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寫作被批「邏輯差、不會寫」 高校陸續開設寫作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經歷過12年語文教育,被高考作文歷練過的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寫作能力卻被大學教授們嫌棄——「邏輯思維能力差」,「完全不會寫學術論文」,「連摘要都寫不好」,「規範語言不會用,全是網路口語」……

為了改變這個現象,前不久,清華大學開起了《寫作與溝通課》,作為本科生必修課程。10月29日,浙江農林大學《大學寫作》課程在東湖校區學1508智慧教室正式開講,該校2018級求真實驗班成為首批學習該課程的班級。

通過高考歷練的大學生

為什麼寫作能力這麼差

近年來,大學生寫作表達能力,特別是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足的狀況,已經引起不少高校的關注。

「我們進行了調研,復旦、清華等高校的教授們一致認為理工科學生的學術寫作能力比較弱。」農林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大學寫作》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彭庭松告訴記者,「學生在進大學之前沒有接受過相關的訓練,寫論文的時候是茫然的,很多學生連摘要都寫不好。尤其是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在面對大學階段需要的學術寫作的時候,缺乏邏輯思維,寫的論文往往沒有條理。並且也缺少批判性思維,質疑觀點的能力比較弱。」

通過高考作文歷練的大學生,為什麼寫作能力還是差呢?

彭庭松分析,主要是三個原因。首先,「中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並沒有針對學術寫作。即便是高考作文,也是有很多套路的,且命題作文的寫作方法和學術論文也有很大的區別。」

其次,大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令人堪憂,「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孩子習慣在網路上溝通,自然就會將網路語言滲透到寫作中,常常會出現口語化表達,學生對於規範語言的運用能力下降。」

第三個原因是,網路的閱讀方式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平時都是選擇性閱讀,只挑自己感興趣的文章看,這在做學術研究的時候,容易遇難不上,看到難的文章就退縮、繞開。」

很多世界頂尖名校都把「表達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作為大學期間應養成的極為重要素質,哈佛、普林斯頓、劍橋等世界名校都開設了體系完整的寫作課,哈佛大學將寫作課列為全校唯一的通識必修課,「我們希望通過該課程,提高學生學術性表達的技能與藝術,進而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寫作能力。」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沈月琴說。

大學寫作課到底上些什麼

針對熱點話題提煉觀點

彭庭松透露,在《大學寫作》課程中,浙江農林大學中文系的3位老師會用學術熱點和社會熱點話題作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幫助學生提煉有價值的觀點,寫成文章。「學生完成初稿以後,老師還會和他們面對面交流、修改,完成二稿、三稿。每個學期要完成三篇這樣的文章。」

在這個課程中,將從說與寫、聽與寫、讀與寫三方面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說與寫,是訓練學生完成口語和書面語的轉化,訓練他們講話稿的撰寫等能力;聽與寫,是讓大家熟悉和聽有關的文體,比如如何聽報告;讀和寫,側重的是閱讀素材和寫作之間的轉換。對大學生來說,閱讀是最主要的獲取素材的途徑,如何在閱讀中抓取重點信息,如何總結閱讀感受都是需要訓練的。」

上完第一節《大學寫作》後,浙江農林大學求真實驗班的朱宇璇同學透露,《大學寫作》課的上課模式和其他課程很不一樣,老師更側重啟發。同樣一個案例可以通過很多的路徑去思考和解釋,不僅啟迪我們如何提升寫作能力,更有助於我們提高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浙江農林大學校長應義斌表示,在本科生中開設寫作課的目的是要通過科學系統的寫作訓練,來有效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文字表達水平,培養支撐學生全面成長、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關鍵能力。「從根本上來講,開設大學寫作課或許只是現階段一次探索性的有益嘗試。真正樹立起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則是一項長期而偉大的工程,值得所有致力於推動大陸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同仁們不斷地聆聽、思考與篤行。」

目前,浙江農林大學《大學寫作》課程,安排4個學分64個學時,分《大學寫作I》和《大學寫作II》,在第一、二兩個學期完成。今年首先在2018級「求真實驗班」75名學生中試點開設,逐步覆蓋至全校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