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華為強攻,百度、騰訊偷襲,小米可能將迎來第二次至暗時刻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丨不凡商業記者 溜溜球

巨頭布局IoT(物聯網)的競爭日趨激烈。

上周,阿里雲IoT智能人居平台悄悄上線了兩款新產品:一套分布式語音交互解決方案和一個86型語音盒子,顛覆了傳統的只能在智能音箱等類似的單一入口做到聲控的控制方式。

10月26日,華為在Mate20系列中國記者會上推出一款全新的AI音箱,正式進軍智能音箱領域,補足了華為在智能家居控制入口產品上的不足。

當日,上海首家華為智能生活館也開門迎客,店內共有300多款包括手機、平板、PC、配件、智能家居等產品在內的華為產品可供體驗和購買。

阿里、華為強攻,百度、騰訊偷襲,小米可能將迎來第二次至暗時刻 科技 第1張

以智能家居為入口,打通「人物互聯」的管道,從而做到「萬物互聯」,這是巨頭布局IoT的一貫套路。

但對於這條路的先行者小米來說,阿里的分布式語音解決方案極有可能顛覆智能家居乃至IoT領域的控制方式,華為的智能生活館極有可能對小米線下管道造成衝擊。

群雄逐鹿IoT,小米的先發優勢已岌岌可危。

阿里的進擊

就在小米故宮記者會的前一天,阿里雲IoT悄悄的在雲棲社區開了一場線上記者會。

關注到這場記者會的人不多,瀏覽量至今也才1000出頭。記者會的主講人是阿里雲IoT智能人居平台的總架構師魏啟令,從介紹阿里雲IoT智能人居平台、發布兩款新產品到在線答疑,總共耗時不過一個小時,與小米新產品記者會的陣勢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但阿里這場記者會的意義顯然比一款「更會拍照」的新手機重要的多。

過去一年裡,包括百度、騰訊、阿里、京東、華為在內的各大廠商紛紛涉足智能音箱市場,小米更是憑著小愛同學成為全球排名第五的智能音箱廠商。究其原因,是一眾廠商期望通過智能音箱打通IoT的語音控制入口。

與此同時,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傳統的語音交互大多受制於空間,比如用戶只能在單一入口所觸及的空間做到聲控,智能音箱距離成為IoT語音控制入口的夢想相去甚遠。

而阿里雲IoT的分布式語音解決方案即將讓夢想照進現實。

阿里巴巴達摩院語音實驗室研究員付強表示,該方案集成了平台連接能力和語音交互技術,能夠以聲控的方式控制IoT設備。也就是說,只要簡單的說上幾句話,就能讓家裡的設備全都「動」起來,能夠將語音交互的能力輸出到各類IoT設備上,做到無處不在的聲控體驗。

阿里、華為強攻,百度、騰訊偷襲,小米可能將迎來第二次至暗時刻 科技 第2張

以家居場景為例,所有採用該分布式語音解決方案的家電設備,都可以通過就近的設備作為智能語音交互入口,即可對全屋智能家居語音控制,通過智能人居平台,家居場景智能設備語音操控將很容易就做到全覆蓋,小到控制開關燈,大到控制新風系統操控,都將完全做到語音觸達,語音交互的新時代即將開啟。

但對小米來說,這可能是致命一擊。

今年7月,小米在上市招股書中披露,小米IoT接入的智能設備超過一億台,設備請求超過400億次,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硬體IoT平台。但小米IoT存在一個無法克服的問題:小米IoT平台是通過米家APP來控制的,這是一種「偽智能」的概念。

撇開每家硬體廠商都採用的硬體產品+APP的模式帶來的麻煩不談,對於消費者而言,每一次控制都需要打開手機APP來操作,不如直接起身關燈或者打開空調更為方便。

也就是說,手機APP暫時只是一個過渡品。在未來IoT的想像裡,任何需要操控的設備都是多餘的,IoT的終極目標是讓人和機器之間的互動就像人與人之間的交談一樣方便。

小米用5年時間搭建的IoT帝國,阿里打算用釜底抽薪的方式顛覆它。

危機四伏:IoT領域將迎來巔峰對決

當然,小米的危機不止於此。

2017年底,華為確定了新願景和新使命——「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智能」、連接萬物成為華為新一階段的重點。

事實上,早在2015年,華為就發布了HiLink智能家居開放平台。盡管市場動作不甚明顯,但三年來HiLink平台為華為積累了2000多萬用戶,與100多家廠商合作接入了50多個品類,覆蓋了300多款產品,這一切成為華為殺入IoT領域的基礎。

