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化PC部署,成為拓展醫療資訊化運用邊界的重要手段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多模化PC部署,成為拓展醫療資訊化運用邊界的重要手段 科技 第1張

沒有新技術、新設備的支持,我們的醫院、醫療機構、醫療相關企業就永遠無法擺脫低效率運作的窘境。高效、穩定、多模化PC設備的部署是拓展醫療行業「並行任務」能力的重要手段。

  作為世界範圍內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在過去數十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充分體會到了人口紅利帶來的甜頭。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曾經的人口紅利逐漸變為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負擔。再加上經濟、城市、社會資源發展不平衡,諸多剛需領域壓力增大——醫療行業正是其中最為代表性的領域。

大陸病患人口基數龐大,多重原因導致了看病難、看病效率低、看病體驗不好的問題,為了優化效率問題,醫療IT產業應運而生。然而,在經過數十年發展後,大陸醫療行業IT設備普遍存在老化現象,限於「PC夠用、能用、湊合用就好」的「原始思維」,醫療IT反而因硬件問題掣肘了醫療行業運作效率。

沒有新技術、新設備的支持,我們的醫院、醫療機構、醫療相關企業就永遠無法擺脫低效率運作的窘境。高效、穩定、多模化PC設備的部署是拓展醫療行業「並行任務」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提高醫療行業效率,需要促進醫療行業PC設備換新,通過快速響應、運行穩定、不同形態的設備的分類部署,深入推進智慧醫療、精準醫療、遠程醫療等新技術的發展,多管齊下共同解決醫療行業效率及患者體驗的問題。

軟、硬升級並行

打造高效、穩定新醫療IT

每位患者都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好不容易在醫院排了很久的隊,終於快輪到自己掛號了,但卻突然被窗口工作人員告知因PC死機無法連接系統而導致暫時無法繼續掛號——這其實就是醫院PC設備老化而導致的問題。試想,一個窗口停止運作半小時、一小時,蝴蝶效應發酵之下,一天的效率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根據IDC《2016亞太健康調查》顯示,40%的大型醫院正計劃部署優化資源和資產的物聯網平台,以改善患者體驗,而搭建物聯網平台,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前端計算力的提升。雖然老舊設備依然能夠繼續使用,但由於效率低下、穩定性不高,無法統一協同管理,物聯網平台在其之上的效率表現必然也差強人意。因此,解決醫療行業效率低下問題,首先要先解決醫療行業PC設備老化的問題。基礎設施跟上了,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除了底層硬件升級外,系統升級同樣重要。硬件差,效率低;而系統差,安全性和穩定性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為了符合大陸國情,神州網信歷時兩年為政企用戶打造了「Windows10神州網信政府版」專用系統。該系統是由神州網信在Windows 10基礎上定制開發的符合大陸信息化戰略和滿足中國政企用戶安全需求的操作系統,其產品涵蓋了政府和企業需要的技術先進、安全可控和可管理性的功能。對促進大陸醫療行業信息化轉型而言,無疑是合適的選擇。

  安全、穩定的系統需要有高性能、低能耗的硬件做底層支持。英特爾推出的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在性能方面全面升級核心數和底層架構,用戶也可以選擇性價比相對較高的酷睿i7 8700K平台或多核心性能更強的酷睿i9平台。與第七代酷睿或是更早一些的老平台,如第六代、第五代酷睿相比,無疑在計算性能和計算效率方面帶來顯著提升。同時,更先進的架構也使得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擁有低能耗特性,對於需要大批量PC部署的現代醫療行業而言,帶來的節能收益頗為可觀。

  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與Windows10神州網信政府版的通力協作,必然可以助推大陸醫療行業做到信息化的高速轉型,同時改變醫療行業效率低的現狀。

升級設備形態

契合場景多樣化需求

  醫療行業PC設備老舊,最直接的因果關係是性能不足、穩定性差而帶來的效率問題。不過,僅僅升級PC配置和系統就能徹底解決問題嗎?可能並沒有這麼簡單。轉變傳統的以台式機為主的單一機種PC採購部署策略,也是現代各行各業需要去從根本上重視的問題。

