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從好內容到爆款是一連串的事件,一個優秀的作品會把不去看電影的人拉到電影院。
✎文 | 王金成
學生一開學,國產電影暑期檔就要交卷。
很長一段時間裡,觀眾對國產電影非常冷淡,甚至啟用「國產電影保護月」也難改觀。
觀眾說,垃圾電影太多。
馮小剛說,那是因為垃圾觀眾太多。
大家有各自的立場,也有各自的道理,也未必分得出孰是孰非。不過,這個夏天有些不一樣,天氣熱,電影院更熱。
最近,阿里影業2018暑期檔分享會上,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我不是藥神》聯合制片人張苗,以及《西虹市首富》制片人一起分享了「爆款的誕生」。
1
大多數時候,票房是電影第一順位的考核標準。
這個夏天,國內票房第一次超越了173億元大關,有5部電影票房超過10億,其中《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和《侏羅紀世界2》分別為例前三。相比去年《戰狼2》一騎絕塵,有了很大的突破。
特別是《我不是藥神》,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用真實事件改編,體現對生命和人性的關懷。它的表現,超出了太多人的預期。
在公映前進行了一場超前點映,就提前鎖定了「年度十佳」。豆瓣正式打開評分後,《我不是藥神》的起步就是9分。16年來,華語片中只有2002年的《無間道》拿到過這樣的高分。在這部片子熱映中,「藥神」原型陸勇和病友群體,再一次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一個暑假,《我不是藥神》突破了30億元票房大關。與此同時,《西虹市首富》和《侏羅紀世界2》也分別有25億和近17億的票房,並且評分也都還不錯。觀眾用行動證明了一件事:只要國產電影質量好,就一定會有人看。
李捷透露,通過後台數據發現,《我不是藥神》的良好口碑,吸引了很多不進電影院的人,甚至很多過去兩年都沒有進過影院的人,都買票去看了。「一個優秀的電影作品能夠把不看電影的人拉進電影院。」
2
暑期國產電影的爆發,說明中國觀眾對電影的「審美」有了提高,對電影質量有了要求。另一方面,在強調優質內容回歸的「審美」要求下,越來越多的優秀影視制片公司和年輕導演有了更大的空間。
壞猴子影業是《我不是藥神》的制片方,兩年前,他們公布了一個「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專門簽了14位有才華的年輕新導演,包括路陽、曾贈、牛涵、溫士培等。擅長現實主義刻畫能力的導演文牧野,也是其中的一員幹將。
在改編「藥神」劇本時,文牧野一寫就是兩年。從第一稿到最後定稿,每一次改動就是推倒重來的過程。當最終劇本交到監制寧浩手裡,他給對方發了一條信息:「我會為參與這部電影而驕傲的。」
在「壞猴子」一個劇本如此打磨,文牧野不是特例。他們的 CEO王易冰有一次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對新導演的要求:「半年寫劇本,甚至一年兩年磨劇本都很正常。因為一個電影的工程周期最少18個月,從劇本到拍攝再到後期上映,18個月都算快的,正常得兩年左右。如果作為一個導演,連半年的耐心都沒有,如何能完成一部好作品?」
同樣,在演員的選擇上,也遵循了「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的原則。用寧浩的話說,「每一個選擇都是最合適的。」
當他們最終推出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王硯輝、王佳佳這樣的陣容,觀眾自然能體會到好演員的質感,特別是與前幾年動輒用明星陣容堆砌出大片對比。
「暑期檔取得的成績背後不是平台的成功,而是內容的成功,是內容本體上在暑期檔獲得的巨大的成功。」李捷說。
3
與往年不一樣,今年暑期檔表現最好的三部國產電影,全部出自行業新秀。華誼兄弟、萬達、光線等傳統「大佬」的作品,號召力出現下滑,有些甚至缺席了今年的暑期檔。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種趨勢來自於優質內容的回歸,誰有好作品,誰就能得到認可,電影行業即將開始迎來一波洗牌。
電影的競爭,如今多了背後資本的博弈。
暑期檔的幾部熱門電影,背後都有上市公司的身影。「藥神」是阿里影業和歡喜傳媒、北京文化、唐德影視聯合出品,「西虹市」背後有阿里影業和開心麻花,「侏羅紀」由完美世界參投……
另外,淘票票、貓眼等互聯網平台的出現,用預售+票補的策略漸漸改變傳統的電影發行模式。
同時,互聯網平台還將有助於類型片和文藝片。比如去年《22天》和《岡仁波齊》,屬於在影院排片上不占優勢的片子,但由於互聯網平台和口碑效應,慢慢影響院線的排片傾向性。李捷表示,接下來會有3部非常小體量的類型片和文藝片,來驗證互聯網對它們的效果。
電影能夠在市場上取得不錯的成績,迷信內容+相信宣發,是阿里影業今年夏天爆款頻出的重要法寶。
今年4月,阿里影業啟用為電影片方和宣發公司服務設計的一站式電影宣發平台「燈塔」,平台下設爆米花指數,還有八爪魚指數,用於監測預告、海報、微博等市場輿論「風向」。
《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和《碟中諜6》都使用了「燈塔」,「藥神」是首個使用者,也是受益者。
傳統的大IP、大製作等行銷方式正在逐漸式微,而能引起共鳴、具有力量的的好內容好故事正在成為贏家,「我們相信口碑和內容是一切。」在李捷看來,優質的內容是「1」,找準「1」之後,再不斷地利用數據和技術放大後面的「0」,更容易誕生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