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系列丨諫臣司馬相如的勸百諷一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大漢系列丨諫臣司馬相如的勸百諷一 歷史 第1張

大漢系列丨諫臣司馬相如的勸百諷一 歷史 第2張

△即興作賦

上期說到,東方朔妙語連珠、勸諫劉徹不要擴建上林苑的故事,其實,除了東方朔,還有一人也因為劉徹遊獵一事加入了諫阻的隊伍,這人便是司馬相如。

說起司馬相如,我們首先想到的必是華麗的漢賦和他與卓文君的愛情典故,在司馬相如身上,「浪漫」一詞是扯不掉的標籤,然而,這個卓越的辭賦家其實還有更多為人稱道的身份,比如,他也是武帝身邊頗有建樹的外交官和諫臣。

彼時,司馬相如本是景帝身邊的武騎常侍,然而,縱然司馬相如再有才,偏偏景帝是個對辭賦一點興趣都沒有的人,司馬相如便一直不曾得志。後來聽說梁王劉武喜結交才子遊士,司馬相如便投奔劉武而去,在劉武興建的梁園里,寫下了紅極一時的《子虛賦》,成為漢賦的典範之作。

梁王劉武去世後,司馬相如孑然一身回到家鄉,過著清貧的日子。也就是這個時候,他遇到了卓文君,親身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浪漫的愛情故事之一,不過今日我們不講風月,而是來說說作為一名諫臣,司馬相如是如何勸諫劉徹的。

大漢系列丨諫臣司馬相如的勸百諷一 歷史 第4張

劉徹倒是不同於他的父親,對於辭賦頗為喜好。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子虛賦》,讀完之後慨嘆:「竟不知是哪位古人所作?如果我能與他生在同一個時代就好了!」

此時,站在劉徹身邊的狗監(主管皇帝的獵犬)楊得意見劉徹竟對《子虛賦》有如此高的評價,心想:天下竟有這麼巧合的事,這作者司馬相如不正是我的同鄉麼!

楊得意便趁機討好地說:「皇上,這篇文章的作者尚在人世,還是奴才的同鄉。」

「喔?此話當真?」

「此人叫司馬相如,跟奴才剛好都是蜀中之人,他在我們那兒名聲不小呢。」

劉徹一聽,甚是驚喜,當下便召了司馬相如進宮。

然而,當劉徹見到司馬相如,並慷慨地表達了自己對《子虛賦》的欣賞之後,司馬相如竟說:「《子虛賦》不過是寫諸侯打獵的內容,算不了什麼,請允許我再作一篇天子遊獵的賦吧!」

劉徹自然是萬分期待,忙命人呈上筆墨。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你司馬相如是否當真如傳言中所說,一試便知。

由此,司馬相如的又一篇名作《上林賦》便誕生了。這篇《上林賦》,辭藻華麗,句式多變,層層遞進,氣勢磅礴,仿佛將天子在上林苑遊獵的奢華和聲威鋪陳在眼前,令劉徹震撼不已。除此之外,這《上林賦》與《子虛賦》雖不作於同一時,但其內容和構思都極其連貫,簡直就像是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如此,可見司馬相如的辭賦功底之深。難怪連魯迅先生都說:「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能與太史公並稱的人,絕非一般了。而司馬相如也因這《上林賦》再次入朝為官,且完全不似景帝時的樣子,在皇帝那里寂寂無聞。

大漢系列丨諫臣司馬相如的勸百諷一 歷史 第5張

然而,說好的勸諫呢?這《上林賦》渲染的是上林苑的壯麗及天子射獵的盛舉,如此一來劉徹豈不是更加堅定了擴建上林苑的決心,又何來勸諫一說呢?

這就要說到司馬相如「勸百諷一」的行文風格。辭賦中,在極度誇張的描寫和藝術感染力背後,暗含著的是鮮明的諷喻意圖,代表的是他對皇室驕奢作風的不茍同,進而勸諫天子「行仁義而天下大悅」。

這倒是有些像當年楚莊王要以「大夫」之禮來葬他心愛的馬,那個叫優孟的人非但沒有阻止,反而說:畢竟是大王心愛的馬,大夫之禮怎麼夠呢?理應以天子之禮下葬才對。楚莊王也是這才明白自己重馬而輕人的過失,便就此作罷。

二者的勸諫方式倒是很相似,這種「欲抑先揚」要達到的目的便是要當事人自己感受到自己行為的不妥之處,從而避免了直言相諫之後的抵觸情緒,也不失為是一種勸諫良策。

除了上林苑一事,因為劉徹過分喜好遊獵冒險,這讓諸多朝臣是倍感不安。司馬相如因此又寫了一篇小作文:

皇上喜歡射獵,為臣的不敢妄言,但是如果突然遇到特別兇猛的野獸,很少有人能安全躲開。而且,在平坦的路上尚且容易發生拉斷馬嚼子、滑出車鉤心之類的事故,更何況是在密層層的草叢樹林里呢?

這種危險的事情,皇上您千金之軀本就不應該接近。俗話說: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聰明的人應當在事故發生前就機智避開,這聽著雖然是小事,但是也能引申到大問題上。希望皇上能留意明察。

大漢系列丨諫臣司馬相如的勸百諷一 歷史 第6張

從這幾百字中,其實更能看出司馬相如和東方朔在勸諫風格上的不同之處:

東方朔的獨特在於,他義正言辭地指出了你的毛病,還能讓你沒有還嘴的餘地,犀利卻不失滑稽;而司馬相如則是表達得體、委婉含蓄,字里行間滿是擔心的語氣,是讓人不忍拒絕。

如同前面所講《上林賦》一樣,司馬相如的諫言著實委婉了些。若是不加思考,很多人往往會被外表華麗的文風攔截,停留在表面的溢美之詞上,難以體會其中深意。

可惜的是,雖然司馬相如的「勸百諷一」在當時成為了勸諫賦頌的典型,並逐漸成為了傳統,但隨著後世的延續和發展,大賦體制少有創新,甚至已漸漸不再是勸諫君王的良藥,更多的則是成為了粉飾太平的帷幔罷了。

楚莊王葬馬的典故:春秋系列丨瀕臨絕境的楚國

——♞——


責 編 @ 一 廿

編 輯 @ 朱亭折扇

手 繪 @ 隨 便

【聞古知新說明】

●原創文字,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大漢系列丨諫臣司馬相如的勸百諷一 歷史 第7張

歡迎個人轉PO、擴散。

公號轉載請後台留言聯繫我們。

關注請長按二維碼

本公號文章系列

上古 / 春秋 / 戰國 / 百家 / 成語 / 楚漢

公號導航欄可提取全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