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銀黛
只為尋你而生
來 源:深夜療心(ID: shangzhou2018)
作 者:香蕉魚
權
她身世成迷,至今人們不知她真實姓名,只知她生前徽號「慈禧」。
她精明老道,她的丈夫鹹豐身體虛弱且縱欲無度,喜怒無常且子嗣凋零,她卻能在短短五年內成為皇宮中的二把手。
她玩弄權術得心應手,應對國際事務卻麻木退讓,以致一再誤國。
(慈禧)
有人說,如果道光選擇了皇六子,或許能翻轉歷史。然而,歷史沒有如果。
鹹豐二年,慈禧參加選秀。留牌後被封為懿貴人,住在長春宮。長春宮的前殿高懸著乾隆帝的禦筆匾額,寫著「敬修內則」四個字。這是為了告誡後宮嬪妃按照祖宗家法,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
慈禧從這幾個字下面走過。對於這四個字,她有自己的想法。一,堅決不要犯錯。二,竭力爭取皇帝的寵愛。三,給皇帝生個兒子,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樣的人生規劃,應該很規矩了。
後宮爭寵向來扭曲慘烈,慈禧剛進宮便嗅到了一股血腥味。
鹹豐皇帝結婚多年,身邊女人多如牛毛,卻還沒有一個皇子誕生。底下的人心領神會,誰要是先懷上孩子,誰就能平步青雲。
鹹豐從未像康熙那樣每天吭哧吭哧地幹活,也從未像雍正那樣病得不輕還堅持上朝。他只是一個遇到了困難就躲的人。
鹹豐的精神氣質與現實完全是脫節的,他喜歡那種風平浪靜的生活,歌舞升平的氣氛,更喜歡陶醉在六宮粉黛之中。
他病了,太醫為了暫時給他提氣,就建議他喝鹿血,結果他在圓明園養了一百多只鹿,每天喝鹿血。據說他還在圓明園養了很多女子,分別加以位號,時人稱為「四春」,自己活得很滋潤。
要吸引這樣一位皇帝,慈禧能做的不是展現美貌,因為比她美的女人很多,她只能靠才學與生子上位。
鹹豐子嗣少得可憐,真是邪門。所以,慈禧懷孕時,鹹豐欣喜若狂,立馬封了慈禧為懿貴妃。
慈禧很得聖心,常在鹹豐身邊伺候。
鹹豐太懶,他討厭看奏折。一開始,他不想看了,就讓慈禧讀給他聽,讀完了就批上「知道了」或者「以你的意思辦」。後來他發現慈禧會寫字,便連「知道了」也懶得寫了,只讓懿貴妃代筆。
漸漸的,皇帝越發不想看奏折,慈禧就成了他可以逃避政務的支撐點。
如此拖延,使得自己的處境越來越難。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了京城,鹹豐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逃!
慈禧勸她坐鎮京師,但他已經聽不進去了。
他火速逃往了熱河,啟用被冷落了五年的弟弟奕訢坐鎮北京。他剛走,圓明園、頤和園、玉泉山、香山都被搶掠焚燒,皇家園林皆是一片火海,直到奕訢簽署北京條約時,圓明園依舊覆蓋在大火之下。
奕訢在北京度日如年,鹹豐則在熱河由皇后與懿貴妃陪著,整天惶惶不安。後來奕訢請鹹豐回鑾,說北京這邊已經安定了,正式簽訂條約之後,聯軍就撤走了。可是鹹豐就是不回來。他還在計較那些外國使臣來到他面前卻不叩頭的壞習慣——在他看來,這是挑釁。
慈禧眼看著皇帝不行了,開始籌劃著自己的命運。
(影視劇中的慈禧)
她知道肅順要建議皇帝殺了她,也知道肅順向皇帝說過「殺母留子」的典故,但她佯裝不知,只是每次見到皇帝,她都緊緊摟著自己的兒子,兩眼淚汪汪地望著他。
鹹豐一想,還是不殺她了吧。畢竟自己不是典故里的漢武帝,下不了那麼狠的手。
奕訢在北京籌謀著他自己的未來,哥哥鹹豐卻在熱河醉生夢死。他天天散心,聽戲,喝酒,喝完了就打人,與過去在宮里沒什麼兩樣。
死前的四個小時,終於迎來了鹹豐一生中最忙碌的時刻。
他把刻有「禦賞」的印頒給了皇后,把刻有「同道堂」的印給了他唯一的剛滿六歲的兒子載淳。載淳年紀太小,他的印就由慈禧保管
他封唯一的兒子為太子。
他連拿筆的力氣都沒了,用的是口諭。休息了一會兒,他又口授了一條諭旨,決定讓八位顧命大臣協助小皇子。
他希望以顧命大臣牽制兩宮太后,再由皇后來牽制慈禧。
鹹豐躺了一小會兒,去世了。
載淳即位,給她的生母上徽號「慈禧」,給皇后上徽號「慈安」。
(慈禧)
