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魏瓔珞的貴人說中國歷代後妃的等級制度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看一部講東漢的電視劇,劇中皇帝因各方面壓力,只能將自己心愛的小仙女封為了貴人(原本想封后),於是彈幕開始齊刷刷地為女主叫屈謾罵:

怎麼才是貴人?

好歹給個皇貴妃啊!

為什麼給這麼低!連嬪都沒當上。

真虛偽,當上皇帝就是渣男!

……

看得我四顧茫然,他們罵的自然不是女主沒得到與付出對等的皇后之位,而是,皇帝只給了個他們所知的低下級別,這簡直是無上恥辱啊。

null

要知道,甄嬛和魏瓔珞作為遠近聞名的兩屆宮鬥冠軍,一個起步是常在,後來還沒陪睡就迅速升為貴人,一個起步就是貴人,因此,在觀眾心中,貴人,只是初入後宮最基礎的敲門磚,如果在這個職位上待太久,是一種無能、恥辱的體現。

可是,看劇的小姐姐們,中國歷朝歷代的後宮等級制度並非都像《甄嬛傳》和《延禧攻略》所在的清朝一樣,要知道,貴人在清朝屬於低下位份,可它曾經無比騰達耀眼過,是可以與 「皇貴妃」類比的存在。

「貴人」這個位份最早為東漢光武帝所創,地位僅次於皇后。

null

在光武帝之前的歷史中,西周的後妃體系就已經近乎完善,《周禮》記載: 「王之妃百二十人:後一人、夫人三人、嬪九人、世婦二十七人、女禦八十一人。」頭銜、名額都規定清晰,如現代有秩序的大公司,每一個職位該有多少人,每個人的職責是什麼都有明細,大家緊密團結在天子身邊,各司其職,分工明確。

到秦朝時,與西周相比有了些許更改,《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列傳》記載: 「漢興,因秦之稱號,帝母稱皇太后,祖母稱太皇太后,適稱皇后,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秦朝皇帝的媽已經被稱為皇太后,奶奶為太皇太后,雖然秦始皇沒有立後,但皇后之稱也已在這時期確定。除了皇后,其他所有小妾統稱為夫人。

接下來的西漢王朝,一部分沿襲了秦朝的體系,自己又自創了很多花式頭銜。比如,皇后之下第一位是昭儀,地位如同前朝丞相,爵位類比諸侯王;接著是婕妤,地位如同禦史大夫之類的上卿,爵位類比列侯。婕妤和昭儀一個是漢武帝為小仙女鉤弋夫人所創,一個是漢元帝為寵愛的傅昭儀所創。武帝時婕妤地位僅次於皇后,元帝時為了體現自己獨特的寵愛,勢必要讓愛人與眾不同,區別於之前的任何頭銜,於是昭儀橫空凌駕於婕妤之上了。

婕妤之下是經娥,地位如同太常、光祿勛等九卿官員,爵位類比關內侯,每年俸祿糧食中二千石;經娥之下是傛華,地位如同大上造,每年俸祿為真二千石,所謂真·某某,也就是說達不到這個數,但差不多了。這兩個頭銜在後來歷朝歷代中都被無情拋棄,消失在浩渺歷史中。

null

接下去有美人、八子、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家人子、中家人子等繁多名號,真難為了西漢的禮儀官,在百廢待興的時候想出這麼多寓意美好的名頭。

本來,到此時後宮這個集團裡的大部分職位和名額都已安排妥了,但西漢斷流,東漢續上後,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特別鐘愛原配妻子陰麗華,又崇尚節儉,於是一腳踢開了之前的歷史可循點,將龐大的後宮系統進行了刪繁就簡——創造了一個貴人,保留了皇后和美人。於是整個東漢早中期,後妃等級就只剩皇后——貴人——美人三個位份。

null

當然,雖然頭銜少,但不代表名額就少,人數多起來後,後來的東漢皇帝為了區別,又在美人之後增設了 「宮人」 「采女」二職。宮人一詞,聽起來就是敷衍,光名頭普通也就算了,東漢給的俸祿也少得可憐,除了皇后和貴人有俸祿和金印,其他美人、宮人、采女 「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就像來充數的,只是每年打賞點吃的而已。所以說,想穿越的小姐姐們,千萬小心別去了摳門寒酸的東漢,不然想耍個威風都困難。

