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小小白 佳能70-200mm F4 II評測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長焦攝影中,若想同時兼顧不俗的成像素質與小巧的鏡頭體積,70-200mm F4可以說是最合適的選擇了。佳能在今年為我們帶來了新款便攜長焦鏡頭–EF 70-200mm f/4L IS IIUSM,最近這款鏡頭來到了我們的評測室,趕快來了解一下。

在具體測試開始之前,筆者先簡單介紹下佳能70-200 F4家族近幾代的成員。上一代70-200 F4包括不防抖與防抖兩個版本,分別是EF 70-200mm f/4L USM(小小白)、EF 70-200mm f/4L IS USM(愛死小小白)。此次 新髮布的便攜長焦鏡頭為防抖版,也就是我們評測的主角:EF 70-200mm f/4L IS II USM(愛死小小白兔)。

時隔12年,佳能推出了新一代防抖版70-200mm F4

值得一提的是,上代EF 70-200mm f/4L IS USM在性能、便攜、實用性上已經有了很好的平衡,再加上相對親民的售價,銷量及口碑都很不錯。面對這樣一位「功成名就」的前輩,新鏡頭的升級力度如何,直接影響到用戶換代的可能性,筆者在此也列出了佳能兩代防抖版70-200 F4鏡頭的主要規格,以便各位讀者進行對比–

佳能兩代防抖版70-200 F4鏡頭主要規格對比(標紅處為性能升級點)

除了參數升級之外,新鏡頭還採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

就紙面參數來看,不得不說佳能此次的升級頗有誠意,五級防抖、新增IS 3防抖模式、鍍膜優化、全新光圈設計、更好的近攝能力、更現代的造型風格等等,相比上一代而言,新鏡頭從外觀設計到鏡身參數都有不少提升。那麼全新的「愛死小小白兔」能夠帶來怎樣的素質表現呢?接下來我們將針對這支鏡頭進行詳細測試。

註:為方便各位讀者閱讀,筆者在後文中將EF 70-200mm f/4L IS II USM簡稱為70-200mm F4 IS II。

首先來看這支鏡頭的外觀。70-200mm F4 IS II在造型及設計風格上都有了很大革新,採用了佳能新款L級長焦鏡頭的純白色塗裝(老款為黃白色),整體看起來更加美觀。手感方面,新鏡頭採用錐形變焦環設計,在對焦環、變焦環材質上也有了升級,握持手感更舒適。

新鏡頭(左)採用了新的塗層,同時長度有所增加

新鏡頭(左)的鏡身材質也更加細膩

佳能小小白系列主打輕便遠攝,因此新鏡頭是否便攜也是很多讀者關注的焦點。相比老款,新鏡頭要稍微長一些(增加4毫米),重量方面增加20克左右,參數變化其實並不大,實際對比來看新鏡頭確實也沒有明顯的體積增長。搭配佳能EOS 5DMarkIV全幅機身,可以看到整體鏡筒還是很纖長的。

搭配5D4機身側面展示,可以看到新70-200依舊很纖長

新鏡頭(左)的濾鏡尺寸增加為72mm,同時鍍膜色彩更加鮮艷

來看鏡頭前端。雖然體積重量變化不大,但新鏡頭的濾鏡尺寸從之前的67mm增加為72mm,這也意味著如果老款70-200用戶準備換代升級,那麼就需要重新購買濾鏡了。新鏡頭在鍍膜方面也帶來了優化,可以看到其有著更為鮮艷的鍍膜色彩。

依舊是經典的四撥桿設計,能夠快速調節防抖、對焦狀態

支持五級防抖、新加入IS 3模式是新鏡頭的亮點所在

操控界面上,新鏡頭依舊配備了「對焦範圍、對焦模式、防抖開關、防抖模式」四個撥桿,不過在防抖這塊有著相當大的提升,支持五級防抖補償(之前是四級),新加入IS 3防抖模式(針對不規則運動物體)。全新升級的防抖系統穩定性究竟如何,我們也會在後文為大家帶來測試。

新鏡頭(左)的最近對焦距離為1米,老款(右)為1.2米

不止有鏡身開關,對於佳能L級長焦鏡頭而言對焦窗可以說是標配。從對焦窗標尺上可以看到新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1米,而老款是1.2米;另外新鏡頭的最大放大倍率為0.27倍,老款是0.21倍,從參數來看新鏡頭無疑有著更好的近攝及特寫能力。