鹹豐帝讓兩宮太后牽制八大臣的安排已經讓人察覺出垂簾聽政的味道來了,可誰也不敢亂猜。
最先動了念頭的就是慈禧。
她積極地勸說慈安,很快慈安就被語言能力了得的慈禧說服。
周祖培等人立刻收集資料為太后垂簾聽政造輿論,而董元醇比周祖培更快,直接上書呼籲兩宮太后垂簾聽政。
慈禧很高興,但她認為欲速則不達。她沒有附和董元醇,而是將他的奏折留下,待觀察。
此時已經有推翻遺詔的態勢,但顧命大臣們依舊覺得優勢還在自己這邊。
太后召見了大臣,兩方爭執不休,嚇得小皇帝尿了褲子。
顧命大臣直接表明態度,說只要斥責董元醇的上諭沒發出去,他們就集體罷工。
慈禧眼看著鬥不過顧命大臣,就聯繫上了尚在北京的六爺奕訢。
奕訢早就想風光一把。他請鹹豐回鑾,鹹豐不聽。好,你不回,我就去見你。結果奕訢到了熱河,病重的鹹豐找個理由擋過去了,說「相見徒增悲傷。」
大事小事都把奕訢排除在外,賣國、給洋人陪笑臉、簽訂條約這種事倒是都扔了過來。奕訢早就憤憤不平。
慈禧看中了其中要害,立馬傳信給他。
慈安順從,慈禧野心勃勃,奕訢實幹派,很可靠。三足鼎立。小皇帝剛一回到京城,整個局勢就處在奕訢的控制下,遺詔中涉及八個顧命大臣的諭令被推翻,他們為新君擬定的年號「祺祥」被廢棄。
至此,慈禧終於走出了48年執政生涯的第一步。
(慈禧)
奕訢自然也很高興。他被封為議政王,享受雙親王俸祿,主政軍機處。
他與洋人的接觸也越來越多,也有了處理涉外事務的信心與資本。
他需要翻譯人才,就創立「京師同文館」。
為了將政變控制在最小範圍內,他與慈禧都意識到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這些肅順所重用的人還必須留下,抵抗太平天國還要靠他們。
他還啟用了李鴻章,洋務運動也搞得如火如荼。
太平天國得到了鎮壓後,出現了曇花一現的「同治中興」的美好局勢。
然而,奕訢包攬涉外事務的風頭與慈安受人尊敬的地位很快就讓慈禧煩透了。一座山只容得下一頭虎,就是慈禧這頭。
慈安看似溫順,但是她當年只用四個月的時間就當上了皇后(史書中沒記載她是如何辦到的),如今又周旋於慈禧與奕訢之間,既留了個為人低調的好名頭又落得個全身而退,真是不可小覷。
慈禧很苦惱,她離終極權利就只差那麼一步了。
(影視劇中的慈禧)
當年道光帝公布遺詔的時候,奕訢沒有當上皇帝,他決心要做個賢王。鹹豐駕崩後,他全心全意的輔佐同治。在他看來,自己很有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風範。
可是,慈禧看到的卻是他最讓人討厭的那一面:得意,蹬鼻子上臉,不尊重她,分割了她的權利。
於是,20年後,羽翼漸豐的慈禧決定一腳踢開奕訢。
她先處理了慈安。
(慈安)
《清代名人傳略》里寫了這麼一句話,「1881年4月7日,孝貞皇太后突然去世,染病僅一日。」
有人說孝貞皇太后是被慈禧毒死的。當時生病的是慈禧,大家都以為是慈禧要死了,結果去世的是什麼病都沒有的慈安。
但是,不管慈安是被慈禧毒死還是自己生病去世的,總之她一去,奕訢便感到大禍臨頭。
他與慈禧本來就是針尖對麥芒,對彼此是越來越看不順眼,可再怎麼說中間還有一塊叫做慈安的緩沖地帶,不至於衝突過激。如今這塊緩沖地帶沒了,慈禧一會兒嫌他殿前失儀,一會兒又覺得他說話太沖。
兩人發生爭執,慈禧嚷著要革了他的職,去了他的爵。奕訢大笑道,「革了臣的職,也革不了臣的皇子。」
是啊,皇子是天生的。
慈禧一想,好,既然這樣,我就革了你所有的職,你就頂著皇子這個名號過一輩子吧。
果然,慈禧取消了奕訢所有的職務,讓他回王府養老去了。
22年後,慈禧終於登上了個人權利的最頂峰。
她下令重新組建軍機處,奕訢的弟弟醇親王坐鎮。
當年醇親王得知自己的兒子載湉(就是光緒)被選為同治的接班人後,熟練地使用「暈倒」這一及時的、適當的政治手腕,讓自己退居二線許多年,如今又要上前線去了。
他很苦惱。
慈禧說,「不用苦惱,我會找人來幫你的。」
於是她找來了慶王奕劻。可是奕劻對外交事務一竅不通。很快新的條約又來了,此次簽訂的《中法新約》就是慈禧獨攬大權後對外交涉的一大敗筆。
國際環境太險惡了,非常喜歡閱讀資治通鑒的慈禧覺得,既然自己的腦袋不夠使,乾脆就從古訓里找辦法吧。她找到了「以夷制夷」的策略。這就是甲午戰爭期間,清朝對外交涉的主旋律。
