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禪死後,魏國以王侯的規格安葬他,卻不能讓劉備瞑目?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劉禪,小名叫做阿鬥,是劉備與甘夫人的兒子,因為在生劉禪前,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在夢中自己吞下了一顆北斗星。因此,劉禪的小名就叫做阿鬥了。當然這時候,正是劉備為了建立自己的帝國,到處征戰的時候,這就導致了劉禪的童年,基本都是在戰亂和顛沛流離之中度過,如果不是趙雲拼死保護,那條小命也差點報銷。

為何劉禪死後,魏國以王侯的規格安葬他,卻不能讓劉備瞑目? 歷史 第1張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以後,對已經是太子的劉禪也是居於厚望,不但讓他學習治理國家的知識,還讓他學習武藝。但,即使是這樣,也沒能改變劉禪平庸的本性,當劉備死後,他基本沒有什麼作為,一切的軍國大事都是諸葛亮為其代勞。當諸葛亮也去世之後,漸漸地就暴露出了他無能帝王的一面,他不但寵幸宦官,還把蜀國朝廷搞得一團糟。

為何劉禪死後,魏國以王侯的規格安葬他,卻不能讓劉備瞑目? 歷史 第2張

公元263年,魏國在司馬昭的指揮下,大舉伐蜀,作為一國之君的劉禪,貪生怕死嚇的沒有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隨後蜀國的大臣和劉禪都被司馬昭押解到了洛陽,還把劉禪重新封為了安樂公。某一天,司馬昭為了試探劉禪的心思,就設宴寬帶蜀國的這些君臣,宴會中專門讓演奏人員演奏蜀漢的樂曲和歌舞,那些蜀漢的舊臣,觸景生情個個因為思鄉心切而痛哭流淚,唯獨劉禪毫無反應,依舊津津有味的喝酒欣賞,於是司馬昭便問劉禪,「安樂公不想念蜀國嗎?」劉禪回答「在這裡很高興,不想念蜀國」。這就是比較有名的「樂不思蜀」典故的由來。司馬昭見劉禪已經沉迷於安逸享樂之中,已經毫無帝王的志向,所以,也就對他放鬆了警惕,不再對他進行嚴密看管了。

為何劉禪死後,魏國以王侯的規格安葬他,卻不能讓劉備瞑目? 歷史 第3張

就這樣,劉禪在魏國平安的生活了八年,到公元271年,劉禪因病死去。當時司馬炎還是很大度的按照王侯的規格對他進行了安葬,唯一不同的是,沒有陪葬任何的金銀財寶,只是陪葬了三件物品,分別是草鞋一雙,一個酒杯,還有一件女人穿過的長裙。這三件物品表達了司馬炎對劉禪的不屑,暗喻劉禪就是一個草根的後代,只是貪圖安逸享樂,真是一個胸無大志的婦人。假如劉備泉下有知,他肯定會死不瞑目的。

為何劉禪死後,魏國以王侯的規格安葬他,卻不能讓劉備瞑目? 歷史 第4張

為何劉禪死後,魏國以王侯的規格安葬他,卻不能讓劉備瞑目? 歷史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