70-200mm F4 IS II採用內變焦、內對焦設計,同時採用了防污氟鍍膜

金屬卡口、密封橡膠圈是佳能L級鏡頭的標配,提供了更好的密封性

防護性方面,作為一款L級紅圈鏡頭,佳能70-200mm F4 IS II配備了防水滴防塵的鏡身,同時採用內變焦、內對焦設計,前後組鏡片均是固定不動的,能夠有效避免出現進灰問題,而防污氟鍍膜、卡口處的橡膠圈等一系列配置也增強了整體密封性。

鏡頭遮光罩展示

裝上遮光罩,搭配全幅機身,看起來還是很威猛的

鏡頭前端口徑增大,遮光罩自然也要更新,70-200mm F4 IS II搭配的是佳能ET-78B遮光罩,內部採用防眩光的螺紋結構設計,整體做工同樣很精細。總的來說,新鏡頭在外觀與配置上都有很大升級,接下來我們看看它的性能表現。

鏡頭的性能表現,自然還是得從銳度說起,筆者通過拍攝分辨率標板的方式,對佳能70-200mm F4 IS II鏡頭進行畫質跑分測試。為了能展示鏡頭的極限解析力,我們使用佳能EOS 5DS R全幅機身作為測試平台(約5060萬有效像素),一起看看這支鏡頭的成像實力如何。

測試平台:EOS 5DS R

測試數據:逐檔光圈,ISO 100

拍攝格式:RAW + JPG

對焦方式:AF + MF

佳能70-200mm F4 IS II鏡頭銳度測試結果(70mm端)

70mm端中心銳度100%放大展示(光圈F11)

70mm端邊緣銳度100%放大展示(光圈F11)

首先來看70mm端的分辨率測試結果。從實際讀數來看,這支鏡頭在70mm端有著很不錯的銳度表現,從F4的最大光圈到F16的小光圈下均能得到4000LW/PH的標板讀數,從F22開始畫質出現下降(對於長焦用戶而言F16及以上的光圈其實都很少用到);得益於5DSR的高像素,邊緣方面則是毫無懸念的跑滿,從F4到F32均能達到2000線。

佳能70-200mm F4 IS II鏡頭銳度測試結果(200mm端)

200mm端中心銳度100%放大展示(光圈F11)

之後來看200mm端的測試結果,作為一支長焦鏡頭,200mm遠攝端的銳度顯然更值得關注。從實際讀數來看,長焦端這支鏡頭同樣有著出色的畫質,依舊是從F4最大光圈到F16小光圈下都能跑滿標板讀數,同時邊緣畫質也一直穩定在2000線水準。在銳度客觀測試中,這支鏡頭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F4與F16均完全可用,穩定的畫質表現帶來了更好的實用性。

實拍解析力體驗

另外針對這支鏡頭的實拍銳度,筆者通過上面這張圖來為大家進行展示。上圖由佳能70-200mm F4 IS II鏡頭搭配EOS 6D Mark II機身拍攝,相比5DSR而言,6D2的像素要「正常」一些(約2620萬有效像素),配合新70-200mm F4鏡頭在實拍中依舊能獲得豐富的臉部及眼部細節。總的來說,佳能70-200mm F4 IS II鏡頭在銳度方面有著很出色的表現,配合佳能EOS 5DS R或是EOS 5DMarkIV這類像素更高的機身,更能發揮出這支鏡頭的解析力優勢。

長焦鏡頭的核心優勢就是能拍的更遠,因此經常被用於拍攝體育比賽、動物等難以接近的題材。不過,長時間手持拍攝對鏡頭的防抖能力提出了考驗,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款鏡頭的防抖表現如何。此次測試的70-200mm F4 IS II支持五級防抖補償,筆者針對其防抖能力進行了逐檔快門實拍–

防抖實拍場景展示(截取紅框內區域進行放大)

逐檔快門下防抖開關效果對比(200mm焦段)

從實際測試結果來看,佳能70-200mm F4 IS II鏡頭的防抖表現可以說相當出色,開啟防抖後,200mm焦段下即便是用1/6s的快門速度也能得到細節清晰的圖片。作為對照,關閉防抖後手持拍攝(同樣是200mm),在1/50s的快門速度下已經開始出現些微抖動糊片的問題,隨著快門速度降低,照片基本沒什麼細節可言了。面對一些暗光拍攝場景,防抖的存在允許我們採用較低的快門速度,同時無需將感光度提的過高,這對於畫質的提升很有幫助。

