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寫在中日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安倍首相訪華之際
作者:張可喜(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新華社《世界經濟科技》周刊主編、世界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
今年是中日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今天也是日本著名企業家小松昭夫先生新書《守一隅而照千里——小松昭夫的企業經營之道》《經營理念手帳》中譯本發布會召開之日,也適逢日本首相事隔7年、安倍晉三首相本人事隔12年後再度訪華期間。值此時刻,我將我的日本朋友——知名企業家小松昭夫先生的成功之道介紹給中國朋友,希望對中國的企業家們,特別是中小企業主有所幫助。小松昭夫是日本小松電機產業株式會社社長、人間自然科學研究所理事長,從白手起家到自主創新,他將小松電機產業株式會社發展成為了日本經營效率最高的中小企業典範之一。小松昭夫的成功不僅是由於艱苦奮鬥的創業者精神和腳踏實地、立足自主創新的經營方針,更與其「和諧共生」的經營理念息息相關。其實,小松昭夫的經營成功,首先源於其做人的成功,就這個意義而言,又何止僅僅限於企業經營者,對每個中國人又何嘗不是開卷有益的呢?
二戰後,日本經濟從戰時體制轉向和平發展的軌道。在各行各業,大批民營企業家脫穎而出,一時間形成了群雄並起、各顯神通、爭奇鬥艷的壯觀局面。他們不僅製造了各種高質量的工業產品,供應了國內外市場,滿足了消費者的物質需求,而且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確立了日本式經營模式,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為日本經濟的和平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筆者作為新華社記者常駐日本期間,一直從事經濟和科技方面的採訪和研究活動,其間採訪過不少著名企業家,小松是其中最有特點的一位。
1998年是小松昭夫(以下簡稱小松——筆者註)「知天命」之年。他在總結此前的創業經驗時說:「事業是伴隨風險的。最重要的,不是完成什麼,而是提出為時代所需要的、且符合道理的事業目標,並堅持不懈地做到底。50歲過後,在回顧迄今的人生時,我痛感到這一點。」
功成名就的企業家
2001年,筆者把小松昭夫列入「風險企業家系列」採訪對象之一,採訪後寫出了題為《最重要的是「自立精神」——訪成功的風險企業家小松昭夫》的通訊,6 月3 日刊登在新華社所屬報刊《經濟參考報》上。
小松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走上創業之路的——作為長子,他有義務、有責任維持全家的生計。
當時,他處於「三無」狀態,不擁有新技術、高技術和創意、高級知識等,更沒有獲得「風險資本」的幫助和扶植,成員也只有他和弟弟光雄兩人。公司的組織結構與一般中小企業無異,與社會上一般人為謀求生存什麼工作都乾的情況沒有兩樣。象小松這樣的創業,在日本每年都是成千上萬,司空見慣,是再平常不過的一種創業形態。
創業後,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在業界,小松和他的公司既沒有知名度,也沒有信譽,是個普普通通的企業經營者。因為他既沒有產品,也沒有公司業績。按照日本政府的定義,小松創立的其實是一家「小規模企業」或者說「零細企業」,也可以說它是「家族企業」「同族企業」。
即便是在今天,雖然小松作為成功的企業家,腰纏萬貫,名譽內外,但就其企業規模而言——註冊資本金1億日元,從業員105人——仍然沒有超出「中小企業」的范疇。
在日本,為「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下的定義是:「為創造新事業和企業所要求的態度、想法和能力」的總稱,「獨立心、達成動機、野心和不拘泥於常識的自由想法等構成了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大不列顛國際大百科事典)。
小松說,他喜歡「V.S.o.p」——vitality(活力、幹勁)、Specialite(專業,專長,特長)、originality(獨創性,創意)、personality(個性)。這也是在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企業家精神。
更具體地說,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常有非同尋常的突發奇想,事業心強,不怕失敗,善於學習,積極接受新事物,追求永無止境,永不滿足現狀,以誠信為本,善處與各方面的關係,善於利用各種經營資源,善於化危機為商機,認真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小松創立的企業雖小,但是他本人卻不愧為一位傑出的、優秀的企業家,有著鮮明的、強烈的企業家精神。
小松在企業經營方面有以下特點:
一是不接受相關部門的認定和資助,保持著完全的獨立自主性;二是不僅擅長技術創新,而且還是著名的社會企業家;三是公司不採用親屬子女,破除了傳統的世襲制;四是在企業經營方面採取「不借債」的原則。
特別是第四個特點,使得企業建立在不會因為資金問題而倒閉的堅實基礎之上。在各行各業,無數的大中小企業倒閉的基本原因,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經營虧損導致入不敷出和因此而來的無力償還債務。
善於學習,勇於實踐
小松善於學習,善於思考,並且學以致用——把它們運用在自己的企業經營管理上。
