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天繪發布史上最小32線雷射雷達,創始人:這個領域技術是王道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北科天繪發佈史上最小32線激光雷達,創始人:這個領域技術是王道-雪花新聞

北科天繪在北京中關村軟件園召開產品發布會,發布了兩款雷射雷達新產品,其中R-Fans-32是史上最小的32線雷射雷達,C-Fans是中間64線,兩側32線的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北科天繪成立於2005年,創始團隊長期在海外從事雷射雷達研究,其在雷射三維成像領域已經耕耘近20年。2015年以前,北科天繪主要為國土勘測、電力巡線、鐵路檢測等研制測繪型雷射雷達。2016年5月北科天繪在國內率先發布多線雷射雷達,將客戶群延伸至無人駕駛和機器人領域。

R-Fans-32是史上最小的32線雷射雷達,其配置如下:

雷射發射頻率: 640 kHz

垂直視場:31 º (-20 º ~+11 º)

最大測距:200 m @ 20%反射率

測距精度: 2-5 cm

水平分辨率:0.05 º

垂直角度間隔:1 º

重量:726g

尺寸: 115(D)ⅹ70(H)

其實,市場上的雷射雷達大部分是採用「多線+多個電路板」的工藝,這種工藝的缺點是隨著線路的增多,其設備體積和質量也會隨之增加。R-fans選擇了另一種技術路線——半導體工藝,其重量只有726 g,尺寸115(D)*70(H),而且隨著線數越高,越顯示出其體積、重量和價格優勢。

北科天繪發佈史上最小32線激光雷達,創始人:這個領域技術是王道-雪花新聞

另外,在設備生產端,R-fans-32也有明顯的優勢。張智武介紹,雷射雷達的成本很大一部分來自人工,以前是人工「多線+多次」對準線圈,而通過半導體工藝可以做到機器自動對準,比如4個人一組,每2個小時就能裝調好一台R-fans-32,之所以能這麼高效,就是因為省去了對準環節。

北科天繪發佈史上最小32線激光雷達,創始人:這個領域技術是王道-雪花新聞

C-Fans作為全球首款適於前裝的高線雷射雷達吸引了大家注意,其視場為150 º ⅹ 15 º,可以嵌入車身,比如車的前後保險杠,從而使雷射雷達與車身融為一體並更加隱秘。車輛正前方是避障重點區域,C-Fans在其150 º水平視場的中央80 º區域掃描線數加倍,以獲取對目標的更高辨識度。最遠測距在目標反射率20%時仍達到200m以上,數據更新頻率最高可達80 Hz。

C-Fans配置:

測距:0.5-200m

測距精度:pan>

視場角:水平150度,垂直15度

角分辨率:水平0.1 º;垂直0.25 º*0.5 º

幀頻:10-80Hz

接口:以太GPS

功耗:pan>

雷射雷達因其精準、實時的三維探測能力成為無人駕駛大賽的致勝法寶。近年來,由於產業巨頭對雷射雷達的高度關注,資本在雷射雷達領域押註巨資,促使老牌雷射雷達企業加速產品研發,同時也刺激了一大批初創公司誕生。市場數據預測,2035年智能汽車雷射雷達市場數量將超過2500萬台,年產值千億級。

北科天繪發佈史上最小32線激光雷達,創始人:這個領域技術是王道-雪花新聞

談及蜂擁而至的雷射雷達入局者和可能面臨的激烈競爭,張智武表示:「雷射三維成像的原理並不複雜,所以很多初創企業一開始都信心滿滿。隨著產品研發的推進,會發現「坑」越來越多。雷射雷達是一種新型傳感器,很多元器件市場上根本買不到,需要企業自己去設計開發,經驗和技術積累特別重要,還需要時間去打磨。雷射雷達製造既考驗企業的技術底蘊,也依賴團隊的國際化視野,對新技術新材料高度敏感,還需要企業發揮「工匠精神」持續性投入,考驗團隊「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和耐心。」

如今雷射雷達是智能汽車感知的重頭戲之一,未來混合固態與全固態雷射雷達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場景自為政,尚未有定論,所以雷射雷達還沒有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由於雷射雷達涉及駕駛的安全性,汽車企業對這一傳感器會越來越挑剔,性能、可靠性、車規、成本、量產等等,雷射雷達企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這是一場要求速度的馬拉松。

談到雷射雷達的取勝之道,張智武強調:技術、技術、還是技術。傳感器發展的必然趨勢是 「高性能」、「輕小化」、「高可靠」和「低價格」,背後支撐的都是技術。這里的「技術」不是指科學原理,拼的不是智商,而是行業經驗、知識積累和眼界。

被問及未來公司是否會發布線數高於64的雷射雷達,張智武說,「討論線數本身意義不大,線數多少都可以定制,將來不會成為競爭門檻。關鍵是企業的技術路線是否能支撐真正意義的量產以及做到產品的極致輕小、可靠和便宜。談及全固態雷射雷達,張智武說北科天繪正在研發的全固態雷射雷達走得是3D Flash路徑,不久會有第一款原型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