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甘肅武威天梯山最早的石窟建於東晉16國時期(公元317年)的北涼,距離現在已經1600多年。比中國四大名窟敦煌莫高石窟早近50年,比雲岡石窟早近100多年,比龍門石窟早近200年,比麥積山石窟早近70-100年,因此,又被稱為石窟鼻祖。
天梯山石窟目前開放的石窟為唐代建造的七尊佛窟,整個石窟高30米,面闊19米,進深6米,窟內造像均為石胎泥塑。因天梯山本質的原因,石窟以鑿為本,塑為形,沿著紅沙巖壁從上往下依次鑿刻,外面再塑以泥坯。
要進入七尊佛腳下,得先從石梯走下去至少六米深。這個時候,你一定會感覺到奇怪,為什麼佛窟的外面會修一座水庫,假如水庫漲過水面的話,石窟便會被淹沒,那就非常可惜了。其實這個被稱為黃羊湖的水庫也是「廣積糧、深挖洞」的產物。在當時那個年代,保護石窟並不是排在首位的任務,填飽肚子才是當務之急。作為以幹和荒為特色的甘肅,有水便能灌溉莊嫁,人們才能吃飽飯,穿好衣,然後才有精力去想去做其他的事情。
但是,即便如此,並不影響人們對七佛石窟的敬仰之情,若從佛腳朝上看,頭頂便是頂著「半邊天」的模樣,當風起雲湧,或者晴和日麗的時候,這半邊天始終能美得不可方物,日有陽光,夜有星月,晴有藍空,陰有風雲,時時上演著一場震撼的自然大劇。佛眼觀八路,耳聽四方,仿佛天下萬物、諸事皆在掌控之中。
在全國的石窟造型中,一窟七佛比較罕見,七佛之中最大的佛為善伽佛坐像——釋迦摩尼佛,通高28米,左手平放於膝蓋,普度眾生,右手掌心朝前,無畏於人世間所有的邪惡。石窟最裡側的一老一少,為釋迦摩尼佛的兩位弟子,老的為摩訶迦葉,居十大弟子之首,因他是位苦行僧,因此塑造的形象比較蒼老,代表哲思深沉。與他相對的為小阿難,為釋迦摩尼佛的堂弟,也是佛祖涅槃之後佛經的口述之人。佛祖左側為文殊菩薩,主管大智慧,右側為普賢菩薩,掌管德行。佛像最外側的為兩位護法天王,左側為北方的多聞天王,右腳腳下踩著面相醜惡的小鬼。右側為西方的廣目天王,腳下踩著善於負重的象徵長壽的贔屃。這七佛之窟被稱為13號石窟。
石窟自唐代建成以後,佛像歷經各朝代維修,但石窟佛像上面的壁畫繪制於明清時期。石窟南北兩壁上還有規則的方孔,據乾隆《武威縣志》記載:「大佛寺,城東南一百裡,有石佛像,高九丈,貫樓九層,又名廣善寺。這兩壁方孔便是廣善寺遺留,與莫高窟9層閣樓極為相似,毀於明英宗正統九年的一場叛亂。
既然是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群絕不止13號石窟一個。1927年,武威一場8級地震,讓石窟群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壞,1958年,為了保護石窟群不被黃洋河水淹沒,對石窟群進行了大規模搬遷,只留下了13號石窟,其他均已遷往甘肅省博物館保存。假如,站在黃洋河水庫上方,還能看到當初搬遷留下的石窟巖洞。
如今,來到天梯山石窟旅遊,會首先看到黃羊河水庫清碧的湖水,遠處是祁連山的綿延雪山,被水庫包圍的 13 號石窟,更透出無限的美好。在這水庫和佛窟不遠處,還有一座美麗的小村子 —— 武威市涼州區張義鎮燈山村,村子裡流傳著非物質文化遺產 —– 河西寶卷。天梯山石窟專門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開設了一間辦公室。
河西寶卷是石窟和佛教文化的產物,是傳經過程中所演變的民俗化的佛教文學,主要起著教育和啟蒙的作用。古代經藏分經和卷兩部分,經指佛經,卷便是寶卷。涼州寶卷相比河西寶卷更富有地方特色,從總體上分為佛教類、歷史故事類、神話傳說類和寓言類四種類型,內容主要是勸人為善,規勸孝道,遣責忤逆。
寶卷分長、短,最短的寶卷唱完至少需要45分鐘時間,長寶卷分念和唱兩種方式,演完長寶卷至少得幾天幾夜。演出時,道具必不可少,一般由藏鈴、簡板、鈸、山羊皮鼓組成,和聲「阿彌陀佛」可以由人聲完成,也可以由道具完成。涼州寶卷的念唱形式是韻白結合,有說有唱,有吟詠有和音,開頭有定場詩,結尾有勸善詩。
假如,在佛腳之下,聽一首涼州寶卷,那會是另外一番更美好的感受了。
TIPS:天梯山石窟門票20元,武威市區有公車到達此地。
在武威市區可在天馬賓館對面的汽車站坐車,只要是武威—張義,武威
-上泉,武威—哈溪的車都可以坐,然後到天梯山水庫邊下車即到。車票約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