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尋夢親子:兒童心理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閱讀、看見
一個充滿愛與儀式感的家庭,一定會給孩子一個溫馨幸福的童年。
1
前兩天的一個傍晚,大女兒的小提琴夏令營結營匯報演出,校方邀請我們家長一同觀看。
我和先生商量後,推掉了那晚本來需要處理的一些事情,早早吃好晚餐,洗澡潔面後,換上乾淨整潔的衣服,幫小寶也換上漂亮的連衣裙,一家人高高興興地開車去學校觀看大女兒的演出。
舞台上,精彩的節目一個接一個,輪到大女兒表演時,她剛出場,就看見坐在第一排的我們,有點吃驚,但很快又鎮定了下來,面帶微笑地完成了整場演出,她自信滿滿,嫻熟的技巧配上優雅的紫色長裙,顯得格外端莊大方。
表演結束,她跑來和我們擁抱,開心地說:「謝謝爸爸媽媽今天來看我的表演,我很開心」。
我說:「祝賀寶貝!表演不錯,你要記住這有收獲的一天,每次特別的日子都要留下美好的回憶,希望你能多總結多進步」。
大女兒微笑著點點頭。
看得出來,她今天的狀態很好,相信在她未來練琴的路上,有爸爸媽媽和妹妹觀看的這次小小演出也會給她帶來極大的鼓勵。
是的,家長怎樣重視孩子,孩子就怎樣重視她自己。
哪怕一場小小的表演,都會讓小孩永遠記得。
這是一種儀式,也是一種力量。
儀式是人們面對自然、社會、他人與自身所採用的一種特殊行為方式,它內化了人們心靈上的許多需求,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在兒童豐富而複雜的生活和學習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儀式,這些重要時刻,如果全家人能一起參加,那將給孩子帶去無窮的信心和鼓勵。
在我們家,我和先生約定,在孩子的各種成長儀式,例如:滿月、百日、周歲紀念、長大後的生日、開學典禮、結業典禮等,能參加的都要盡量參加,都要給予重視。
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共同建立的家庭生活儀式感,可以幫助孩子完成自我認知、社會融入與族群認同。
一個充滿愛與儀式感的家庭,也一定會帶給孩子一個溫馨幸福的童年。
2
知乎上對「儀式感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有多重要」這個問題,有一條高讚回答:
在一所國際學校,除了孩子們可以在學校里享受到他們獨享的五個節日:冰淇淋日、聯合國日、毛茸茸玩偶日、睡衣日和間諜日以外,學校還會和家長溝通如何營造「家庭儀式感」。
例如:
可以和孩子約定一些秘密暗號,比如有意或無意地創造專屬家人之間的秘密肢體動作,或者秘密溝通方式,讓孩子感受到「秘密」的神秘和獨特;
可以準備一頂特殊的生日帽,無論家里誰過生日,都要帶上這頂生日帽,可以拉上孩子一起籌備生日會,然後一起吹蠟燭、吃蛋糕,再拍下全家福;
可以給家里準備特殊的相冊,里面有孩子和家庭特殊日期的照片,貴在有心的堅持,可以讓孩子悄無聲息的成長被慢慢記錄下來,最關鍵的,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參與準備這個相冊;
可以在每次孩子開學第一天和她合影,孩子的成長速度快得驚人,特別是她開始上學之後,剛剛還是一個走路歪歪扭扭的幼兒園小豆包,一轉眼就馬上就要離開家,一個人去上大學,不想忘記她的成長變化,就趕快給她拍照留存;
儀式感的形式可以有很多,我們成人要做的,就是積極地建立和維護,不要讓生活的瑣碎和麻木打破了內心的柔軟。
當各種節日來臨的時候,我們可能習慣了直接從淘寶下單買很多現成的節日的裝飾品,在家里布置一番,自認為省事又省錢。
但如果我們帶著孩子用不同顏色的卡紙和小花,做出一個個不同的造型的裝飾物,再把這些裝飾物懸掛在溫馨的家中,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美好?
這就是儀式感,換一種用心,其實很簡單。
儀式感的判定標準,往往是以內心是否富足為基準。
就好像結婚典禮一樣,即便是再富麗堂皇的婚宴,如果只流於形式和面子,那麼它的價值可能還抵不過一頓簡單的家常晚餐。
對於孩子,則更是這樣:
看到家庭的溫馨和良善,她們就會對美好生活抱有尊重和向往;將家庭的儀式感展現在她們面前,她們就會感受到家人的在意和深愛。
我們傳達給孩子怎樣的情感,孩子就會接收到怎樣的價值觀。
3
《小王子》里有這樣一個小小的片斷:
小王子第一次遇到狐貍時,狐貍告訴他,相識是需要一定的儀式的,這很重要,因為伴隨著這個儀式,很多原本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東西就會被賦予意義。
好比狐貍一看到小麥,就會想起小王子的發色那樣,有了儀式,生活也有了期待,比如小王子每天下午4點會來,那麼到了3點鐘的時候,狐貍就會滿心期待。
「儀式究竟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狐貍告訴他: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時間總是過得太快,時光也總被虛度,儀式的作用,就是讓我們在日常的煩瑣中體驗到真正的愉悅與特別。
如果在那麼多有意思的事中,我們連一些最基本的儀式感都丟失了,那將多麼令人惋惜!
王小波說: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生活中的儀式感,不是矯情,而是一種積極向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村上春樹說:
「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像幹巴巴的沙漠而已。」
儀式感,會讓你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里,找到詩意的生活,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找到不願將就的勇氣,是父母給孩子成長的最好禮物。
-END-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