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給建文帝潑的污水都夠把他自己淹死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行在陽秋

朱棣父子因為自身地位的變化,對建文帝的形象進行了幾次符合自己利益的重塑,導致建文帝的形象一會兒兇狠昏暴,一會兒聖智英明。本文詳解朱棣父子帶給我們的這些坑,還原一個真實的建文帝。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論語·季氏》有雲:「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行其義,節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春秋公羊傳》反復強調「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這都給我們啟示:「歷史」(history)可是個多義詞。就橫向來看,有所謂政治史、思想史、制度史;就縱向而言,則有史實(fact)、史料(source)、史著(story)。前文所引《論語》和《春秋》,傳達的無疑是縱向歷史觀:

所見——史實(F)

所聞——史料(S1)

所傳聞——史著(S2)

金庸先生有言:西施怎樣美貌,誰也沒見過。但夏夢的美貌,卻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可見西施美貌最多介於S1和S2之間,夏夢的美貌卻是F級別了(如今在逐漸化作S1和S2,默哀5秒鐘)。

金庸看夏夢,夏夢看金庸,與我們看夏夢和金庸,立場和期望顯然不大一樣。金庸的立場是喜歡夏夢,期望則是夏夢也喜歡他。夏夢的立場不一定喜歡金庸,也未必期望金庸喜歡他。這就是影響歷史書寫的橫向因素了。

今人對古人的認識,也大致無脫於F—S1—S2這麼一個漸次抵減的過程,更無所逃於P/A這個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構。用立體幾何表示,就是時間的縱軸加上P和A的空間直角坐標系:

建文帝朱允炆,顯然便是絕佳的例證。

朱棣給建文帝潑的污水都夠把他自己淹死了 歷史 第1張

建文帝的形象被朱棣塑造了兩次

本文擬就朱允炆形象的建構進程著力,探究朱允炆人格形象的歷史三變,解析背後種種所見所聞所傳聞,揭示構築歷史敘事的立場和期望,算是對上述春秋大義的又一附註。必須事先申明的是,本文不是論文,舉凡註釋引證一律從簡。他若得暇,或可擴成場屋之文。遊戲文章,大題小做,知我罪我,幸甚至哉。

南京城破後的歷史書寫

——「前廢帝」朱允炆

1

王崇武先生細致比對了明代官書的靖難記載,為我們鋪開了一副看似針腳細密而又前後不一的歷史百納衣。天意從來高難問,天衣卻未免露出縫隙。王先生總結說:

由於官書之前後改動上,可以考見兩事:其一為改動愈晚之文,說理亦愈為圓滿;其二為在後來改寫文中,亦偶可透露史實。

他所提到的「官書」,也就是自永樂以迄萬歷的170年間,明代官方對靖難之役的唯二史書:《奉天靖難記》和《明太宗實錄》。

《奉天靖難記》成於永樂二年(1404)至永樂十六年(1418)之間,《明太宗實錄》成於宣德間。自靖難以至萬歷,士大夫緘口不言靖難史事,這兩部著作可謂既是官方定論也是史料?—史著(S1-S2)。

不幸的是,由於朱棣集團的立場??和期望就是「捍衛自己,鬥垮敵人」,這兩部著作頂多算得上是「透露史料的史著」,並不能當做第一手史料,與史實更是相去甚遠。

不過既然旨在建構歷史,那麼這兩部官書便必有所本。其所本者不止有同時代史實和史料,尚有更久遠之F—S?1—S2存在。吾人比對《奉天靖難記》和《資治通鑒》,恍然大悟,原來朱棣把劉宋前廢帝劉子業的笑話直接拿過來套在建文帝頭上,如:

1、臨喪無哀

《資治通鑒》:

是日,太子(宋前廢帝)即皇帝位,年十六,大赦。吏部尚書蔡興宗親奉璽綬,太子受之,傲慢無戚容。

《奉天靖難記》

允炆矯遺詔嗣位,忘哀作樂,用巫覡以桃茢祓除宮禁,以硫磺水徧灑殿壁,燒諸穢物以辟鬼神。梓宮發引,與弟允熥各仗劍立宮門,指斥梓宮曰:「今復能言否?復能督責我否?」言訖皆笑,略無戚容。

2、變亂祖制

《資治通鑒》:

乙卯,罷南北二馳道,及孝建以來所改制度,還依元嘉。尚書蔡興宗於都座慨然謂顏師伯曰:「先帝雖非盛德之主,要以道始終。三年無改,古典所貴。今殯宮始撤,山陵未遠,而凡諸制度興造,不論是非,一皆刊削,雖復禪代,亦不至爾。天下有識,當以此窺人。」

《奉天靖難記》

祖訓雲:「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實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今雖不立丞相,卻將六部官增崇極品,掌天下軍馬錢糧,總攬庶務,雖不立一丞相,反有六丞相也。天下之人,但知有尚書齊泰等,不知有朝廷,如此變亂祖法,恐一旦社稷落奸臣之手,貽笑於萬世。