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貴人時隱時現,有時穩居皇后之下,有時被拋諸一邊。

晉朝時,後宮體系學習《周禮》的一後、三夫人、九嬪等制度,將名號一一填補進去,皇后之下的三夫人分別是:貴嬪、夫人、貴人;九嬪為: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

null

如果只沉迷於清宮劇,看到這裡是不是大跌眼鏡,貴人怎麼還爬到淑妃之上去了呢?所以,要是某天拍晉朝相關電視劇,請不要開口暴露了自己的短板,趕緊學起來吧!

晉朝之後歷史進入南北朝,南朝又分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朝分為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北齊五個時代。南朝劉宋時期的三夫人之位首先剔除了貴人,變為貴嬪、貴妃、貴姬,九嬪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而曾經輝煌一度的婕妤也淪為嬪之下,變成了低端級別。

南齊承接劉宋,卻沒有繼承劉宋後宮,而把晉朝視為正統,皇后之下的三夫人依然是貴嬪、夫人、貴人,九嬪也幾乎沒改。再之後的南梁和南陳又完全仿照南朝劉宋,貴人被拋棄。

相比南朝,北朝這些胡風較濃的朝代就熱鬧了,北魏的皇后依然不變,在三夫人之上又橫加了左右昭儀,三夫人之下又把好好的九嬪拆為三嬪、六嬪,以示上三嬪和下六嬪還有級別區分。

null

對此,北齊把以往所有人的朝代都鄙視了一遍,以極端折騰人的方式,又完全自創了一套體例不變、頭銜大改的後妃班子。僅列出來讓大家一開眼界,漲漲姿勢。

和北魏相同的是,皇后之下第一位依然是左右昭儀,接下去的三夫人為:弘德、正德、崇德,上三嬪為:光猷、昭訓、隆徽,下六嬪為: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

按《周禮》,嬪之後為二十七世婦,於是北齊將頭銜全部想好,能不能湊齊那麼多名額再說——二十七世婦為: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范、敬訓、芳猷、婉華、明范、艷儀、暉則、敬信。

接下去的可想而知是八十一女禦了,其實,以女禦的級別,完全沒人在意她到底封的是什麼頭銜,可北齊主管人不管,我們就是要表現我有文化我怕誰,愣是趕著司禮部的官員埋頭查閱古籍,想出讚揚女性的一堆徽號: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范、令儀、內范、穆閨、婉德、明婉、艷婉、妙范、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閒、修靜、弘慎、艷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艷、貞穆、修范、肅容、茂儀、英淑、弘艷、正信、凝婉、英范、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閒、昭容、麗儀、閒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艷華、徽娥、肅儀、妙。

對此,水滸108將都發出了108個讚。

想像一下後妃加上姓以後的稱呼,張敬信、王正信、李肅閨、蕭麗則、吳內范、韋光正、趙光猷,聽起來是不是蠻逗樂的?

再之後的隋唐宋金元明等朝代,後妃的頭銜和體系一直在遵循古例的範圍內頻繁變更(唐宋明等時代的後宮網上太多,不復贅述),而 「貴人」已經完全遊走於主流之外,被那些擁有全天下最大交配權的皇帝們高高舉起,又狠狠拋下,再不見擠入後宮。一直到清朝入關,重新制定禮儀制度,曾經高高在上的貴人才又重新進入人們視野,但,已經變為末流了。

null

雖然貴人只是一個被人為創造出來的頭銜,但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它就如人的一生,攀過高峰,經過風浪,也跌過谷底,歷經了輝煌和落幕,終於垂垂老去,世界依然熙來攘往,只是屬於它的時代過去了。它心平氣和地接受垂暮,點一盞蠟燭,靜靜地過好風燭殘年。

大梁如姬/文

原創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