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01
前一陣子,我的一個女性朋友跟我吐槽,說她去相親時,被相親對象問到職業。我這個馬子說自己在公司做HR,人力資源。
結果那位男士一臉鄙視的說:「人事啊?人事沒什麼意思,太虛了。你們很清閒吧,上班沒什麼正事。」
據朋友說,聽到這話時,她心里有一萬匹草泥馬呼嘯而過。明明說的是HR,人力資源,怎麼就變成「人事」了?哪里清閒,常常加班的好嗎?上班沒什麼正事,沒正事誰招你進的公司?誰給你算的薪水?誰給你做的培訓?
雖然心里很氣,但多年的HR經歷鍛煉了她強大的內心和良好的儀態。她微微一笑,反問對方,「不知道您是做什麼工作的?」
那位男士回答道,「哦,我在房地產公司做項目經理。」
「就是個房地產公司的項目經理而已啊,我還以為房地產公司老總呢。就這樣的還鄙視起HR來了。」馬子一臉嫌棄的對我說。
毫無懸念,這場相親無疾而終。
然而,這種赤裸裸的鄙視,真是紮心啊。
02
一般情況下,公司里的鄙視鏈是這樣的,業務/技術>市場>經營>職能。而職能里,基本上是財務>人力>行政(行政的小夥伴們可能已經哭暈)。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具體還得看公司所處行業。
不知道HR小夥伴們經歷過這樣的事嗎?和不熟悉的朋友或同事聊起所學專業,只要聽到HR是如下專業(金融、計算機、各種理工科專業,醫學、會計等等),都會有人滿臉惋惜的說:「啊,挺好的專業啊,怎麼做HR了。這要是做了某某崗位,收入肯定高啊」,或者會有人說:「我以為你是學中文/行政/人力資源管理的,你這專業好找工作啊,怎麼也做了HR。」這里又能看出專業鄙視鏈來了。
從大行業看,鄙視鏈是這樣的,體制內(政府、學校、事業單位)>銀行、壟斷行業央企>一般國企/大型知名民營>一般民營>個體工商戶。這只是基本排序,細究起來也有例外。比如近幾年自媒體盛行,按說自媒體應該歸在個體工商戶,但開個工作室,說起來挺拉風的。
雖然大多可能在吃土,但不用朝九晚五,臉上帶著「自由」的光,肯定不會排在鄙視鏈的底端。然而具體排哪兒,真不好說。畢竟大爺大媽們要是聽到沒人給交社保,這地位可就下去了。
03
鄙視鏈這個東西真是無所不在,就在HR內部,也是明晃晃的存在。按通常的情況給排排:
OD(組織發展)應該是在最前面,近兩年OD大火,其實差不多七八年前組織發展就開始嶄露頭角,畢竟「組織層面」的事,聽起來就高大上;
接下來是人才發展/培訓,現在不流行「培訓教育」,流行給員工「賦能」。但就單單說「培訓」,為人師表,那也必須排在前面;
再次是薪酬/績效,薪水啊,考核啊,是HR的利器,怎麼也能拍個老三吧;
然後是招聘,真正的苦活累活。招到是應該的,沒招到是公司的「罪人」,只能排在後半段了;
最後是員工關係,平時工作瑣碎、枯燥,近兩年還總被「人工智能」威脅,好像不趕緊想辦法轉崗就見不到未來的太陽。然而,企業真出了事,就立馬重要起來,其實是被當槍使。這職位排在最末,各位HR沒意見吧。
而近年來盛行的HRBP和企業文化崗,不好說。這兩職位,說得高,確實高——一個是支持、促進業務發展(都打入業務內部了);一個是文化,文化是什麼?價值觀啊,使命啊,精神啊,能不高嗎。然而實際中,說不高,也還真不高,比如多少HRBP,最後都淪為業務老大的小助理了……
04
但鄙視鏈不是穩定的。比如銀行職員、公務員、計程車司機,放眼幾十年來看,在鄙視鏈上的位置波動就很大。八十年代,汽車是奢侈品,司機更是牛氣沖天。當時開計程車一個月賺兩三千很輕鬆,而很多家庭一個月頂多也就七八百的收入。那時候,《中國青年報》曾做過一項調查,最受人們歡迎的職業前三名分別是計程車司機、個體戶和廚師,而最後三名則分別是科學家、醫生和教師。沒想到吧……
時至今日,在這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很拗口,卻是真理)」的VUCA時代(指充滿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以及模糊性ambiguity的時代),誰還能說自己就能一直傲視群雄呢?
那鄙視來鄙視去還有什麼意思?不過話說回來,有時候鄙視鏈還真不好說。一個中學老師和一個個體老板(土豪)沒準就互相鄙視。老師看不上土豪沒文化,土豪嫌老師賺錢太少。只能說,多看看別人的優點,diss來diss去的,不好。
這世上有兩種人值得敬佩。一是身居高位,但不自傲,能真正平等的對待所有職業,對每一份職業和每一個勞力者都表現出真心的尊重;二是在平凡崗位的平凡人,但不看輕自己的職業,認認真真做好工作,並在工作中展現出自己的專業性和敬業心。身為一名HR,雖然做不到第一種(當然,也是有可能做到的,不宜一棍子打死),但做到第二種,也值得尊敬。
那個頻繁跳槽的年輕人,後來怎樣了?
彭蕾:做HR,要接地氣!
魏瓔珞這樣的人在職場,是要被趕回老家喂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