  PC設備分類化部署,不僅僅能夠最大程度地契合企業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而且可以利用PC設備的創新設計更加契合現代企業辦公環境的應用部署需求。因此,現代企業IT設備升級,不僅僅需要重視性能的升級,同時還需要去關注設備形態的升級。

  時下,2合1電腦、一體電腦、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Mini PC等等不同形態的產品其實都能夠被運用到整個醫療體系的不同環節當中。比如醫生坐診時最適用的是台式機、一體機、或者NUC這樣的產品,因為不需要移動使用,也不需要進行高性能計算,所以綜合成本與易用性考量,桌面級PC最適合這樣的場景;再比如平板電腦、2合1電腦就非常適合醫生查房問診時使用,高靈活性、易操控使其更適合移動場景下的信息記錄和處理。

  大陸目前醫療領域面臨的問題是:患者抱怨醫院掛號排隊時間長,殊不知很多人是帶著小病來三甲醫院就診,其實這些小病完全可以直接去小型醫院或社區醫院處理,而出於對大醫院的信任,患者寧可排很久的隊也要選擇大醫院就診。這就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院門可羅雀」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大陸推行了分級診療政策,英特爾與浙江納里健康攜手打造的新一代納里健康雲平台,就是助力分級診療推進的解決方案。

現代化的IT設備升級不僅僅是性能升級,更重要的是要契合不同使用場景下的設備形態升級。2017年,杭州凱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引入了基於英特爾NUC設備的納里健康雲平台就是形態升級提升效率的典型案例。

  作為社區醫院,杭州凱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擇了體積小巧、性能強大、低能耗、擴展性出色的英特爾NUC解決方案來接入納里健康雲平台。一方面,社區醫院的醫生們可以更加方便地從雲平台獲取醫療信息,拉近與大醫院醫生的診療水平;另一方面,納里健康雲平台提供了諸多便捷服務,患者可以通過App預約掛號,也可以通過平台進行遠程會診,即便在小醫院也能享受到專家服務。

  從這一案例可知,對於小型醫院、醫療機構來說,能耗高、占地面積大的傳統台式機其實並非是首選或唯一選擇,更節能、更小巧,且性能足夠有保障的NUC,亦或是一些新形態設備,如2合1電腦、輕薄型筆記本電腦,同樣也可以勝任時下的醫療行業應用需求。

提升前端算力

應對AI、VR醫療時代

之所以倡導醫療行業PC設備全面升級,除了有助於提升行業本身效率、降低整體運維成本、降低能耗之外,最為重要的一點還是要應對AI、VR/AR大潮下,適配多元化設備所亟需的前端算力需求。

  近年來隨著智慧醫療、精準醫療、遠程醫療等項目的推進,人工智能、VR/AR等新興技術逐漸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醫療行業當中。作為與人工智能、VR/AR等領域密切相關的英特爾,近年來也在推進這些新興技術的落地中做出了極大努力。

  自2015年開始,英特爾與亮亮視野合作,推出了適用於手術直播、遠程會診、視頻記錄、臉部識別的醫療行業專用AR眼鏡。以往,在醫療手術間投入懸臂型的手術轉播設施成本支出需要100多萬人民幣,而亮亮視野AR眼鏡只需要幾萬元人民幣,且可以在多個手術室共用。此外,亮亮視野AR眼鏡基於英特爾高性能處理器平台打造的工作站,可以數倍提升數據、視頻、圖片等素材高性能處理效率,是真正的「低(成本)門檻」、高效率設備。正是因為這種低(成本)門檻才促進了應用的高頻化——醫生只要戴上智能眼鏡,就可以開始記錄或直播手術,不用受限於手術室本身的基建情況,觀看者登陸雲平台隨時隨地可以觀看。智能眼鏡與專業的醫生結合,做到了內容生產的持續性,基層醫生將成為這一內容平台日後最大的受益者。

