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大混戰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知識付費大混戰

今日頭條也要做知識付費了。

半年前,今日頭條旗下的「好好學習」低調出世,以至於連媒體都要多方求證才能證明這是頭條旗下的產品。只是在今日頭條的創作者大會上,張一鳴曾提出要從「智能分發」時代走向「智能社交」時代。

這背後潛藏著張一鳴對知識付費的野心。

知識付費大混戰

當然,在知識付費這個賽道上,今日頭條的入場時間實在稱不上早。不過在新一批獨角獸互聯網企業中,頭條從產品到經營能力都是公認的強悍,很難說「好好學習」能不能復制抖音的成功。

言歸正傳,越來越多人開始傾向於為互聯網產品付費,從而得到更好的服務,這一切建立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之上——人們的知識獲取方式已然發生了改變。

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49億元,在人才,時長,定價等因素綜合作用下,預計在2020年將達到235億。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高速發展中的市場。作為互聯網流量大戶,很難想像今日頭條會看著這塊蛋糕毫不心動。

盡管與今日頭條調性完全不同的喜馬拉雅、知乎或說得到才是率先做出嘗試的玩家,但今日頭條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7億的用戶規模、上百萬內容創作者、優秀的推薦分發機制,都為其在資源的獲取上提供了先決條件。

而若從產品的角度進行分析,好好學習這款APP有著什麼樣的優點,又能否從知識付費賽道上脫穎而出?

首先是涉及領域的廣泛性,在內容的分類上,好好學習延續今日頭條一貫以來的算法精確,強調了「精細化」的布局。其中不乏包括了推薦、讀書、職場、文化、生活等幾個欄目,首頁的推薦內容板塊還有關於情商、口才、升職、親子等的內容精細劃分。

這意味著好好學習服務的領域不單只有職場領域,同時涉及到包括家庭、理財等方面的知識。廣泛的定位也許能為它贏得更多適用人群。

此外,在價格上,好好學習一個月的VIP價位為50元,新用戶登錄還有贈送滿30減30優惠卷,老用戶同時也能獲得邀請好友各得25元的獎勵。

量多價廉,看上去頗具吸引力。

但是,從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上看,好好學習顯然與喜馬拉雅等產品還有一定的距離。其「大咖好課」中的一些內容,例如「張德芬的女性成長必修課」與「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等,這些在其它平台早有分發,還根據此些課程沉淀出了不少的UGC內容。

對用戶而言,「好好學習」上的許多內容即不是獨家,也不是首發,大咖數量也稱不上多,沒有非「好好學習」不可的理由。

更何況,以今日頭條一貫的網路形象,吸引眼球才是今日頭條的拿手好戲,而在專業化和讓人信服等這些方面,今日頭條顯然還有欠缺。

這個產品的不紅並非偶然。

知識付費大混戰

總而言之,知識付費如今是「炮火連天」,在未來的競爭中,頭部應用仍將是主導者,但頭部數量有限,一個平台如何處理好頭部中的大咖資源,如何讓平台經營更為合理化,才是接下來的主流方向。

怎麼去做?

不斷了解用戶的身份認知、工作焦慮和階層隱憂,從內容上去開辟一個更深的領域,讓知識市場變得社區化、平台化。喜馬拉雅、得到等平台已經占有了知識付費領域35%的市場份額,好好學習想要成為「領頭羊」,唯有做好市場定位,再通過今日頭條自身的流量帶動。

也未必沒有逆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