3、不敬祖宗

《資治通鑒》

王太后疾篤,使呼廢帝。帝曰:「病人間多鬼,那可往!」太后怒,謂侍者:「取刀來,剖我腹,那得生寧馨兒!」己醜,太后殂。……帝令太廟別畫祖考之像,帝入廟,指高祖像曰:「渠大英雄,生擒數天子。」指太祖像曰:「渠亦不惡,但末年不免兒斫去頭。」指世祖像曰:「渠大齄鼻。如何不齄?」立召畫工令齄之。

《奉天靖難記》

時諸王坐廢,允炆日益驕縱,焚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禦容,拆毀後宮,掘地五尺,大興土木,怨嗟盈路,淫佚放恣,靡所不為。

4、親佞虐良

《資治通鑒》:

廢帝幼而狷暴。及即位,始猶難太后、大臣及戴法興等,未敢自恣。太后既殂,帝年漸長,欲有所為,法興輒抑制之,謂帝曰:「官所為如此,欲作營陽邪!」帝稍不能平。所幸閹人華願兒,賜與無算,法興常加裁減,願兒恨之。

《奉天靖難記》

倚信閹豎,與決大事,凡進退大臣,參掌兵馬,皆得專之。陵辱衣冠,毒虐良善,禦史皆被棰撻。紀綱壞亂,構成大禍。

5、畏忌諸父

《資治通鑒》

帝畏忌諸父,恐其在外為患,皆聚之建康,拘於殿內,毆捶陵曳,無復人理。湘東王彧、建安王休仁、山陽王休祐,皆肥壯,帝為竹籠,盛而稱之,以彧尤肥,謂之「豬王」,謂休仁為「殺王」,休祐為「賊王」。以三王年長,尤惡之,常錄以自隨,不離左右。

《奉天靖難記》

李景隆猝至河南,周王治具,邀其蚤食,李景隆以兵圍王城,執王府僚屬,驅周王及世子闔宮皆出,拘至京師,削爵為庶人,遷入雲南,困辱至極,妻子異處,穴牆以通飲食。未幾,遂罪代王。已而罪湘王,逼其闔官焚死。又籍齊王,困於京師。又誣岷王,降為庶人,流於漳州。

那麼,資治通鑒所載者為誰?答案揭曉:劉宋前廢帝劉子業。這個活寶皇帝從即位到完蛋只用了短短一年零六個月,只活了十七歲就被弒殺,且極盡荒淫昏暴之能事。逼母,殺祖,寵閹,奢靡,殘虐,五毒俱全。

比對《通鑒》和《奉天靖難記》分別對劉子業和朱允炆的記載,很容易得出《奉天靖難記》中朱允炆形象本於劉子業的結論。尤其是「畏忌諸父」這一點,極為傳神。

朱棣給建文帝潑的污水都夠把他自己淹死了 歷史 第2張

絕世暴君

宋前廢帝劉子業

若再置於歷史大背景觀之,則劉宋皇族之仇殺不休堪稱歷代之典型,「自滅滿門」堪稱後世定評,江南民謠戲之曰「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

永樂初年之禦用文人費心費力將朱允炆比照為劉子業,既是映照其「殘虐宗室」的昏悖,也是證成其自身「奮起奪位」的合法性。

須知,繼劉子業而起的宋明帝劉彧,身份也是廢帝之叔。更不待言的是,明帝弒殺廢帝只是奪權的第一步,接著平定義嘉之亂收拾廢帝諸弟和自己諸弟才是重頭戲,這又與朱棣「繼續削藩」擺平諸弟(包括朱允炆諸弟)可相映照。

《奉天靖難記》喪心病狂地抹黑造謠朱允炆,王崇武先生已力證其非,S2之去F甚遠,自不待言。但重要的是,《奉天靖難記》固然大爆粗口、毫無格調,但卻無意中暗示了另一隱秘,那就是雖然官書眾口一詞朱允炆焚死,但其實從前廢帝的死法(直接弒殺)來看,朱允炆恐怕也是慘遭弒殺。

張岱痛罵弘光帝朱由崧說,自古亡國亡君,無過我弘光者。漢獻帝之孱弱,劉禪之癡呆,楊廣之荒淫,合併而成一人。這話雖然不是全無影子,但總還是頗多誣枉。察建文史事,參之劉宋故事,未免也有移花接木、型塑前人之嫌。

古史可因層累而成,近史亦可堆垛而來。

恢復名譽——

當朱棣父子站在建文帝的位置上

2

辛幼安有雲,贏得生前身後名。無論古時候還是現在,身後之名的重要程度都一點不讓於身後之名。

擔當生前事,亦計身後評。《尚書》有載,盤庚遷殷,就出言恫嚇反對遷都的大臣死後也不得安生。電影《尋夢環遊記》,歌神死後的名聲甚至比生前還重要,因為只要凡間有人記得住他尊崇他,陰間的他就還能繼續名利雙收欺世盜名。永樂大帝朱棣又豈能不知?

