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如何看出一個工程師的技術能力和水平?這個題目是比較複雜的,它包含的東西比較多,認真討論能寫幾萬字。如果是專業研究,能寫一本書了。
新手
高級新手
勝任者
精通者
專家
對不同技能等級的認定是這樣的:
意識是否先進,是否會反省思考
是否善於解決問題,富有創造性
是否有比較深的積累和廣闊的知識面
業界的開發思想也是在不斷變化,工具鏈一直在革新。聰明的人不用蠻力,而愛用工具提升效率,喜歡自動化操作解放人力。
要查看人用什麼開發工具鏈,用什麼開發環境,解釋下為什麼?好的開發者會及時注意新出現的工具,挖掘它能解決什麼問題,並嘗試吸收,解決自己的需求。
如果沒有這個思想意識,工作效率就會打折扣了。因為你會落後行業發展水平。
人善於自我反省,則會催動自我糾正,這正是精通者的特徵。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重頭戲,也是企業招聘人的主因。人要善於解決實際問題,而且,要學會聰明的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要看思路,看手段,看是否有創造性,這是真正考驗人能力的地方。
好的開發者,會考慮很多可能選項,預估各種優劣,給出一個較優的方案。遇到難題,會用各種方法嘗試。
經驗豐富的人,常常會使用技術的組合手段來處理難題,而不是一個語言一個工具到處用。
所以,要查看下過往的項目經歷遇到的問題、困難,是如何解決的,思路如何。一些公司據說不招聘不會用Google的工程師。
Google打不開?嘿嘿,這就是你要克服的困難啊。這你都解決不了,還做什麼研發。Google是人類最全、最新知識的總索引,充分利用事半功倍。
考察知識的深度、廣度,對重要領域的概念是否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從各類工作經驗中得到的認知。問問他看過什麼書,研究過什麼東西。說白了,就是知道的東西是否多。
一些公司很喜歡用 CheckList 模式來考核,列一堆領域的知識點、概念,問人懂不懂,知道就是水平好,不懂就是水平差。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人的工作過程是獨立的,一些事情如果沒有工作機會去接觸並解決,那麼一些冷僻的問題就永遠都碰不上。當然也就不知道。但你能說沒做過就一定做不好麼?
另外,人的技能樹,其實也是「犬牙交錯、參差不齊」的。什麼意思?技術領域非常的廣闊,你真的沒辦法每個領域都很精通,實際上是這個做的多,懂的多,那個用的少,知道的少。
這個時候,應看具體知識領域,是哪一類。它是否需要複雜的、難度較高的背景。
門檻高的技術,需要的配套技能多得多,比如 AI、機器學習。而一般產品應用領域則不然,了解核心概念、設計意圖,看著手冊、最佳實踐,也就能上手了。
這個暫時不會,實際無關緊要的,工作一段學的認真點就會了。但是門檻高的領域,就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了。這是本質的差別。
我曾看見某公司放出的職員技能樹,包羅萬象,幾乎一切 IT 領域的知識技能都在里面了,還聲稱要求「全部精通」。
我不知道它如何定義的「精通」,如果按德雷福斯模型的定義,能做到的那是神,不是人類。
這個純屬吹牛皮,我壓根就不信。如果真有這樣的人,出來讓我膜拜下。因為每個稍大點的領域,都足夠讓你鑽研一輩子,因為它們也在迅速發展呀。
業內流傳「全棧工程師」的說法,鼓吹自己是全棧的人經常是前端工程師。而研究後端工作領域的技術高手經常鄙視這類人:真以為會點 Node.js 就能解決一堆後端的事務了麼?
我也懂一些前端,也能號稱「全棧」,但在不同領域的專業性是什麼水準,自己明白的很。
前端要解決的事情也有很多複雜性。全棧實際是反專業化的,是人力資源稀缺時候的低成本選擇。
更高一層,則是考察人本身了。人的視野夠廣闊麼?其他領域的知識有了解嗎?一些問題的解答並不在問題域本身,而是在外面的領域。
所謂「功夫在詩外」,公司講求團隊協作,總要面臨不同的分工合作問題。比如產品、經營的人提需求,可以換位思考嗎?合作意識強麼?誰也不想招個刺頭進來吧?
把團隊的氣氛和人際關係搞的一團糟,大家做事都不痛快、不順心,又如何安心做好工作?最終只能讓團隊工作效率下降,甚至瓦解。
要說專家,實際上有研究者認為是需要刻意練習 + 充分實踐才能功成。並不是每個人經過足夠的工作年限,都自動成為專家。
有的人工作 10 年,可能後面 9 年都在重復第一年的工作任務,毫無改進。而職業上的訓練機會,又跟大環境乃至運氣息息相關,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緣的。
但是把個人的職業技能做到勝任乃至精通,則是完全可行的,這只需要認真和勤奮,是工作態度問題。
編輯:陶家龍、孫淑娟
出處:https://acejoy.com/2018/03/14/419/
精彩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