第三個務實但又更進一步的路徑,在新技術領域中利用自身的用戶和技術優勢,盡早研發與應用,從而抓住掌握新興核心技術的機會窗口。(作者系互聯網行業觀察人士)

作者: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