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靈魂深處」:關於近期市場的一點思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導言

這一段時間,市場又開始「頗不平靜」了,而這次的主角是新興市場。8月10日,土耳其貨幣裡拉崩盤,盤中刷新歷史低點至6.6,日內跌幅一度達到20%。盡管火雞國政府拼力挽狂瀾,但是今年以來,裡拉兌美元已經暴跌了54%。裡拉暴跌,衝擊了全球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信心,導致不少新興市場面臨本幣被拋售和資本流出壓力,南非蘭特、巴西雷亞爾、阿根廷比索等新興經濟體貨幣均出現大幅下跌。

資本的「靈魂深處」:關於近期市場的一點思考 科技 第1張

(裡拉匯率走勢圖)

很多投資人似乎願意選擇性地、帶有某種清高地忽略匯率變動這種基本面因素,認為匯率是那些做衍生品賭徒們的事情,在價值投資的眼裡不值一提。但是價值投資者們也在近期遭遇了黑色的困惑。市場上的「日不落帝國「騰訊近期的走勢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從年初到現在騰訊市值已經縮水1萬億。身邊的幾位朋友都認為騰訊是非賣品,當然有了作為價值投資者的困惑。

資本的「靈魂深處」:關於近期市場的一點思考 科技 第2張

(近期騰訊走勢)

而在美股市場,高瓴資本買進臉書等科技類股股票也被套牢。數據顯示,二季度高瓴以1.08億美元持有44.5萬股百度,平均每股的買入價約為243美元;以2317.5萬美元持有11.93萬股臉書,平均每股的買入價約為194.32美元。然而截至8月16日,百度的股價為217.3美元,臉書的最新股價為174.7美元。

就連「鋼鐵人「馬斯克這段日子也有點難過。在特斯拉工廠吃住後,終於在二季度報告拿出不錯成績成功打臉空頭之後,馬斯克在推特上懟了那些」鼠目寸光「的空頭們,但近期卻陷入了私有化特斯拉的傳聞裡,也開始慨嘆自己」很痛苦,一無所有「了。

資本的「靈魂深處」:關於近期市場的一點思考 科技 第3張

(特斯拉走勢)

資本的「靈魂深處」:關於近期市場的一點思考 科技 第4張

當然,風投界也不會甘於寂寞。8月15日,就在宣布完成2.5億C輪融資之後,被發現宣稱「打破美國壟斷」、「自主研發」的紅芯瀏覽器被爆瀏覽器安裝包裡有多個Chrome文件。紅芯瀏覽器所屬公司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其過去幾輪的投資方包括科大訊飛、IDG資本、達晨創投等,而安徽訊飛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紅芯的天使輪投資方。「紅芯「這個名字起得非常有心,它幾乎就是毫不掩飾地在覬覦著慷慨的國資,頗有點」投名狀「的味道,而且當然是在價值投資的名義之下。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我在以前的關於臉書的文中如《「烏合之眾」終將覺悟:臉書和推特大跌的啟示》、《少年Facebook之煩惱》、《Facebook的「face」與內涵笑話的「內涵」》、關於貿易戰的文中如《貿易戰下中國應該怎麼對待一船狂飆而來的大豆》、《七傷拳法》,以及《克己、節制以及商業的進化和覺悟》等,其實都是在講價值觀和「資本的靈魂「。今天,想就這一段時間的市場動蕩,再給一個價值觀和」靈魂深處「視角的解讀,貽笑大方,已為所料。

一、投機分子的「價值投資」

在英文中,投機(speculation)是一個中性詞匯,翻譯成中文就變味成了貶義;與「倒把「放在一起後,就更加十惡不赦了。所以,在中文裡,投機分子這個詞大多是貶損的,所以很多人就會對投機和投資進行區分,特別是提到價值投資後,投機者就會更加地被鄙視,簡直就是一群不學無術、好逸惡勞的賭徒。好像是巴菲特和索羅斯是兩個典型代表,前者肩扛著價值投資的大旗,後者則背負著投機者的」罵名「。