阿里、華為強攻,百度、騰訊偷襲,小米可能將迎來第二次至暗時刻 科技 第3張

今年以來,華為在IoT領域的布局變得更加清晰。

3月,華為在上海AWE上宣布了HiLink智能家居戰略:將聯合合作夥伴推出「百億計劃」,在B、C兩端同時發力,三年內(第三年)做到HiLink家電設備百億美元流水,力爭三年打造中國智能家居第一生態。

10月,華為發布了全棧景AI解決方案,試圖通過覆蓋全場景的人工智能的晶片以及基於晶片的產品和雲服務賦能各行各業,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上周,華為終於補上其在智能音箱產品上的短板,發布了全新的小藝AI音箱,同時在上海開了第二家智能生活館,與小米打起了全線的擂台戰。

騰訊和百度也沒有缺席IoT。

騰訊的IoT布局在今年5月舉辦的騰訊「雲+未來」峰會上以「三張網」的形式(人聯網、物聯網、智聯網)浮出水面。

「我們不僅要做物聯網;我們要做的是智聯網,一個超級大腦」,馬化騰說,從前,騰訊連接的是人和人,如今要聯繫人和物,以及企業和政府,最終,幫助各行各業建立「超級大腦」,一個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統。借助超級大腦,打破信息孤島,靈活調配資源。

在今年6月的百度雲智能IoT大會上,百度總裁張亞勤就表示,「 在IoT領域百度已經形成了從雲到端的完整布局,核心是超強計算能力、海量數據以及基於大規模神經網路的百度大腦。」

阿里、華為、百度、騰訊火力全開之下,小米的先發優勢已經不起推敲。

困頓中拔足狂奔

讓問題更嚴重的是,小米在做生態和做平台的選擇上已經棋差一招。

2013年底,小米開啟了生態鏈計劃,三年投資的100家生態鏈公司構成了小米IoT布局的基礎。有知情人士稱,小米IoT平台一億多台已激活設備中,有5000到6000萬台設備是華米生產的小米手環。

生態鏈構成了小米IoT的護城河,統一的ID設計讓小米系的公司和產品自成一派,但問題也很突出:生態鏈公司憑借爆款產品走紅之後開始去小米化,封閉的生態難以為繼。

事實上,除了小米,其它所有入局IoT領域的廠商都在做平台。

今年7月,手機廠商OPPO、VIVO聯合美的、TCL、大華樂橙等一眾硬體廠商成立了IoT開放生態聯盟,主打開放的IoT行業生態體系,不以任何廠商為中心,所有成員都平等公平,直指小米封閉、專制的生態鏈系統。

此外,阿里的智能人居平台、華為的HiLink平台也大打開放牌,「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成為平台提供商的合作口號。做平台不做生態,成為IoT玩家的共識。

當然,小米也感知到了危機。

10月27日中午,雷軍在微博上宣布,小米手機今年的出貨量正式突破一億台,提前完成全年任務並邁入「億級俱樂部」。

對小米來說,出貨量過確實億值得慶賀,畢竟在如此多的手機廠商裡,出貨量破億確實是鳳毛麟角。更重要的是,小米手機用戶構成了小米生態鏈的用戶基礎,手機出貨量越大,小米IoT平台的連接設備也就越多。

阿里、華為強攻,百度、騰訊偷襲,小米可能將迎來第二次至暗時刻 科技 第4張

小米所做的努力不止於此。

早在去年11月,小米就推出了一項IoT開發者計劃,向外部開發者開放、提供多種智能硬體接入方式,提供多種訪問或控制小米IoT設備的方式,實行開放智能場景、新零售管道等補貼計劃,甚至還聯手百度在「IoT+AI」達成合作。

今年9月,小米還進行了一輪大刀闊斧的架構調整,原有的電視部、生態鏈部、MIUI部和互娛部等四個業務部重組成十個新的業務部,各業務部的總經理直接匯報給CEO。

調整之後,小米的業務整合更加細分,更加扁平化。生態鏈企業中,一些表現突出的部門,比如小米筆記本、智能硬體、有品電商和IoT獨立出來,成為與生態鏈平行的部門。同時,也有有生態鏈企業向不凡商業透露,現在想打上「小米」和「米家」的品牌越來越難了,在有品商城上自有品牌的產品反而更加容易。

結合有品商城部門層級的提升來看,此前小米打算「放棄封閉生態體系,改做平台電商」的傳聞得到進一步驗證。

從埋頭苦幹到抬頭學習同行經驗,小米拔足狂奔。

結語

布局IoT,巨頭無一缺席。

接下來一到兩年時間裡,IoT領域必將迎來一場又一場對新技術、用戶、合作夥伴乃至人才的爭奪戰,小米依靠先發制人所獲得的優勢已聊勝於無。

BAT和華為的強攻之下,再加上京東、360等一眾公司在垂直細分市場發起的競爭,小米可能將迎來第二次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