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破瀏覽器內核"美國產",我們還缺少什麼?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想打破瀏覽器內核"美國產",我們還缺少什麼? 科技 第1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號稱打破美國壟斷,自主創新內核的紅芯瀏覽器被質疑使用了GoogleChrome瀏覽器內核之後,紅芯公司在兩天內承認並致歉其自研產品宣傳誇大之事實。沸沸揚揚的紅芯事件引發了輿論媒體的廣泛熱議,其實在整個過程中最挑動國人神經的還是那句「打破美國壟斷」之說。

國內信息產業「缺芯少魂」是眾所周知的難題,這裡的「魂」指的並非是廣義上的軟體,而是能夠大規模部署到消費級、企業級市場終端,並影響整個產業、多個行業生態的,具有核心競爭價值的重要軟體。業內人士都清楚的一個事實是,比起「缺芯」的現狀,「少魂」的問題更為嚴峻。晶片的國產化進程尚有突破,但操作系統、瀏覽器內核卻幾乎完全依賴國外,可謂晶片易得,OS難求。

紅芯事件並非問題的先例,熱議過後不禁再次喚起反思:我們的軟體創新產業環境到底還缺什麼?與美國的差距又在哪裡?

想打破瀏覽器內核"美國產",我們還缺少什麼? 科技 第2張

除了操作系統,為什麼瀏覽器內核也多為「美國產」?

瀏覽器內核與操作系統內核事實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也被稱為排版引擎或是頁面渲染引擎,負責將獲取的標記式內容與樣式信息排版後輸出到終端。

當今主流的瀏覽器內核包括Trident(IE內核)、EdgeHTML(Edge內核)、Gecko(Firefox內核)、WebKit(Safari內核)以及Blink(Chrome內核)。

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主流內核瀏覽器背後的金主,他們多為美國科技巨頭公司,也有開源軟體發展基金會。是什麼造成了瀏覽器「美國產」的現狀?

萬維網起源於英國,但其大規模落地的產能提供者卻是美國。

上世紀90年代,終端世界進入後IBM時期,PC兼容機已經深入人心,萬維網的發明為日後互聯網最重要的應用誕生打開了啟示。背靠藍色巨人的新星微軟在與網景公司的瀏覽器大戰中獲勝,這場跨世紀的商業與技術戰直接推動了瀏覽器的發展進程。

微軟以其操作系統的捆綁與部署策略贏得了IE瀏覽器在PC時代的霸主地位,IE瀏覽器的巔峰時刻其全球市場份額曾高達96%。但是,隨著後互聯網時代以及移動互聯的到來,IE的份額遭到了Mozilla Firefox、Google Chrome、Safari和Opera的蠶食。這其中的最大變數來自Chrome。

想打破瀏覽器內核"美國產",我們還缺少什麼? 科技 第3張

Google公司以其極佳的萬維網產品體驗著稱於世。由於Google在搜索引擎和萬維網方面的優勢以及在互聯網市場占據了重要份額,這使得Chrome瀏覽器的推廣得以順利,從而避開了網景當年勢單力薄的悲劇。

加之鮑爾默時代微軟的幾次轉型失誤造成IE的技術進程停滯,擴展豐富、體驗優秀的Chrome瀏覽器遂逐漸取代前者成為當前市占最大的瀏覽器產品。另外,蘋果公司以其專有的「軟硬一體」優勢內置Safari也在移動端瀏覽器市場占據重要份額。

由此可見,從萬維網歷史進程來看,美國科技公司在瀏覽器內核研發上起手與布局早,發展快,以至先入為主,市場導向等原因造就了主流瀏覽器內核多為「美國產」的現狀。

希望「打破美國壟斷」的我們缺少什麼?

