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超期服役後的董明珠,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造晶片。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1張

中興事件,讓很多國人意識到,晶片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但是,在本可以跳跳廣場舞的花甲之年,明珠·董·小姐,毅然開造!

10 億資本,註冊晶片公司

8 月,格力系公司多了個「孩子」——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註冊資本 10 個億,公司經營範圍為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等,明珠姐姐正是法人,其他高管也都是格力老兵。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2張

幾個月前,董小姐就曾在央視,撂下「哪怕花 500 億元,格力也要把晶片研究成功」的豪言壯語。劃重點,這裡用的是「研究成功」可見其決心之大。

要知道,國內外的晶片研究,很多投資都是白花花打了水漂,就落個看水花兒了。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3張

而另一方面,格力在連續 19 次分紅後,唯獨今年不分紅,也正因為造晶片是花錢大頭。盡管股價因此受連累,但董明珠說,「今天的不分紅,為了明天更多的分紅」。

格力為何造晶片?

董明珠在放出造芯豪言後,一度被很多人,解讀為蹭熱度。

甚至不明就裡的吃瓜群眾會覺得,晶片不應該是華為中興的事兒麼,跟你一個賣空調的有啥關係?

事實上,格力空調的晶片採購額,一年就接近 50 億元,這些晶片大部分依靠進口。這些晶片,包括外機晶片、內機晶片、壓縮機晶片等。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4張

而格力電器,已經開始做 IGBT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的封裝,對於空調內機的主晶片,也能進行設計。

不能設計的部分,就採取委外加工的形式。目前,格力的晶片,主要以設計為主,滿足自用為目的。

而這次中興事件,也讓董明珠意識到,不能再依靠別人了。她在自己的「董明珠自媒體」上說,「這次中美貿易戰後,格力電器提出,未來幾年我們要投重金搞晶片研發,不能讓別人卡脖子,不能受制於人。很多企業一走出國門就引發訴訟,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很多核心技術是偷的。」

其實,格力涉足晶片已有三年,早在 2016 年報中,格力就曾首次披露,要「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晶片」。

2017 年,更是成立了微電子部門,開始研發晶片。而微電子部門,隸屬於格力通信技術研究院,由董明珠直接主管。

到了今年 6 月,格力發布了最新產業規劃圖,分為空調、高端裝備、生活品類和通信設備公司四塊,而通訊設備公司,下設了物聯網、手機、晶片和大數據四個業務。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5張

格力產業規劃圖

到了 8 月,就成立了如今的晶片公司。

1. 格力主做工控晶片

有業內人士指出,格力的晶片計劃,涉及的重要部分,還包括 ADC(模數轉換器)、ADC 控制晶片應用於 5G、短距離互聯通訊、新能源的電源控制、電動車的馬達控制、機器人最關鍵的伺服控制、變頻器控制等多個領域,是工業領域的關鍵技術。

2. 董明珠所指晶片,和中興華為的有區別

因此,董明珠所說的晶片,主要指工控晶片,與中興、華為等通信行業所需晶片,是有區別的,是屬於空調核心技術掌握的動作之一。

為何朱江洪倪光南李東升都不看好?

然而,董小姐高調宣布進軍晶片,不僅沒收到鼓勵,還被澆了不少冷水。就連將董事長位子,交給自己的朱江洪,都公開表達,「做晶片,最起碼對我而言,我是沒有太大的信心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曾對媒體表示,格力做晶片設計,毫無問題但要覆蓋包括製造在內的整個產業鏈,不太現實。

格力對手之一 TCL 董事長,還貶了一下董小姐的 500 億,「 500 億元不夠。家電企業跳到陌生領域風險高,國內外晶片差距大,落後海外 20-30 年。」

漢德工業促進資本主席蔡洪平,更是直批董明珠不懂科學,「做白色家電的女企業家說我要花 500 億做晶片,後來說是董明珠,她真的不懂科學」。

再個就是,之前董小姐跨行做手機,央視領獎台上和雷軍立下 10 億賭約,也曾紮下「三年不用換」「要賣 1 億部」的 flag,然而卻失敗到手機賣不動、讓格力員工半價買自家手機的地步(第二年返還 50% 購機款)。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6張

後來即便效仿陶華碧,搞個人行銷,讓自己照片,成為格力手機開機屏,也沒能挽回格力手機的頹勢。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7張

格力手機開屏上的董明珠照片

所以人們很怕,董小姐的造晶片,會不會落一個類似「狼來了」的名聲。但是,即便手機失敗了,格力空調的龍頭地位,照樣屹立不倒。

據權威機構 2018 年 7 月的統計發布,格力電器以 21.9% 的市場占有率,名列全球家用空調榜首,且市占率高於第二名 7%。

所以,造手機也好、造晶片也好,可以理解為挖坑試錯,手機沒成,不代表晶片成不了。

然而,造晶片,的確前路艱難。

造晶片究竟有多難?中國為何落後?

有記者從華為的一位研發人員處得知,晶片從研發到生產,大約需要 5 步,「在高端晶片領域,全世界能將所有的步驟走完的,也就那麼幾家公司。而國內的公司,例如華為,其實也只能完成其中 2-3 個環節。」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8張

中國為啥在這方面落後?一是因為,輸在了起跑線,高科技這種行業,每個國家,從一開始就不一樣。二是研發成本高,動不動就投錢上百億,十年能研發出來,就已經是燒高香,且晶片更是投入高回本慢。

這也是為何董小姐願出 500 億,李東升還挑刺說嫌少的原因。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國內晶片人才,實在太少了。

而且,造晶片,就像樂高蓋房子一樣。要蓋出好房子,就需要設計圖紙,而製作設計圖紙的過程,就是晶片設計。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9張

晶片設計流程

目前國產晶片行業現狀

現實處境雖難,但大陸一直為晶片在努力。

下面是 2018 年 4 月的一組新聞:

4 月 1 日,廈門芯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分辨自封閉原位晶片,成功打破國外同類晶片的壟斷,做到了大陸原位晶片的自給。

4 月 20 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表示,經過多年創新攻關,國產晶片細分領域做到較大突破,對關鍵領域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4 月 24 日,大陸 PC 晶片、移動晶片和 NAND 閃存三大陣營的量產時間,可能皆落在 2019 年上半年,揭示著 2019 年將成為中國存儲器生產元年。

4 月 26 日,在揚州儀征經濟開發區,有一家叫稻源微電子的半導體企業,六年磨一劍,自主研發出 NovaTM 超高頻晶片,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4 月 26 日,馬雲表示,阿里巴巴布局晶片行業,並非最近才開始,過去 4 年,阿里已經收購了 5 家半導體公司。就在本月,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 CPUIPCore 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

4 月 27 日,據深圳特區報報導,深圳企業雲天勵飛正在研發的一款面向嵌入式端的邊緣人工智能晶片 IPU 取得階段性成果,計劃今年年中流片,2019 年上半年正式商用。

而在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評出的 2018 年中國電子信息百強公司中,半導體企業就占據 9 席。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10張

可見,中國的晶片產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差。而對於董小姐造晶片,就和羅永浩要重搞系統一樣,成與不成,誰又說得準呢?

64 歲董明珠:不想做晶片的手機不是好空調 科技 第11張

征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