小松在學習、汲取古今內外優秀的企業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經營理念。影響主要來自江戶時代「商人道」的代表人物石田梅巖、二宮尊德以及現代著名企業經營者井深大、本田宗一郎、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等。此外,在思想上,他還受到中國儒家學說和佛教教義等的熏陶。
「三方滿意」是三、四百年前「近商」——近江商人的基本思想,被日本視為現代的「企業社會責任」論的源頭。
這一概念在小松的「經營理念」里作為其「行動指針」——「三方滿意而後利」得到發展。
概括起來,小松電機產業公司迄今有四發展階段:
1973年至1980年,是以修理業為主的草創期。在這個期間,小松苦苦摸索,終於找到企業的發展方向,並且做到趕超太陽製作所的目標;
1981年至1984年,是以配電盤製造為主要業務的發展期。在此期間,小松確立了「社是」——「通過社業在社會上擴大歡樂之環」,並且開始從企業家向事業家——社會企業家的轉變。
1985年至1993年,小松遭到「村八分」的處罰之後,化危機為商機,因禍得福,適應著節能、安全和環境保護等社會需求,最大限度地運用IT技術等,開發快速卷簾門「門番」和水綜合管理系統「八雲水神」,奠定了小松電機產業公司作為技術開髮型企業的基礎。
1994年設立研究所,倡導「和平、健康、環境保護」三個主題,確立了終極目標——「建立可持續生存的地球社會」。
立志做到「歡樂愉快可持續生存的地球社會」
凡是成功的企業家,都必須回答「賺了錢如何使用」這個問題。
在日本,許多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企業家都把部分公司盈利或私人財產用於開展公益活動,如興辦或資助科學技術、產業、文化藝術、體育、保護自然環境和歷史遺產等事業的發展,而主要方式就是設立財團法人,這些叫做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2011年10月,在亞洲太平洋和平研究學會上發表題為《雲計算時代——從共感到對立、整合、發展》講演時,小松說「我的目標是做多面手,即具有社會企業家、發明家和哲學家的形象」。
小松說,「所謂事業家,就是通過經濟活動爭取變革社會的人」。小松所說的「事業家」就是「社會企業家」。
在日本,「社會創業家論壇」對社會企業家下的定義是:「具有為社會做貢獻和變革社會的志向與使命感,從不同的社會立場上,並且從不同的職業領域,從事現有事業的革新與新事業的創造,爭取做到新的社會的人。」
小松頗具「社會企業家(SocialEntrepreneurship,SocialEntrepreneur)」的精神。這是因為,他確立了「通過公司業務在社會上擴大歡樂之環」的經營理念,進而,又提出人生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快樂愉快可持續生存的地球社會」,而不是見利忘義,唯利是圖。
小松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起就開展盡「社會責任」的活動,如設立知革塾和人間自然科學研究所,開展「一村一志」運動、繪制發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地球理想鄉示範規劃」等。
小松身體力行,在國內外積極開展反戰和平與文化交流活動,多次舉行以和平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目的是以化解日本同鄰國之間的歷史怨恨,建立友好合作、和平共生的國家關係。迄今為止,他多次訪問韓國、中國、俄羅斯等近鄰國家,在首爾、北京、南京、瀋陽、哈爾濱乃至海南島等地,以獻花和捐款等形式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受害者表示慰靈和哀悼。
由於他不遺餘力地反對戰爭、維護和平的努力和成就,2013年入選由和平博物館國際網路(INMP)在荷蘭海牙舉辦的「世界慈善家20人展」。
小松不僅積極廣泛地開展反戰和平活動,而且在國際關係方面提出了「從對立走向共生」的理念。
可以說,這是小松成為「和平事業家」,使他站到企業家的頂峰,「一覽眾山小」的根本原因,也是他樹立了正確的歷史觀,對歷史問題具有正確的認識的必然歸宿。
小松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空手赤拳,從無到有努力奮鬥逐一創造出來的。
創業當時,小松沒有任何優勢,所擁有的全部資產是在大企業工作8年的經驗、在大阪學習企業經營的2年實踐和在參拜寺院過程中悟到的「人生要過得死而無憾」的人生觀。
2010年10 月5 日,日本著名政治評論家森田實在自己的博客里,以《為了建立和平、自立、和諧的日本》為題,對小松做了高度評價:
「小松昭夫先生擔任小松電機產業股份公司總經理,同時也是人間自然科學研究所理事長、孔子文化大學客座教授,是一位在從事經濟活動的同時而又積極開展學術文化交流活動的超人。他在進行新的技術研究,精通最尖端的技術。他是位知識豐富得令人驚訝的人。
「這種和平主義的形成與他的故鄉——出雲古國(主要在今島根縣境內)有很大關係。
「小松總經理把出雲視為日本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努力向國內外宣傳出雲文化。小松總經理主辦的財團法人人間自然科學研究所用日、韓兩國文字出版了漫畫《「治水偉人」出雲三兵衛》一書。
「小松總經理是出雲文化的傳承者。
「總之,小松總經理是位天才的、偉大的經營者,是位了不起的人,是位超人。」
創新型世界冠軍企業的經營之道,一部實踐中小企業經營的必備手帳!
「小而美」的創新型隱形世界冠軍企業的經營之道,中小企業經營者的必讀之書!
書 名 《守一隅而照千里——小松昭夫的企業經營之道》
I S B N 978-7-5207-0601-8
作 者 日本人間自然科學研究所 著 張可喜 魏亞玲 編譯
定 價 38
出版日期 2018.10
– END –
華 語 智 庫
更 多 專 家 解 讀 可 按 國 家 查 看 文 章
長 按 下 方 二 維 碼 , 關 註 本 公 眾 號
專家 | 深度 | 權威 |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