利用低速快門可以做到搖攝效果

主體部分依舊有著清晰的細節表現

防抖的意義不僅在於靜態手持拍攝,面對運動題材時,防抖也能大大提升拍攝成功率。我們使用佳能70-200mm F4 IS II鏡頭拍攝了賽車比賽,得益於其五級防抖的能力,筆者能夠在200mm端採用1/50s甚至更低的快門速度,拍出類似搖攝的效果,同時主體部分依舊有著不俗的清晰度。

連拍GIF圖展示

相信各位也注意到了,新鏡頭加入了IS 3防抖模式,該模式主要針對不規則運動物體,適合記錄體育運動場景。筆者針對賽車過彎的瞬間進行連拍,從動圖以及截選放大的效果來看,IS 3模式下這款鏡頭配合佳能機身帶來了不錯的捕捉力,連拍放大也有著很細膩的畫質表現。

從連拍圖片中截選放大,照片細節很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佳能的IS 3模式以前僅運用在專業級遠攝鏡頭上(100-400變焦、300/400/500/600定焦等等),在70-200mm這樣的「平民」焦段上還是首次出現,高階專業規格的「下放」,對用戶而言無疑是有利的。另外就實拍體驗而言,新鏡頭所採用的環形USM馬達驅動在對焦中的反應也很迅速,沒有出現拖泥帶水的問題。

除了防抖性能全面提升之外,佳能新70-200 F4在近攝能力上也帶來了大幅升級,新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從老款的1.2米拉近到1米,最大放大倍率則從0.21倍增加到0.27倍。至於這些參數升級對實拍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筆者用新老兩代鏡頭進行了對比。

新老兩代鏡頭近攝能力對比(均為最近對焦距離下拍攝)

從實際拍攝效果來看,新鏡頭在近攝方面提升非常明顯,1米的最近對焦讓其在拍攝靜物時能夠靠的更近,配合更高的放大倍率,能夠帶來更加突出的主體特寫效果。對於喜歡用長焦拍攝小物件的玩家而言,新鏡頭可以說非常實用。

長焦鏡頭的優勢不只在於能拍的更遠,同時長焦能夠帶來淺景深,因此更容易拍出虛化效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支鏡頭的虛化表現如何:

70mm端逐級光圈虛化示意圖(F4 – F32)

70mm端虛化能力展示(光圈F4)

70mm的中焦段下,可以看到這支鏡頭已經能帶來不錯的虛化能力,有效地突出了主體;而200mm的長焦端時,這支鏡頭顯然能帶來更出色的虛化及特寫能力;在焦外成像方面,佳能新70-200 F4鏡頭的表現也較為柔和,背景虛化不會顯得過於生硬。

200mm端逐級光圈虛化示意圖(F4 – F32)

200mm端虛化能力展示(光圈F4)

需要注意的是,200mm F4規格下邊緣處會出現些微口徑蝕的問題(光斑為橄欖形而非圓形)。對於長焦鏡頭而言口徑蝕現象難以避免,如果在拍攝中希望焦外光斑能盡量圓潤,可以將光圈收縮至F5.6或嘗試調整機位來加以解決。

新鏡頭配備了9片光圈葉片(老款為8片),同時採用圓形光圈設計,接下來筆者對這支鏡頭的焦外光斑效果也進行了測試。將鏡頭調至手動對焦模式,同時將焦點放到無限遠處,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到其虛化光斑效果–

70mm焦外光斑展示

200mm焦外光斑展示

從測試的效果來看,這支鏡頭在F4最大光圈下的焦外光斑還是非常圓潤的,光斑邊緣處的線條很輕微,基本沒有二線性問題出現,焦外效果整體較為柔和。總的來說,作為一支輕便長焦鏡頭,佳能70-200mm F4 IS II能夠帶來出色的虛化能力與自然的焦外表現,在拍攝人像、靜物類題材時能夠帶來不錯的效果。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支鏡頭的整體光學素質。首先說說暗角問題,長焦下的暗角往往難以避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支鏡頭在暗角控制方面有著怎樣的表現。