資本的「靈魂深處」:關於近期市場的一點思考 科技 第5張

8月15日,騰訊大股東Naspers大跌10%,創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此前騰訊財報顯示二季度淨利潤意外同比下滑,似乎與騰訊的走勢形成「棘輪效應「,不知道會絞殺多少」價值投資者「。

資本的「靈魂深處」:關於近期市場的一點思考 科技 第6張

顯然,騰訊的這次行情與中國監管機構已經凍結了網路遊戲版號和備案的審批有關。監管機構針對的是一些遊戲中的暴力和賭博問題,因此在線遊戲、手遊和單機遊戲都受到了影響,此舉引發了整個行業的震蕩,從網路巨頭騰訊控股到小開發商都在等待審批。

我們尊重每個投資者的思考和信念;但是,如果是利用年輕人玩遊戲來賺錢的話,那麼這種投資到底是投機還是投資,就可以討論一下了。

「紅芯「在世俗意義上已經非常成功了——完成了2.5億的C輪融資。這個說法確實讓我自己都覺得質疑。為什麼完成融資算成一種成功?完成融資難道不是一個項目的起步麼?問題還在於,」紅芯「這個名字,以及資本們對於紅芯的」價值投資「,怎麼看都有很大的投機心態在背後作祟。還是那句話,我們不想這樣想別人,因為這樣想的話顯得我們也比較」壞水「。

資本們有時候確實就像幽默故事裡的那個虛偽的老板,在選助理的時候會對HR強調學歷、口才、應變能力以及辦公軟體的熟練程度,但在實際選擇的時候還是選擇了最漂亮的那個。

二、估值邏輯「庸俗化」的批判

在騰訊財報出籠之前,在《「烏合之眾」終將覺悟:臉書和推特大跌的啟示》那篇文中,我已經指出了「智商稅「商業模式可能會遭遇拐點——那時候,大機構們仍然在高聲唱多。有時候,我甚至懷疑大機構們的研報也是」沒有靈魂「的。他們會一邊嚇唬人式地講機器人時代勞力力會被無情替代,一邊講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帶來的人口危機。他們可能如同塔勒布在其新書《skin in the game》中所講的,不在遊戲之中的人,不足采信。如果他們在遊戲中,那麼情況就更加嚴重,那麼高的投入,卻得到這麼一個市場研判水平。當然,我們不能隨便懷疑別人的智商——而如果智商沒有問題的話,那就是一邊唱多一邊出貨了,這又該當何罪?

我們作為小散,有時候很容易被高大上的機構研報影響,看到後如獲至寶,並以此來指導自己的投資策略。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了某某大機構關於00後的消費習慣和需求什麼的一個分析報告,從題目上看就沒有好感。撰寫者毫無敬畏地把我們的後代類型化和定格化,並用自己的商業模式來進一步誘導和強化這種認知。這讓人感到絕望,因為我們的後代一定要超過我們才對,怎麼會按照我們的預想和設計去生活和工作。

也許正是這種沒有敬畏的思考模式,才會有了好像價值投資的「投機「行為。比如,在風投領域流行著一種認知,叫做」黃賭毒「,也就是只要和這些東西沾邊的項目才會被高估值。於是我們就會看到,即便是高大上如高瓴資本這樣的公司,也會投資嗶哩嗶哩這樣的前段時間被下架的項目。

在公司價值觀選擇上,Google可能是一個范本。

「不作惡「(Do not be evil)是Google公司的一項非正式的公司口號,Google公司的口號全稱是「完美的搜索引擎,不作惡」(The perfect search engine, do not be evil)。

這個「永不作惡」的企業宗旨形成於1999年。當一些商業人士加盟技術驅動的Google之後,Google創始人之一阿米特·帕特爾(Amit Patel)和其它一些早期員工都持抵制的態度。他們擔心,未來可能迫於客戶的要求更改搜索結果排名、或者開發一些他們不願意開發的產品。

