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是一邊喊著自律,一邊沉迷手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點擊收看生活啟示短片《我的生活好像被算法控制了》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本來想上網查一下某道菜的做法,被搜尋鏈接里別的相關信息吸引了注意力。

然後一路沿著算法留下的痕跡瀏覽搜尋,等你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個下午已經過去。

每天不斷被各種APP抓取注意力,不知不覺,時間就被偷走了。

視頻里的主人公就正面臨著這樣的煩惱,他一邊走在路上一邊反思這種現象,但是又不斷被手機里的消息提示打斷。

甚至手一滑點開一個搞笑視頻,就忍不住想要給朋友們分享,然後開始苦苦等待點讚和評論。

不可否認社交網路上各種內容和算法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樂趣和便捷,但是同時,有人也淪為了手機的奴仆。

誰不是一邊喊著自律,一邊沉迷手機-雪花新聞

1

人類從鐵器時代發展到工業時代,再到信息時代,最後進入了干擾時代。

雖然沒有人想要刻意打擾你,但總有人在你想休息或者看書的時候給你發消息。

互聯互通能帶來生產力的提高,但是超過某個限度之後互聯互通就會對我們的創造活動產生干擾。

因為思想和注意力能持續的時間越來越短,我們或多或少都患有「注意力缺失症」。

誰不是一邊喊著自律,一邊沉迷手機-雪花新聞

2

據國外一項研究顯示,62%的人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周末休息時甚至一上午的時間都懶在床上和手機作伴,稀里糊塗就丟掉了一個上午時光。

每天乘公交地鐵上班的時候,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低頭族,朋友圈、小視頻、綜藝電視劇,無數的小螢幕上閃爍著七彩的眼色。

前幾天看了一部非常溫暖治愈的美劇《我們的一天》,劇中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

會寫詩的男青年在公車上和貌美的女士四目相對,兩人都露出溫柔的笑容,然後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便拉開了帷幕。

那是發生在手機尚未普及,社交軟件尚未開發時代的故事了。

現如今坐地鐵,坐火車時能和坐在身邊人相識的機會越來越少,因為身旁的人不是在玩手機就是在聽音樂。

我們可以在各種社交工具上聊得火熱,卻在現實中面對面沉默不語;我們能夠在各種App上瀏覽到忘我,卻讓書架角落的新書慢慢落塵;

算法和技術,可以把遠在天邊的人和事變得如同近在咫尺,同樣也能夠讓身邊的人和事遠在天涯。

人與人之間的眼神交流,臉部表情的解讀,肢體語言的表達,都是線上交流無法代替的存在。

控制你生活的真的是手機,是社交網路麼?其實,控制你生活的是你的選擇。

我們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海量的信息里漫遊,以為自己跟時代緊緊接軌,實際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瀏覽無用的信息。

重復、廣告、毫不相關的新聞,這些信息占用了你大量的時間。

少量的關鍵信息也不過是匆匆一瞥,只有輸入沒有思考的結果是,一頓飯的功夫你就把剛剛看的東西忘了個一乾二淨。

那些能夠隨時隨地立刻放下手機投入工作和生活的人,通常都明白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價值的。

在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越來越多人可以輕易地把自己的文字、聲音、視頻不經篩選,不經編輯地上傳網路。

這些聲音讓我們仿佛身處一個巨大的廣場,所有人的聲音一同湧入我們的耳朵,導致你誰的聲音都聽不清,除了噪音。

在一檔綜藝節目里,歌手李榮浩想找歌手李健加個微信,結果李健拿出來了一部2002年買的諾基亞手機。

李健不用智慧型手機,沒有微信,他聽CD、讀紙質書,有一個三層的巨大書架。

不管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有出世修行者,他們往往是少數。

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遠離智慧型手機,我們能做的是暫時放下。

當你放下手機,你會發現,你並沒有錯過什麼重要的人或者事,反而讓這些不重要的人和事都一同消失了。

誰不是一邊喊著自律,一邊沉迷手機-雪花新聞

3

信息時代為我們提供了無數便捷的生活工具,足不出戶就能夠訂餐、購物,能夠跟現實生活中無法相遇的人聊上一個下午。

我們無法否認,也無需放棄信息時代的種種便利,只需要有意識地平衡線上和線下生活,不至於被算法吞噬掉整個人生。

手機的螢幕為我們提供了鏈接世界的小窗口,但如何從這個小窗口走出去,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你看過的那些美景,總要自己去一趟才能真實感受山川河流帶來的震撼。

跟你談論過無數人生哲理的網友,為什麼不能變成共享晚餐的老友?

同樣一個時代里,有人利用碎片化閱讀進一步成長,有人時時刻刻進行著碎片化的時間浪費。

想要綁架你的,從來就不是你的手機,而是那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