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專享」的P2P爆雷,小米的擔當何在?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米粉專享”的P2P爆雷,小米的擔當何在?-雪花新聞

本文來自 雪花新聞,本文標題:「米粉專享」的P2P爆雷,小米的擔當何在? ,轉載請保留本聲明!

if (window.location.host != ‘www.xuehua.us’){window.location.href=’https://www.xuehua.us/2018/07/31/%e7%b1%b3%e7%b2%89%e4%b8%93%e4%ba%ab%e7%9a%84p2p%e7%88%86%e9%9b%b7%ef%bc%8c%e5%b0%8f%e7%b1%b3%e7%9a%84%e6%8b%85%e5%bd%93%e4%bd%95%e5%9c%a8%ef%bc%9f’;}

來源:藍鯨財經、搜狐財經、鳴金網、知乎

揚言要讓投資者賺一倍的雷軍,隨著小米推薦的多家p2p理財平台爆雷,讓參與投資的眾米粉損失慘重。

7月9日,小米在香港主板上市,雷軍作為小米的最大股東,可謂是風光無限。就在當日晚間,雷軍在香港某酒店舉辦慶功宴時放出豪言:「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相隔僅數日,面對推薦給米粉的P2P平台接連爆雷,雷軍及小米便開始噤聲。

「米粉專享」變成「專坑米粉」

最近,多家P2P平台出現跑路現象,使得大量消費者蒙受巨額損失。

“米粉專享”的P2P爆雷,小米的擔當何在?-雪花新聞

小米通過讓小米用戶做任務的方式投資金柚金服等p2p項目,小米手機用戶正是因為信任小米,感覺金柚金服等p2p平台肯定和小米存在一定關係,才決定投資的,如今隨著小米推薦的很多p2p平台相繼爆雷,小米用戶損失慘重,而小米公司顯然是無法撇清關係的。

據悉,幾個月以前小米集團旗下的金融產品在小米VIP和小米運動中推廣P2P平台,並註明米粉專享和專屬返利,但6月份相關產品相繼爆雷,已經確定的有秋田財富、2025、米袋子、小諸葛、靚錢寶、人愛、小灰熊、管家、捷麥等等。

而很多米粉在這些p2p理財平台進行的投資損失慘重,甚至血本無歸,有些用戶在網上po文控訴,因為一部小米手機,被害了半生,對不住家人。

“米粉專享”的P2P爆雷,小米的擔當何在?-雪花新聞

推薦平台爆雷,小米難辭其咎

截至目前,對於眾多投資人的訴求和質疑,小米及雷軍全部選擇噤聲,但作為宣傳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米粉專享”的P2P爆雷,小米的擔當何在?-雪花新聞

“米粉專享”的P2P爆雷,小米的擔當何在?-雪花新聞

事實上,從小米推廣這些P2P平台的頁面上能看到,小米在這些推廣信息的旁邊就標註了「廣告」二字,盡管這些提示字小不說,還故意設成紅色,明顯是有意隱藏起來,小米能否憑此免責呢?

小米有否對這些平台的信息真實性進行嚴謹的審核?小米有否為這些平台進行信用背書的嫌疑?等等,這些問題後續會由專業的法律機構進行評估。

但是,從此事上暴露出小米在經營層面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隱患。

有網友表示,小米公司作為流量方和廣告方應該在嚴格的法律框架下進行經營,在法律模糊地帶更需要謹慎嚴格把控,保證投放的廣告是有金融資質,有保證的平台。同時,他表示小米硬件長期的低利潤和盈利KPI考核,導致小米一些部門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從基礎的法律和道德上沒有做過任何風控。

病急亂投醫?小米有自己的苦衷

小米為什麼要推廣這些「高風險」的投資信息呢?肯定不是出於為年輕人推薦第一家P2P平台,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賺錢,畢竟從此前公布的招股說明書上顯示小米的資金面臨著嚴重的問題。

而推廣P2P業務是一筆收入不錯的生意,有熟悉P2P平台的用戶稱,成功導入一個有效用戶的結算價格至少是數百元。大平台稍低,小平台還要更高一些。對P2P平台來說,用戶在上面走完了註冊,綁定金融卡,投資這三步,就可以認為是一個有效用戶,用戶轉化率非常高。

小米的盈利能力一直是被人詬病的關鍵點,股東可以接受小米短期內不盈利,但是不能接受你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沒有盈利能力,也就根本沒有支撐股價的基礎。所以,可以認為,推薦P2P平台業務是小米病急亂投醫之下的無奈之舉。

“米粉專享”的P2P爆雷,小米的擔當何在?-雪花新聞

但相比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可能對小米的傷害更大——「米粉」信任感的流失。小米自成立之初就開始著力建設粉絲社區,說實話,小米能走到今天,最大的依仗就是一大批忠實的米粉,而此次事件無疑將極大傷害米粉的感情,消耗米粉的信任。

據了解,小米金融涉及供應鏈融資、互聯網小額貸款、支付、理財產品分銷、互聯網保險等業務,相關牌照比較齊全。

根據小米集團招股書披露,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金融的收入及稅前淨利潤占發行人的比例分別為0.90%和0.22%。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金融總資產占發行人的比例為13.55%。證監會在此前的反饋意見17(2)中,向小米公司問詢,逐一詳細說明公司各項金融、類金融業務和主體具體業務流程、內控情況、風險控制措施及有效性。以及25(9),互聯網增值廣告是否合規的問題。65中,互聯網小貸業務,是否履行了相應的審批程序,是否符合相關監管規定,是否涉嫌變相資金占用或利益輸送情形。小米均未在媒體或者相關文件中給予正面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招股說明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境內子公司受到工商管理、海關、國家稅務等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共計20筆,涉及罰款金額合計為109萬元,單筆處罰最高金額為69萬元。盡管相應罰款金額相對公司當期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占比極小。可以看出,小米集團在經營活動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律意識薄弱。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消費者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而小米能否及時站出來給廣大受害「米粉」一個交代,協助投資人追回投資本息,關係到米粉的信任、甚至公眾對小米的信任,而失去忠誠的米粉,小米還能談什麼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