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1張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2張

年入百萬,靠什麼能做到呢?

說到底,無論有沒有一技之長,是否不斷學習,年入百萬對於大多數年輕人而言都是一個過於遙遠的傳說。在補襠哥新聞下發感慨、表決心、立flag的人,明天還是要繼續面對一成不變但又滾滾向前的生活。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3張

年入近百萬的工作,你會想到什麼?如果說是補褲襠,恐怕沒人相信。

根據媒體報導,有一位安徽宿州的九零後小夥子,初中畢業後自學技藝,專注替人補褲襠。不過,他補的可不是普通的褲襠,而是一些復古牛仔褲,有些甚至價格上萬。

小夥子手藝很好,又很勤奮,甚至還有明星找上門。一年下來,他能補2000多個褲襠,收入近百萬。

這則看上去很普通的新聞,卻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焦慮:「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掌握一項技能似乎就意味著穩抱著一個鐵飯碗,可是在這個概念滿天飛的年代,大部分年輕人對照補襠哥的事跡,低下頭審視自己,大都是兩手空空。

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報告,2017年全年共有1473萬人參加了職業技能鑒定,1199萬人取得了不同等級職業資格證書。有大學生甚至在大學四年期間,考下了幾十個證書。

活在當下,前有高不可攀的房價,後有緊追不舍的房租,上有等著退休的父母,下面可能還將有等著交補課費的孩子,由不得年輕人們不虛心。

當然,羨慕歸羨慕,補襠哥、煎餅俠的活可不是想幹就能乾的,光是那份辛苦一般人就受不了,何況日復一日的重復勞力,讓做夢都渴望著「提升自我」的年輕人怎麼能接受?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4張

補襠哥2013年開始完全靜下心來,專注做一件事,那就是替人補褲襠。/ 視覺中國

01

沒有技能的人表示很方

當下年輕人的焦慮,大多來自於不踏實,而且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的不踏實。

根據麥可思等研究機構發布的《就業藍皮書: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失業量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比較低的「紅牌專業」,囊括了歷史學、法學、美術學、音樂學、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

六門「紅牌專業」里,四門都是人文類專業,在數據面前,任何辯解都難掩某些學科在就業市場面臨的尷尬,入行門檻低,可替代性強,是它們揮之不去的陰影。

老本行不好就業,唯有轉向技術性要求不那麼強的行業,於是行政管理、公共關係、市場行銷都以「英雄莫問出身」的態度,接納了每年從這些學科畢業的學子。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5張

有多少人的工作像這個機械的收費員。

雖然胸前「行政專員」「創意總監」「行銷助理」的工作牌閃閃發亮,但相比技術型崗位,這些工作往往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你會做的其他人也會,而且從來不缺少做得比你更好更出色還更努力的人,眼看著要到三十歲大關的你,能不方嗎?

業務能力、專業水平體現不出優勢,那或許就要在人事關係上找回點存在感,對上要服侍周到,對下要安排妥當,對同事還要八面玲瓏。從《杜拉拉升職記》到《延禧攻略》,那些在補襠哥的新聞下大倒苦水的年輕人,都深知時刻焦慮著「被替代」的生活有多累。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6張

西單女孩任月麗曾在北京街頭賣唱,成名後曾登上春晚,她也不過是無數北漂中幸運的一個。

02

有技能的人也很方

踩在各種輕飄飄的概念上的人們想像中的技能型選手,往往過著規律、安心、純粹的生活,他們是工程師、工程師、設計師,揣著專業技能,輕易丟不掉飯碗。可是他們就真的不方了嗎?

其實,別人雖然搶不了他們的飯碗了,但是時代可以。

技術進步,政策改變,社會變遷等等,其中的任何一樣都能輕鬆地改變一個行業的格局。技術型選手們身上的「技能安全帶」也不會被摘下,但他們可能和整個行業一起翻車。

也許,你認為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但你是否還記得,在技術革命和社會改變的前夜,也有很多人曾如此篤定?

前不久,BBC基於劍橋大學兩位研究員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數據分析體系預測了365種職業在未來被淘汰的概率,會計(97.6%)、工人(60%-80%)甚至IT工程師(58.3%)這些需要專業技能的行業在未來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7張

在日益強大的電腦面前,你會恐慌嗎?

在技術更新迭代極為迅速的今天,「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再可能。2014年諾基亞正式退出手機市場,然而僅僅三年以前它還是蟬聯14年的手機市場霸主的公司。手機進入了智能時代,這也意味著那些沒有做好進入智能時代準備的技術人員,被永遠拋下了。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對於有技術的人而言,他們的焦慮來源於身後的時代對他們的追趕。不信去問問「話少錢多」的工程師們,有多少想過三十五歲以後該怎麼辦。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8張

凌晨三點的北京有什麼好看?

03

「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沒有一技傍身不行,有一技之長的又得跟社會發展比速度,那躲在社會的角落里憑著獨有的手藝應該是條安穩的出路了吧?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雖然被羅老師一再濫用,「匠人精神」四個字還是能感染不少年輕人,也許是因為它能帶來一種久違的踏實感覺。不用昨天創業,明天就急著上市,也不用時刻盯著行業的新趨勢,更不用努力裝作長袖善舞的樣子,在職場中尷尬表演。只要老老實實地做一件事,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水到渠成,這還不夠迷人嗎?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9張

盡管匠人精神一再被消費,但不得不承認它還是個聽上去很動人的詞匯。

小眾、精致、有情懷,這是近幾年來匠人神話的標準形象,但是大多數匠人的最後下場,或許只能是電影《百鳥朝鳳》吹嗩吶人一樣——學了大半輩子嗩吶,最後村民們都愛上了西洋樂隊。

我們只看到了年入百萬的補襠哥,卻忘了那些曾在樓下遊蕩的補鍋匠、修傘匠、補鞋匠早就在過去的時光里蹤跡不見了。

「這個時代會偷偷懲罰放棄學習的人,也會狠狠獎勵堅持學習的人」,地鐵里的廣告燈箱看得人熱血沸騰,但先不說匆忙的生活里,能否擠出時間學習,就算在離開學校後,用所謂碎片時間學到了一招半式,又真的足以抵擋時代的潮流嗎?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10張

站在地鐵里看一會網課,又忍不住偷偷點開下載好的電視劇。

說到底,無論有沒有一技之長,是否不斷學習,年入百萬對於大多數年輕人而言都是一個過於遙遠的傳說,唯有焦慮,是我們共通的情感。在補襠哥新聞下發感慨、表決心、立flag的人,還是要在明天繼續面對一成不變但又滾滾向前的生活。

那年輕人的出路在哪呢?「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你看,二十年前的惡搞,和今天的流行語「家里有礦」,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相似?

推 薦 閱 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遲暮之城襄陽: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11張

你的微信還有多少個群沒屏蔽?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12張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GZLWL306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13張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14張

放棄吧,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年入百萬 職場 第1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