瀏覽器與互聯網強關聯,盡管其重要性比不上操作系統,但也屬於流量/用戶入口級的產品。由於瀏覽器在系統中的地位比一般應用層軟體要高,它是名符其實的萬維網的「統治者」,因而能夠占據更多用戶時間,那麼一個強勢的瀏覽器品牌或者產品,往往能夠為其所屬科技公司帶來市場支配地位,過去的IE,如今的Chrome皆是如此。

從「缺芯少魂」的現狀來看,「打破美國壟斷」的關鍵並非在於當前的瀏覽器內核甚至說是操作系統內核缺失,而是整個軟體產業的差距。

歷數當前的全球軟體科技巨頭公司和占據市場支配地位的軟體產品,除了瀏覽器之外,還有微軟的PC系統和生產力套件、甲骨文的數據庫、Adobe的平面與媒體軟體、Google和蘋果的移動系統、VMware的虛擬化、Salesforce的CRM等等,他們大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帶有矽谷文化的標籤。

想打破瀏覽器內核"美國產",我們還缺少什麼? 科技 第4張

關於矽谷文化的學術概念尚無定論,僅在業界口口相傳。高校、政府、風投、產權,系統解釋恐一言難盡,但我們也可從工程師叛逆的表情、工程師的牛仔褲以及黃仁勛的皮夾克上看出一些端倪——矽谷文化具有多元和包容性。

特別是對於軟體業而言,矽谷是催生現代軟體產業體系的地方。橫跨半個世紀的操作系統革命、轟轟烈烈的自由軟體運動以及開源的商業化擴張,每一次關鍵事件和歷史進程都是發動軟體產業引擎的直接源力,而這些源力所來自的主體就是被稱為「開發者」的軟體從業者。

矽谷文化一直給開發者帶來其思維與思辨的革新,這是我們的產業環境所缺少的東西。並不是說我們需要再造一個「矽谷文化」,而是我們的開發者渴求一種產業環境,一個能為其催生「源力」的環境。

相比熱衷於創造的矽谷開發者,我們的工程師更熱衷於滿足甲方需求。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巨大的需求意味著繁重的任務和壓力,這無形中扼殺了開發者的創造思維。

當然,創造可以在(市場)需求中誕生,但是以史為鑒,就會發現更多的創造其起源並非因需求而生。C語言最初因Unix操作系統而生,但是今天它成了整個計算機代碼世界的地基;林納斯•托瓦茲動手寫Linux內核的時候,他不會想到自己碼的東西將來會是全球部署最多的服務端操作系統,還有整個開源世界的精神象徵;安迪•魯賓最早開發安卓的目的是創建一個先進的數位相機系統,如今全球86%的移動智能設備搭載了安卓系統。

一個能催生創造的產業環境,必定能夠寬容失敗,激勵冒險與進取精神。據IDC統計,全球有1850萬工程師,中國占10%,這個數量與美國大體相當。

不同的是,我們的開發者大多處在一種「身心疲憊」的狀態,他們的身體為甲方所累,思維被需求所約束,這無疑不利於該群體的創造能力。我們的軟體產業需要為主體營造更好的條件,為他們贏得更多支配創造思維的空間,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後

除此之外,由於技術進程的原因,加之市場先入為主的關係,軟體產品從零開始「打破美國壟斷」並非易事。像GoogleChrome瀏覽器反超微軟IE支配地位的案例少之又少,我們耳熟能詳的更多是功能機的倒下、PC產業日暮夕陽這類曾經占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產品被來自不同時空、不同維度的新事物所取代的故事。

操作系統、終端設備的迭代是業界近半個世紀的進化規律,當下的人工智能熱潮與VR/AR的過渡形態印證了兩個領域的活躍。我們的軟體產業須在下一波技術革新浪潮到來之前做足準備,在新的終端產品、技術形態市場搶占高地、先入為主,方可彎道超車,反敗為勝。

【鈦媒體作者介紹:文/陳徐毅,高級工程師,科技專欄作者,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搜狐科技2017年度十大作者。主流期刊《通信世界》、《微型計算機》、《創意世界》、《中關村》等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