起初,他的立場和期望都很簡單,那就是鬥倒鬥臭朱允炆,踏上一萬只腳令其永世不得翻身。為了揭穿朱允炆反革命集團的醜惡罪行,朱棣搬出《皇明祖訓》,拉上清君側靖難的大旗,將朱允炆塑造了一個大奸大惡而又冥頑不靈的昏主形象。他的立場與朱允炆水火不容,他的期望就是鬥垮敵人光大自己。

但事情總在起變化,立場和期望也得隨之變動。奪位之後的朱棣,立場只需是證明自己,期望只需是維護合法性,這與攻擊朱允炆已經不再是強相關。

畢竟借用宋明帝大臣蔡興宗弒殺劉子業的話說,「此雖兇悖,要是天下之主,宜使喪禮粗足;若直如此,四海必將乘人。」

朱棣雖然痛恨侄子,但從天下長治久安考慮,又必須適當維持朱允炆的地位。偽造「不殺叔父詔」營造「惠帝讓國」的假象,修《實錄》潤飾文字,頗有給人方便自己方便(live and let live)之意。

特別是主客易位之後,身為皇帝朱棣總不能再鼓勵藩王造反。兩難之間,朱棣只得「兩面其辭」。拙文《建文帝緣何死去活來》對此已有記述。這是朱棣一朝的「形象建構」。

考慮朱棣身後仁宣二帝的身份際遇,更能明了朱允炆後世形象之進一步流變。

仁宣二帝雖與建文陣營不同,但與朱棣次子漢王之鬥爭卻與建文酷類。明仁宗做了二十多年太子也受了二十多年悶氣,即位後甚至與心腹大臣抱頭痛哭,足見其忍氣吞聲忍辱負重的東宮生涯有多難熬。

朱棣給建文帝潑的污水都夠把他自己淹死了 歷史 第3張

明仁宗、明宣宗父子眼中

朱高煦是朱棣,自己是建文

仁宗心腹大多是建文舊臣,這批人雖然在靖難城破後馬前迎降,但他們與仁宗的文治傾向無疑更為合拍,與朱棣和漢王一系的馬上莽夫一直齟齬不斷。永樂年間,解縉、楊溥、蹇義、夏原吉屢受棰楚囚系(解縉甚至死於非命),不能不說是靖難之戰在另一層面上的延伸。

仁宗即位後乾的第一批事裡就有赦還建文舊臣,有限恢復名譽,這不但標誌著朱棣集團對建文集團的最終認可,也還是仁宗本人與建文國政的最終合流。

與之相應,仁宗君臣於公於私都在默許、放任、甚至推動對朱允炆形象的改善。宣宗本人親征平定乃叔之叛,竟爾成了平叛成功的建文帝。兩相對照,建文的形象不能不隨之調整。仁宣這條路線也由英宗繼承下去(建庶人之釋)。

廟堂之所是,天下之必非。廟堂之所非,天下之必是。自明中期以降,文網漸弛,士大夫與民間皆喜談國史,建文史學自然成為矚目焦點。

民間的立場當然是同情朱允炆,期望則是所謂「撥亂反正」(也是春秋大義)。自然在S1+S2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朱允炆的人格形象逐年上揚,最終定型為我們今天見到近乎「小堯舜」的局面。試舉數例:

祝允明《野記》:「建文前後,人聞道不拾遺。」

顧起元《客座贅語》:「父老嘗言,建文四年之中,值太祖朝紀法修明之後,朝廷又一切以惇大行之,治化幾等於三代。」

吳敬梓《儒林外史》:「我朝自從出了個永樂爺,就搞壞了。」

……

其實,建文施政決不能說完美無缺。即在當時,方孝孺已指有「奸臣亂政」,解縉、尹昌隆亦曾疏劾政事之失,王紳上書也說「位過於器而愧於位者有之,至於職小於才而才浮於職者何限,亦有才品相丁,而所任非其所長,所職非其所事者」。

拙文《建文改制研究》(曾於文史宴刊出)對此亦有論證。總體而言,建文朝政存在一些失誤:1、用人不當,多德勝於才者;2、政策失當,輕重緩急不分;3、削藩量刑過當,不盡公正。既不像朱棣說得那麼不堪(失真),也不如後世吹得那麼完美(失焦)。

朱棣集團的厚誣深詆,又變為仁宣之後的虛美隱惡。

從惡言之謗到不虞之譽,朱允炆的人格形象一變再變,最終在動態平衡中維系了朱家朝廷的合法性。雖然失真,但未失義;即便失焦,猶未失格。

今人享有充足的研究便利和無所顧忌的學術環境,大可以以客觀無私(impersonal)和利害無關(disinterested)的立場,秉承求真求實的期望,對F-S1-S2重加整合,俾能讓朱允炆研究更臻完美。所見傳聞,莫失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