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源:米筐投資(mikuangtouzi),作者:老船長, 轉載已獲得授權,不代表華爾街前沿觀點
1 地方的日子不再好過
每一次,當我們覺得經濟難以支撐的時刻,官方數據總會送來一絲安慰。
6.8%,這是上半年經濟增速,一貫的「穩中向好」。
盡管是好消息,但表面的平靜無法掩蓋暗流湧動。而有些城市的未來,因為一紙文件,被打上了問號。
7月1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重點是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及申報審核要求。
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
對列入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範圍的城市,應暫緩審批(核準)其新項目。
換句話說就是,GDP沒達到3000億、市區常住人口達不到300萬人的城市,就先別做建地鐵的夢了。
早在去年,包頭和呼和浩特的地鐵被叫停就拉響了警報。而這次文件的下發,又有14個城市「地鐵夢碎」:
南寧、呼和浩特、包頭、昆明、西安、蘭州、瀋陽、哈爾濱、貴陽,不符合政府債務率標準;
太原,不符合一般預算內收入標準;
烏魯木齊、蘭州,不符合地區生產總值標準;
包頭、蘭州、洛陽、呼和浩特、南通、福州,不符合市區常住人口標準。
「風向變了」,一位中部省份的發改委人士就感慨。在高質量發展經濟要求下,地方政府必須習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風向改變之前,早已有預警信號發出。
2017年11月16日,財政部發布92號文要求集中清理PPP已入庫項目。截至2018年4月1日,管理庫清庫項目合計609個,涉及投資額6114.39億元;儲備清單清庫項目總數1798個,涉及總投資額1.78萬億元。
這一切,都劍指越來越吃緊的地方財政,以及處在爆雷邊緣的地方債務風險。
2 讓雷提前爆掉
最近敢說真話的人,越來越多。
「我們政府信用是很差的,比企業可能更差」;
「國外機構可能,我們的地方債大概是40萬億,這應該是合理的,不高。但是地方政府就沒有一個想還債的,現在要讓他還債,他說我薪水都發不出來,財政困難得很,怎麼辦?不說還本,還息許多地方都還不起」。
這是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5月19日在某論壇上的演講。40萬億地方債的規模,半個中國的GDP,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而財政部公布的2017年地方債數字,僅僅16.47萬億元,相差了一倍不止。這其中的貓膩,就在於地方債務隱形化。
因為中央兜底幻覺一直存在,地方變得肆無忌憚。
僅靠發行債券難以支撐高額投資,於是各種地方融資平台、PPP項目都成為地方債務隱身之處,借金融之手,違規擔保、變相舉債也成了風險最集中的地方。
雪球越滾越大,危及生命之時,就必須破局。
2017年12月23日,財政部提出,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
先打了這劑預防針,然後就開始動手。
截至2017年末,銀監會稱全國共有政府融資平台9185家,2549家已經被調出平台管理名單,不再承擔政府融資功能。136家融資平台直接退出,為近4年最高。
2018年4月,在財政部層面主導的三批次總計697個國家級PPP示範項目中,84個項目直接被剔除示範項目名單。
2018年7月16日消息,一輪由多部門參與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排查已啟動,重點針對PPP等重大項目負債、資金流情況等。
2018年7月17日,財政部連發4份通報,公布了雲南、廣西、安徽、寧波等地政府存在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不少負有直接責任的官員遭撤職。
遼寧省通過簽訂協議將政府債務以及相關資產劃給遼寧省交投融資平台公司,從而做到了政府債務轉為企業債務,但依然由政府來償還。不過,這種做法財政部卻並不認可。
各個端口、各種手段的違規地方債,全面整治,為的就是提前把爆雷的風險排除掉。
但這個世界上最難叫醒的,是裝睡的人。
3 量力而行
從債務率來看,中國部分省份的負債率,確實已經高的嚇人。
債務風險最高的,都是中西部及東北省份。
比如貴州、遼寧、內蒙古、雲南、陜西的債務率都超過了警戒線;
貴州債務率達到了178%、負債率超過70%,均居第一位,近幾年其經濟增速都在全國前列,但需要看到背後是負債累累。
一個地方、一個企業、一個人,沒有負債很難將資產做成規模,適度的負債反而促進經濟發展。
但如何把握好這個度才最重要,量力而行,是最近高層著重強調的。
對地方政府來說,財力的支撐是底線。江蘇、廣東債務餘額都在前5,但兩者的財力是第一第二,家底厚能支撐巨額債務,經濟發展速度也就快人一步。
但中西部省份就不行了,較弱的財力無法承受高額負債,一旦中間某個鏈條(比如融資平台)斷裂,就會引發債務違約爆雷。
於是,今年4月中央財經委會議強調「地方政府和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盡快把杠桿降下來」。
正在進行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排查,排查深度已經到了區縣一級,而三四線城市的債務問題,正是最值得重視的。
據不完全統計,2016-2017年一般預算收入連續下滑的地市共有12個,比如江西鷹潭、撫州、江蘇淮安、鹽城、湖南郴州、吉林延邊等,全部是四五線城市。
財政下滑,債務累加,去杠桿背景下,他們該怎麼辦?
4 何以解憂,唯有賣地!
去杠桿,要麼做小分子——降低負債,要麼做大分母——增加財政收入。債務已經欠下,只能想方設法擴收。
何以解憂,唯有賣地。
作為城市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土地出讓金才是真正的命根子。於是,你看到了在全國限購一盤棋的背景下,土地出讓金還是創下了新高,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異軍突起。
包括佛山、南通、常州、嘉興等在內的20多個三四線城市,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讓金額均超過了100億元。
有數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賣地收入就與去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當(占比超過90%)的城市數量多達14個,多數分布在浙江、四川、安徽、山東等省份的三四線城市。
而這些城市的土地收入上半年基本翻番。除了地價上漲、去庫存因素外,在地方債防風險、地方融資管道收窄的背景下,多數地方政府存在賣地償還隱性債務的行為。
但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城市是靠賣地過活的,東牆總有補不上西牆的時候,於是地方債務的窟窿也越來越大。
而債務是不會憑空消失的,只會轉移。最終通過高房價,接盤的只能是普通老百姓,透著剛長出來的嫩韭菜模樣。
當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冤枉的。
在最近的財政央行大戰中,地方債成為二者爭吵的關鍵點。財政系統人士「青尺」飚了一句狠話:
金融機構在地方債亂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著「共謀」或「從犯」的角色,絕不是只會產生幻覺和弱勢的「傻白甜」。
這世上,能產生幻覺和充當傻白甜的,不是只有韭菜麼?
感謝關注,華爾街前沿(hejqia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