  目前這款設備已經在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同仁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得到了應用,並在遼寧、山東兩省進行了省級部署。

多模化PC部署,成為拓展醫療資訊化運用邊界的重要手段 科技 第2張

醫微訊為五彩鹿專門定制的VR訓練設備

2018年5月,英特爾攜手醫微訊、上海交通大學、五彩鹿上海校區,將VR方案推進到兒童孤獨症康復中的臨床訓練輔助當中,利用VR特性訓練孤獨症兒童的識別、社交能力,同時也針對性地提出了防沉迷預案,為VR在孤獨症兒童康復領域的應用積累了大量臨床數據。之所以將VR應用到孤獨症兒童康復之中,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大陸專門的孤獨症兒童康復機構和專業人才存在大量缺口,完全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因此如果再依賴傳統的人力康復訓練手段是很難使每個孩子都得到及時幫助的。而引入VR訓練手段,則能夠緩解人手不足的問題,同時能夠幫助康復機構更方便的采集臨床信息。

在這一方案中,無論是前端VR設備的算力支持,還是采集到數據之後進行大量的計算分析,都是老舊PC設備所無法勝任的。由此可見,著力推進醫療行業計算力升級、設備升級,無論是對於行業本身,還是對於行業未來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編後語:基石

2018/8/22

  作為人口大國,醫療行業抗壓能力強弱至關重要。但整體來看,這個行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僅需要靠結構轉型、意識轉型來做到,同時也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切實推進智慧醫療、醫療信息化升級以及醫療辦公場景升級。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緩解大陸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行業效率不高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當中,PC設備升級扮演著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角色。其中,PC硬件、操作系統環境以及PC形態的升級,則是促進醫療行業信息化轉型、醫療辦公場景升級、以及適配智慧醫療、精準醫療高算力需求的根本所在。英特爾八代酷睿、Windows 10、NUC、2合1電腦等,將成為構築這場變革的基石。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詳情

多模化PC部署,成為拓展醫療資訊化運用邊界的重要手段 科技 第3張

-END-

推薦閱讀

醫學影像行業的深入變革,需要從更深層次的數字化開始

詹松華:醫學影像與AI之間依舊隔著一道「玻璃門」

梁長虹:具有醫學人文和社會學意義的人工智能才是終極

轉型中的博弈:醫學影像人工智能落地基層為何這麼難?

更細化的建設意見來了!國家衛健委發布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重點工作通知

解放軍總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郭偉談人工智能:應用制式和程序化手段規範臨床行為

北醫三院CIO計虹:如何建設有信息化特色的服務體系?

醫學裝備智能化帶來數據管理新命題,多維度醫院信息安全建設至關重要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解讀衛健委 新髮30條措施促「互聯網+醫療健康」落地

進度條過半,2018上半年我們關注了這20項重點政策!

工蜂專欄 | 出題人、考官、答題人是如何解讀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的?

借智專家團、以評促建……河南省人民醫院信息化建設這樣進入第一梯隊

這份高級別電子病歷分級評價醫院名單正在HIT圈里刷屏!

重磅!公安部發布《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提出動態變更網路安全保護等級

「搶凳子」遊戲已經開始:正在擴張的HIT版圖!

上海醫保系統癱瘓四個多小時,我們更關心該如何應對HIT高互聯模式下的系統性風險?

數據大、散點狀、存管難,華山醫院破解醫學影像數據難題的思路

北大一院醫學影像科主任王霄英:醫學影像AI產品在臨床應用中有哪些容易被忽略但卻非常重要的細節?

ABC技術合力,醫學影像行業踏光前行

IBM Waston大裁員,醫學人工智能要破滅了嗎?

主編短評:深度服務業務是醫療信息化下一階段的要務

©以上文章來源

Intel供稿,e醫療編輯發布  

多模化PC部署,成為拓展醫療資訊化運用邊界的重要手段 科技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