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劉若英《後來》
《後來的我們》上映這幾天來,戲外的劇情遠遠戲里的更精彩。「文藝范才女」劉若英首次執導的電影作品、五一檔遙遙領先的預售成績,還有第五代導演大師田壯壯參演,加上一眾影評人、娛樂號推波助瀾,上映首日就取得2.8億票房,高得不像一部文藝片。
▲《後來的我們》上映首日票房海報 ©電影《後來的我們》
但緊接著畫風急轉直下,《後來的我們》被爆發生大規模退票,發行方兼售票平台「貓眼」電影將矛頭指向了黃牛,劉若英工作室也發表聲明表示積極協助配合調查;火上加油的還有被爆請水軍在豆瓣刷評分。電影預售期的各種光環,在上映首日的退票風波中,都一一破碎了。
撇開各種霧里看花式的聲明,《後來的我們》本身無論是從主創團隊還是劇情構思,我們都可以相信,一開始它們確實是帶著誠意和情懷走向公眾的。但是染上假票房的新聞,不管真相是什麼,最初所有的誠意和情懷,到現在都不可避免地變了味道。諷刺的是,這也和電影劇情形成了某種形式的呼應:後來的他們,一個確實在北京事業有成,一個也算留在了北京,但是後來的他們都丟了最初的彼此。
▲《後來的我們》海報 ©電影《後來的我們》
和電影中男女主一樣,現實中的我們也面臨著愛情還是麵包的困境。只不過現實總是來得更加赤裸,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適齡男女青年」被安排的一場場相親。
▼某都市相親故事
房子、車子、學歷、工作、身高,所有這些具象的元素,都能作為可量化的指標,在相親時成為比較和與權衡的籌碼。社會快節奏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催生了各種焦慮,上一輩和社會傳統觀念又對婚姻有著天然的執念。在這種環境下,用可量化指標幫助決策的相親似乎是一種更為高效和精明的方式。
但人畢竟不是沒有心跳的機器,理智與情感也畢竟是永遠動態平衡的。如果不是對「那個對的人」有出於本能的追求,又怎麼解釋一邊是相親市場義無反顧式的火熱,一邊又是諸如《前任3》之類的愛情片屢屢爆紅呢?
或許飛升的房價、競爭激烈的職場,以及親人的施壓與不理解,以上種種都讓人心力憔悴。但是與此同時,仍然也存在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願意屈從社會大流去匆匆應付了事,而是選擇堅定自己的想法;他們無視別人對自己生活的指指點點,而是走了一條只對自己心情負責的路。
在這個流行「喪」和「佛性」的年代,和那麼多人擦肩而過,還堅持在現實中尋找那個會令自己心動的眼神,這確實是一項勇敢者挑戰。他們逆向而行的不將就,或許會因為「不合時宜」而承受一些壓力,也或許會在追求完美的路上走得很辛苦,但到最後一定會收獲驚喜,畢竟只有最初的念念不忘,才有後來的必有回響。
丨編輯:DD
嵩雲智慧生活原創,歡迎分享轉PO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