問題是,方法找到了,那你就應該專注的打壓侵略者呀,但慈禧不這樣。
她要「雙管齊下」,就像她丈夫鹹豐當年那樣,外面一片狼藉,家里照樣風花雪月。
(影視劇中的慈禧)
就在日本積極備戰,再次針對中國擴充軍備的時候,慈禧突然覺得,累了,想過生日,想享受一下。
她沒有傾全國之財力物力去營建海軍衙門,反而想修復一下頤和園。可是,沒有錢啊。
她知道哪里可以籌錢。當年玩暈倒的醇親王不是主持海軍衙門嗎?找他挪用海軍經費不就行了。
就這麼定了。六十大壽到了,甲午戰爭也開打了,是時候享受一下了。她感覺這幾年內憂外患,爭權奪利的,都沒好好享受生活呢。
慈禧把精力全都投入到積極籌備六十大壽上去了。
(慈禧的六十歲壽宴)
當甲午戰爭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時,慈禧異想天開,希望俄國和英國的介入,會化解危機……
這當然不行。
《馬關條約》還是簽了。
她的「以夷制夷」的策略只爭取到了一個「三國干涉還遼」的機會,而「聯俄拒日」則使得清政府用以贖回包括盛京,東京,興京在內的遼東半島的白銀,從5000萬兩白銀的賠償降低到了3000萬兩。僅此而已。
她一退再退,以至於民眾都覺得只能靠自己了。民眾組織了義和團,他們自稱都是練過氣功的,刀槍不入。義和團遭到了袁世凱的殘酷鎮壓,接著就打出了「扶清滅洋」的旗幟。
慈禧一看,這不正好!他們刀槍不入,滅洋的大任就交給他們吧!
沒人能猜中慈禧的心思,有人說她瘋了,有人說她想坐山觀虎鬥。
其實,經歷了戊戌變法後,慈禧心里是非常驚恐的。連她身邊守舊的大臣也在家里擺起了神壇。有些皇室親眷還想借用義和團的力量,廢黜光緒,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
國破家亡,慈禧第一個念頭是:逃!
當年英法聯軍進入北京,鹹豐逃了,把爛攤子扔給了奕訢,她覺得不妥。
如今,八國聯軍占領了北京城,她也選擇了逃,這一次她選擇把爛攤子扔給已經七老八十的李鴻章,她倒覺得很妥當。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城)
《辛醜條約》簽訂後,李鴻章剛回到家,便開始大口大口的吐血,醫生診斷是胃血管破裂,當年便去世了。
1902年,慈禧回到北京,繼續囚禁光緒。
饑寒交迫的光緒始終堅持讀書,堅持學英語,他想挨到慈禧百年後,做到自己振興國家的理想。
要他「病死」在慈禧前頭,恐怕是不容易。
可是,他還是死了,死於砒霜中毒。
慈禧很鎮靜,她又開始選繼承人。
慈禧要立溥儀為皇帝時,老醇親王的福晉失聲痛哭道,「既殺我子,復殺我孫,雖擁皇帝虛名,實等終身幽禁。」
然而,溥儀還是做了皇帝,由此展開了他悲劇性的一生。
如果說慈禧執政前期還有一點人性的光輝,那麼執政後期的她已經被權利吞噬,以至於用別人的性命換自己的一時安穩這種事,她做起來也毫不手軟。
她命人將溥儀搶回宮里,害得醇親王一家子子死人散之後,終於去世了。
(溥儀)
慈禧死後,葬於她在甲午戰爭時期讓人修築的定東陵,給她陪葬的物品里,每一件都是珍寶,價值連城。
因為這些珍寶的存在,她的陵寢很快被盜了。
有人說,如果寶藏全部追回,足以富國。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
慈禧這一輩子都是在宮里度過,喝的是宮里的水,呼吸的是宮里的空氣。
(慈禧和溥儀的妃子們)
在那里,隨意處決宮女太監,是不犯法的,或許還是一種激情。
在那里,每走一步都能踩到一絲權利與欲望交織的鬼魅氣息。
在那里,太監成群,宮女紛飛,人與人尊卑有序,等級劃分明確,世界上沒有那一處地方比內宮更詭異。
為所欲為並非一般人所認為的,是一種越界或者瘋狂,而是一種逃出牢籠與秩序的合理需要。
她或許覺得世界就是一座巨大的皇宮,用爭權奪利就可以登上高位,用爭寵就可以平步青雲,然而,世界太大,不是她一個人說了算的。
圖片購買於攝圖網。
※公眾號:深夜療心(ID:shangzhou2018),深夜十點,一起 療心。
<如果喜歡,歡迎點讚轉PO>
戳下方原文鏈接查看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