70mm逐級光圈暗角展示

70mm端暗角測試結果

從實際測試的數據來看,這支鏡頭的暗角抑制效果很出彩,200mm端F4的曝光差值也僅在1.4左右,收縮到F8之後就沒有明顯的暗角問題了。對於特寫拍攝而言,輕微的暗角更有利於突出主體,而在記錄風景時往往會使用F8甚至更小的光圈,暗角問題基本也就不存在了。

200mm逐級光圈暗角展示

200mm端暗角測試結果

接著要說畸變,我們知道廣角鏡頭容易產生桶形畸變,相應的長焦鏡頭則容易出現枕形畸變問題。實際測試中我們採用RAW文件進行拍攝,並且在後期關閉了鏡頭配置文件,一起看看這支鏡頭的畸變控制如何。

70mm畸變測試結果

200mm畸變測試結果

從畸變測試來看,新鏡頭在70mm端基本沒有出現畸變,做到了橫平豎直;而在200mm長焦端,新鏡頭出現了些微的枕形畸變,好在中心部分並沒有出現形變以及失真問題,整體的畸變抑制效果還是不錯的。需要說明的是,通過鏡頭的配置文件,我們在後期處理中可以輕鬆矯正消除暗角、畸變問題,因此對於實拍效果基本沒有什麼影響。

對於任何一支鏡頭來說,色散、眩光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在平時拍攝中難免都會碰到逆光的時候,這時鏡頭的色散、眩光抑制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先說色散,色散現象往往在大光圈下容易出現,筆者針對這支鏡頭在F4光圈下的色散表現進行了測試–

70mm色散抑制能力展示

200mm色散抑制能力展示

從測試圖來看,面對高對比、高反光的主體,這支鏡頭在F4最大光圈下的色散問題很輕微,無論70mm還是200mm端,線條基本都是正常的黑白色,僅有些微綠邊或紫邊的現象,面對逆光場景或是高反差的主體時可以放心拍攝。

再說眩光,強光射入鏡頭時會經過一系列擴散與反射,容易在畫面中產生眩光(具體表現為畫面中雜亂、不規則的光斑),尤其在小光圈下更為明顯。由於鏡頭固有的多層鏡片結構,眩光問題理論上難以根除,只能通過鍍膜來加以改善。佳能官方表示新的70-200 F4鏡頭在鍍膜方面帶來了深度優化,我們不妨看看新老兩代鏡頭面對強入射光時的表現:

新老兩代鏡頭眩光抑制能力對比(70mm)

新老兩代鏡頭眩光抑制能力對比(200mm)

我們將光圈調到F16,並且直接用鏡頭對準手機閃光燈來拍攝,用這樣一種簡單粗暴的辦法來測試鏡頭的抗眩光表現。不難發現新鏡頭在眩光抑制能力上的確有很大改善,無論是70mm還是200mm端,新鏡頭眩光表現都較為輕微,光斑數量較少且較為規律,可以調整機位加以避免,或是將其作為畫面的一部分,增添逆光下的氛圍感。

綜合整體光學素質的測試結果,佳能70-200mm F4 IS II鏡頭有著出色而全面的表現,面對畸變、暗角、眩光、色散這些常見問題都有著不錯的抑制能力,能夠勝任多種不同環境場景的拍攝需求。

經過一系列性能測試,想必各位已經了解這款鏡頭的素質表現了,那麼就來看看樣片效果吧。為了展示這款鏡頭的綜合實拍能力,我們通過運動、人像、靜景三個方面進行實拍體驗,一起來了解一下–

運動場景樣片展示

運動場景樣片展示

運動場景樣片展示

運動場景樣片展示

運動場景樣片展示

運動場景樣片展示

首先說說運動拍攝表現。關注長焦鏡頭的用戶,或多或少都有運動記錄的需求,筆者用這支鏡頭拍攝了汽車比賽,就實際體驗而言新鏡頭在畫質方面很出彩,同時如果機位允許,70-200mm焦段在運動記錄中同樣能發揮很大用處。另外新加入的IS 3模式在拍攝運動類題材時非常實用,手持移動追拍依舊有著很高的出片率。

