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之前一直覺得情商不重要。後來年紀越長,越懂得情商不可或缺。
如果說,智商讓我們成功,情商就讓我們幸福。
因為高情商,能令我們擁有更好的關係,感知到更多善意與溫柔。同時,獲得更多愛。
於是,教人如何擁有高情商的文章此起彼伏。
但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高情商,並不是培養得來的。
它經由兩個管道而來。
一是與父母的關係模式。
二是在成長經歷中的學習。
具體如何做呢?
1
不要太打擾孩子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習慣。
孩子在專注玩積木,湊上去,逗他,抱他,親他,和他說話。
孩子在看繪本,走過去,問他看不看得懂,或者說些其他事情,「寶寶,你剛剛有沒有洗手?」「寶寶,你要把這些繪本都收拾起來。」「寶寶,你昨天說……」
甚至有些媽媽,粗暴地阻斷孩子的正當遊戲。
我們以為,這是關心。孰不知,這是打擾。
當孩子安靜地、專注地,在做一件事時,就是他的生命真正成長時。
他會建立內在秩序感。
會張開全身的感受力,去感知世界的紛繁有趣。
此時,家長來打擾,會讓孩子的感受與自我斷裂開。家長的話語、動作、提出的新要求,都會成為一種干涉,令孩子無法深入事件,破壞他的覺察模式。
可孩子的感受力,才是重中之重。
當他感受力越強,共情能力就會越好。
他會懂得他人的感受,也會更理解事物的邏輯,繼而在以後的成長中,能夠更專注,也會更執著。
舉個例子。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研究,看什麼樣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領悟力更強。
他們調查了幾百個孩子及其家庭。
結果發現,父母越「由著」孩子,孩子做事越不被打擾,孩子走向內在世界的探索,就越順利。
而父母越打擾孩子,孩子越容易精神渙散。
也就是說,注意力的破壞,是從父母對孩子的專注度破壞開始的。
另一個相似的中學研究,關於情商。
加州有個中學對全校學生進行情商測試,同樣發現,父母尊重孩子的成長,孩子也會尊重他人。
父母越愛打擾孩子,孩子就看不見他人真實的內心。
他會認為,干涉是正常的,打擾是常態,不顧界限地侵犯也是人之常情。於是,他在成長中、關係中,會遇見重重障礙。
這樣的生命,當然無法喜悅、平和。
2
看見真正的孩子,他就能看見真正的他人
我司編輯部的溫林,也是一個媽媽。
她講過一件事。
有一回,她女兒鼻子受傷了,丈夫要為女兒擦藥,女兒怕,丈夫說:「這有什麼好怕的,來來來,擦藥!」甚至追著跑。
但女兒根本聽不見這樣的判斷。
孩子只能感知到父母的情緒。
她覺得,爸爸在吼我,爸爸好兇,爸爸不愛我了,爸爸好嚇人……在這種恐懼中,孩子哭得越來越大聲。
溫林見此情景,連忙蹲下身,將女兒抱在懷中,問她:「寶貝是不是很害怕?」
女兒點頭。
「寶貝是不是覺得爸爸追著你擦藥很嚇人?」
女兒再次點頭。
溫林這時,才從女兒的角度,去化解這些問題。她告訴孩子,爸爸永遠愛她,只不過,爸爸覺得寶貝不擦藥,會更疼,所以就焦急了些。還告訴孩子,藥不疼,不信,媽媽先塗,寶貝再塗。
孩子就這樣,喜悅地塗上了藥。
當溫林長期用這種方式,與孩子相處,她發現,孩子越來越喜悅,也越來越可愛。
她會在溫林勞累時,主動撲上來,給媽媽捶肩,說:「媽媽一定很辛苦,寶寶給媽媽捶肩,寶寶愛媽媽。」
也會在幼兒園其他孩子哭泣時,走上去說:「你是不是很難過?我可以分享我的玩具給你,我們一起玩吧!」
孩子與他人相處的模式,往往來源於孩子與父母的相處模式。
你怎麼對孩子,孩子就會如何對他人。
你怎麼愛他,他就會怎麼愛人。
倘若他在童年時,真實的他一直不被看見,那麼,他就會孤獨。
對於孩子而言,孤獨是最為恐懼的。
它意味著不被愛,不被理解。他會緊張,會焦慮,會急於獲得認可。求而不得時,就會充滿自我否定。
而在以後的關係中,他會不自覺地,將這種低價值感投射出去,認為對方也是可恨的,不好的。於是出現重重問題。
讓孩子獲得和平的人生,從看見真實的他開始。
3
情緒的失序,源於被控制
記得李雪說過,孫瑞雪的蒙特梭利幼兒園里,發生過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有幾個3-4歲的小朋友聚在一起,自發開會一下午。
說什麼呢?
