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對西洋繪畫的濃厚興趣,是促成傳教士陸續來華的重要原因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國古代繪畫多以寫意為長,在對人物的刻畫上寫實程度遠不如西方油畫。自明代後期,陸續有西洋傳教士來華傳教。

清朝皇帝對西洋繪畫的濃厚興趣,是促成傳教士陸續來華的重要原因 歷史 第1張

清·郎世寧·乾隆閱駿圖屏 紙本設色,縱一三四·一公分,橫一三八二公分 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年間,法國皇帝派遣洪若翰、白晉等傳教士進入中國,他們帶來的禮物中,就有獻給康熙皇帝的路易十四的畫像。康熙皇帝對於西洋繪畫的濃厚興趣,是促成傳教士陸續來華的重要原因。此時對肖像畫畫師的需求,是皇帝準許傳教士進京的首要原因。

清朝皇帝對西洋繪畫的濃厚興趣,是促成傳教士陸續來華的重要原因 歷史 第2張

清 郎世寧 聚瑞圖軸 絹本設色 縱一〇九·三公分 橫五八·七公分台北 故宮博物院藏

雖然清朝的禁教令對傳教士來華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但並沒有讓西方放棄以繪畫敲開東方大門的機會,清宮「西畫東漸」中最有力的推動者,莫過於康熙末年進京的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十二月八日,郎世寧矢發末願,宣讀誓詞,並在誓願書上簽字,由此真正成為耶穌會的一員。

他進入清廷,以宮廷畫師的身份結交上層。雍正皇帝登基時,郎世寧繪制《聚瑞圖》進呈,迎合了新帝登基進獻祥瑞的中國傳統。他與年希堯交好,一起交流繪畫技巧,在郎世寧的指導下,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年希堯在義大利畫家安德烈所作《畫家和建築師的透視學》的基礎上編制了中國第一本研究透視畫法的著作—《視學》,並將其刊行。

清朝皇帝對西洋繪畫的濃厚興趣,是促成傳教士陸續來華的重要原因 歷史 第3張

清郎世寧 弘歷觀畫圖軸 紙本設色 縱一三六·四公分 橫六二公分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對郎世寧的器重更是廣為人知,而郎世寧也因乾隆皇帝的高度評價「寫真無過其右者」,而成為乾隆皇帝各種畫像中專門為其描繪臉部的畫師。

清朝皇帝對西洋繪畫的濃厚興趣,是促成傳教士陸續來華的重要原因 歷史 第4張

清 郎世寧 八駿圖卷(局部) 絹本設色 縱五一·二公分 橫一六六公分 故宮博物院藏

清朝皇帝對西洋繪畫的濃厚興趣,是促成傳教士陸續來華的重要原因 歷史 第5張

清 郎世寧 八駿圖卷(局部) 絹本設色 縱五一·二公分 橫一六六公分 故宮博物院藏

郎世寧之所以受到皇帝如此禮遇,主要得益於他高超的畫技。他嘗試運用筆、墨、紙、絹、國畫顏料等中國繪畫工具,把西洋畫理念與中國筆法相融合。為了迎合帝王的喜好,他所畫人物的臉部大都採用正面受光,同時運用線條與明暗相結合的方法,盡量減輕明暗差別,由於沒有了陰影部分,就避免了帝王不喜歡的「陰陽臉」效果,運用焦點透視法加強了畫面縱深的空間感。

清朝皇帝對西洋繪畫的濃厚興趣,是促成傳教士陸續來華的重要原因 歷史 第6張

清 郎世寧 果親王允禮像 絹本設色 縱三一·五公分 橫三六·七公分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傳統人物畫在構圖上注重留白,而西洋繪畫在劃分空間、布局位置上則嚴格遵從「黃金分割律」。郎世寧的繪畫將二者巧妙結合,在不斷摸索中找到了皇帝的接受點。

原文作者:王敬雅(作者系:故宮博物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工作人員)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8年10月刊《西洋畫師與清代的「西畫東漸」》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