人像場景樣片展示

人像場景樣片展示

人像場景樣片展示

人像場景樣片展示

人像場景樣片展示

人像場景樣片展示

接著是人像。這支鏡頭在人像拍攝中依舊有著不錯的銳度表現,配合長焦端出色的虛化表現,很適合拍攝人物特寫類的作品。另外,五級防抖補償在靜態人像拍攝中也能保證更高的抓拍成功率,優化的鍍膜設計在逆光下能夠最大化地減輕眩光問題,這一點值得肯定。

日常拍攝樣片展示

日常拍攝樣片展示

日常拍攝樣片展示

日常拍攝樣片展示

日常拍攝樣片展示

日常拍攝樣片展示

再來看看日常拍攝體驗,鑒於北京最近陰雨連綿,此次還是以靜物特寫為主。利用200mm長焦端能夠營造淺景深的效果,非常適合拍攝一些唯美風格的小景,虛實相間的畫面能夠帶來更好的層次感與代入感。另外在焦外效果與色彩方面,這支鏡頭有著朦朧柔和的焦外表現,色彩飽和且不失自然,個人感覺這支鏡頭的「味道」很是討喜。

觀眾們對於一部經典電影的續作,要求往往會比第一部更高:會不會延續前作的優點,會不會帶來新的驚喜?而面對佳能小小白家族的這位新成員,相信各位攝影玩家的態度也是一樣,新鏡頭便攜性能否和以往一樣出色?素質有哪些升級?就大家關注的這些重點問題,筆者在最後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新鏡頭在便攜性上延續了前代的優勢,同時握持感更加舒適

首先要說便攜性,這也是老一代防抖版小小白最受推崇的優勢,而新鏡頭在長度上增加了4毫米,濾鏡尺寸從67mm增加到72mm,重量上增重了20克。不過就實際上手感受而言,新鏡頭的便攜性相比以往幾乎沒有變化,整體造型依舊纖長苗條,搭配機身後的重心分配也很合理,不會感到頭重腳輕。另外新鏡頭的操作環採用了更細密的紋理材質,握持的舒適度相比上一代而言更加出色。

再來說性能。新鏡頭在性能上可以說有了全方位提升,五級防抖讓我們能夠使用更低的快門速度,這也意味著更低的ISO值,能夠進一步提升拍攝成功率,同時保證畫質不受噪點的困擾;新增的IS 3防抖模式則是佳能高階規格的又一次「下放」,拍攝不規則的運動題材會更加遊刃有餘。功能性更強的小小白,為用戶提供了更親民的運動拍攝選擇,如果對光圈、焦段沒有過於苛刻的需求,筆者認為7D2機身搭配70-200mm F4 IS II已經是一套足夠強大的抓拍利器了(等效焦段112-320mm,完全夠用)。

優化的鍍膜加上更好的近攝能力,賦予了新鏡頭更全面的功能性

除了更好的抓拍體驗之外,新鏡頭在成像素質上也帶來了升級,近攝能力與眩光抑制能力的提升尤為明顯。相比上一代產品而言,新鏡頭在逆光拍攝以及近攝小景中能夠有更好的發揮,整體的功能性要更加全面。當然,作為一支長焦,200mm時依舊難免會出現枕形畸變、焦外口徑蝕等問題,這也是現階段長焦類產品的通病,需要等日後的新技術來加以解決。

總的來說,佳能的這支EF 70-200mm f/4L IS IIUSM鏡頭無疑是優秀且全面的,整體評測過程中給筆者帶來了很大驚喜,並且說實話找不出什麼明顯缺陷。如果說你想入手一支輕便長焦,想必這支鏡頭會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另外如果你是佳能老款70-200的用戶,想獲得更好的拍攝體驗,那麼新鏡頭同樣值得換代入手。

產品優勢:

畫質出眾,F4-F16均有出色解析力

防抖給力,五級補償非常穩定,新增的IS 3模式很實用

暗角、畸變、眩光、色散抑制能力很全面

虛化能力強,焦外效果柔和,鏡頭色彩好看

延續上一代的便攜性優勢,且握持感更舒適,鏡頭做工、防護性出色

相對不足:

長焦下的畸變及焦外口徑蝕問題難以避免

新材質的對焦、變焦環手感更佳,但相對比較容易吸灰

作為經典產品的延續,新鏡頭究竟有哪些提升之處,相信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新升級的五級防抖,加上IS 3模式,讓新鏡頭在抓拍時能帶來更高的成功率無論是新用戶入坑還是老用戶換代,佳能新款「愛死小小白兔」都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