小家夥們都在談父母。
會議得出的結論是:父母無法改變,我們越想改變他們,他們越糟糕。
也就是說,孩子也想改變父母,但最終,孩子們以天然的感知力,明白了生命的本質:自由。
另一個故事,來自心理咨詢師王璽。
她曾接待過一個病人。
兒子17歲,無器質性病變,但全身震顫蜷曲,動個不停,長達1年之久。
他被父親綁在輪椅上,同時被大人按著手腳,但還是一直顫抖,無法停下片刻。
王璽沒有想辦法綁緊孩子。
而是說:「你快放開他!」
父親說:「不行,放開了,他會動得更厲害。」
但在她的堅持下,父親還是放開了。
這時,王璽對那個少年說:「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動,想怎麼動就怎麼動,隨便動。」
奇跡緩慢地發生了。
孩子在被鬆開以後,並沒有明顯震顫。
治療一段時間後,孩子症狀明顯減輕,不再需要輪椅。
當生命歸於自由,當孩子明白,自己可以按自己內心的聲音生活,他們不會變得失序,反而會越來越有序。
許多父母喜歡控制。
控制孩子每天吃多少飯,穿多少衣服,交什麼朋友,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談什麼馬子,娶什麼樣的媳婦兒,過什麼樣的人生。
但這樣的父母,只會催生一個又一個的媽寶男。或者暴力狂。
比如朱雨辰。
還有狄鶯的兒子。
無數心理學家,用不同的聲音,說過相同的一句話:越控制,越失序。
只有將孩子的生命還給孩子,順其自然,活在當下,生命才會擁有更豐盈的能量。
而當他不被控制地長大,他也就不會控制他人。
他不會生出妄念,想要他人,變成理想中的完美他人。
他不會有錯覺,覺得世界會按自己的意念來運轉。
當他喜歡一個人,會自然靠近,不控制,不設定,深度聯結,創造更欣悅的體驗,讓障礙更少,讓情感流動。
海子說:把石頭還給石頭,
讓勝利的勝利。
今夜青稞只屬於她自己!
4
接受負面情緒,接受和解
許多父母感情不好,一爭吵,就停不下來。
丈夫覺得無比煩躁。
妻子覺得無比痛苦。
後來,兩個人困在自己的孤獨中,你無法到來,我也無法過去。長此以往,兩個人一直無法處理問題,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於是,「男人逃,女人追」的現象就出現了。
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會以為情緒是萬惡之源。
他會覺得,不可以憤怒,不可以攻擊,甚至不可以悲傷。
他還會覺得,關係是可怕的,因為一旦有了關係,就會有了衝突。有了衝突,就會迎來末日。
比如一個情感綜藝節目中,一個在父母的暴力中長大的女人,40多歲,沒有戀愛,也沒有結婚。
金星問她:「為什麼不戀愛呢?」
她說:「我沒有信心。」
在充滿毀滅性的衝突中長大,她對關係絕望,繼而恐懼關係,直至孤獨終老。
為避免這種人生悲劇發生,請記得:
1 ,負面情緒是可以被接納的。
2 ,父母要懂得和解。
負面情緒,不是無理取鬧。
也不是作。
它是一種激烈的對話。
在爭吵的背後,往往意味著不被看見的委屈,未曾療愈的疼痛。因為,去接納彼此的憤怒,再告訴對方:我願意與你一起承擔。
當你憤怒地喊:「你根本就不在乎我!」
我聽見背後的聲音:「我需要你!」
我理解你的激烈,回應你的匱乏,一起面對問題,那麼,兩個人都會獲得福蔭。
孩子是一塊海綿。
不僅會汲取信息,也會汲取關係模式。
當父母不懂得和解,他也害怕衝突,會本能地逃避衝突。
或者,在衝突中沒有智慧與耐心,去處理問題。
但父母如果懂得和解,在爭吵之後,坐下來,反思自我,互相道歉,握手言和,並向孩子道歉:「對不起,寶貝,剛剛我和媽媽情緒比較激烈,這不是你的錯,我們已經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了,以後我們會更寬容地面對彼此。我愛你,更愛你媽媽!」
孩子就會覺得,衝突只是關係中的一種常態。化解了,愛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
於是,他就會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去面對人生中的其他問題。
克里希那穆提曾說:如果父母真的關心他們的孩子,社會在隔夜之間就會改變,我們會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會有一個沒有衝突、沒有戰爭的世界。
因為,父母會為孩子,創造一份潛意識。
而人的潛意識,會像生命的方向盤一樣,將你引向不同的路,遇見不同的風景。
如果這個潛意識是明亮的,你會遇見非常多的善意。
如果這個潛意識是黑暗的,你會認為,社會就是叢林,人與人就像鬣狗,瘋狂搶肉,你就會防禦過重,一觸即發,經常陷入被騙、被背叛的僵局。因為你內心的敵意,激發了別人的敵意。
情商很重要。
但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要從內在、從童年,真正擁抱世界和自己。
-end-
為了幫助每個寶爸寶媽,
特地開了一個以心理學解讀母嬰關係的公眾號——十月媽媽心理。
這個號沒有控制,沒有說教,
只以溫柔的、和平的心理學專業知識,
陪伴每個媽媽和孩子成長。
考慮到一些媽媽太忙,
我們會將每篇文章,請央視配音員,錄制成唯美音頻分享給大家。
寶媽們可以一邊陪孩子,一邊覺察,一邊自我完善。
如果你喜歡高質量的家庭教育類文章,
如果你喜歡心理學,
如果你想了解以愛和自由,如何陪伴孩子成長,
來十月媽媽心理吧,相信你不會失望!
關注十月媽媽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