資本的「靈魂深處」:關於近期市場的一點思考 科技 第7張

Google總部

阿米特·帕特爾在Google銷售人員與客戶會面的會議室裡表達了自己的擔心,阿米特·帕特爾在一個白板的右下角非常清楚地寫下了「永不作惡」。一段時間之後,當Google人力資源團隊討論企業宗旨時,共列出了10條企業價值,Gmail另一創始人保羅·布琪(Paul Bucheit)建議只保留「永不作惡」一條,因為它涵蓋了其它內容。

而現實中,我們看到的VC們、PE們、二級們,很多都是有著老套而庸俗的「估值「觀,他們會羅列公式,堆砌術語,讓人覺得高不可攀,但實際上可能只是」羊群效應「意義上的從眾者。

三、尋找市場中的「有趣靈魂」

在投資中,如果你做到了超過了市場平均收益水平,或者說你跑贏了市場,那麼就可以說你做對了α策略。當下的市場,可謂慘淡之極,沉悶乏味之極。我們都知道,在以前的市道中,不管是對了還是錯了,大家都會對宏觀政策或者某個行業乃至技術概念津津樂道,因而會產生某個板塊或者概念意義上的行情。但是現在,你會發現你幾乎沒有興趣和信心去分析和推薦一個所謂令人激動的公司,市場似乎對各種政策和消息表現出冷淡和無感。

我曾經在《尋找市場中的「武亦舒「》那個文中,講了新的市場熱點如何形成的問題。」窮「與」絕「之中,一定有新的市場動能在孕育,這是市場的內生動力,這種動力的發現取決於對社會型態變化的認知和理解。如果總是以舊有的甚至是教科書式的觀念來看待當下,那麼市場可能就會自拔不能而」愈恐慌,愈墮落「。

所以,我對那些動輒以歷史來解讀當下社會的名家著作並不推崇,雖然起先讀起來比較耳目一新。因為,那都是把當下發生的事件在歷史的邏輯下合理和正當化了。這會讓我們感到絕望——我們仍然在歷史的故紙堆裡原地打轉。所以,要多看世界,少看野史。

講這些不是跑題,而是思維模式的問題。比如,如果我們真的把00後研究報告執行下去了,那麼這個市場可能真的無解了。孩子當然想玩遊戲,當然想不勞而獲,當然想有錢有房子。但這種認知,其實是對後代的低估,也是對後代的透支,當然可以說是一種褻瀆。

那麼,如何能夠在市場中找到「有趣的靈魂「?當然不容易。因為」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當前,70、80後已經開始走上舞台,這個年齡群體與其父母輩非常不同,教育沒有被耽誤,大都有比較不錯的教育水平,受過早期互聯網浪潮的洗禮,又有比較強的國際視野,在認知和理解上更接近外面的世界。這一代人形成的中堅力量,應該就是我們所要尋找的具備」有趣靈魂「的群體。而這個群體所能提供的市場動能,將是未來市場走勢的決定性因素。我想把這個認識叫做市場的人口動力學。

四、警世通言:利用人性之惡的商業模式可能會遭遇天花板

很多商業朋友在心理上都是以「價值無涉「而自居,也就是說只尊重所謂的商業邏輯,不去過問價值觀意義上的東西。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做低級遊戲等不入流行業的創業者們,也可以滿是互聯網架式地穿著T恤大談創業情懷。

前不久,有報導稱前騰訊員工由於創業不順而尋短見。惋惜之餘,我們會看到他的幾次創業項目就是在遊戲行業中打轉,今天來看,是誤入歧途。雖然這麼說有點殘酷,但是他的努力還是徒勞的,因為方向錯了。

為什麼商業不能是「價值無涉「的?因為商業提供的服務都是對應著人性的需求,而人性恰恰有善惡之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項目,都是針對人性中之惡,比如懶惰、貪婪、上癮等,而忽視了人性中良善的部分,比如勤奮、上進、克己等。利用人性之惡的商業模式將遭遇天花板,而鼓勵人性良善的商業模式將一點點崛起。所以,當下的市場窘境,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無意地對人性進行了片面甚至是錯誤的預設,因而可能是必須經歷的、糾錯意義上的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