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班》:歌聲綿綿千載,兄弟此心不變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故事,從來就是最能打動人人的故事之一。即將上映的《兄弟班》講述了默默無名的溫拿樂隊是如何在歌唱比賽中脫穎而出,一舉成名,並經歷短暫分開又最終合體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的每一個年輕人都具有香港黃金時代的少年英雄的特質。

《兄弟班》:歌聲綿綿千載,兄弟此心不變-雪花新聞

夢想,太容易在少年的心中生根發芽了,它大多起源於天賦和喜好,比如說樂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搞音樂的理由。無論是天生的好嗓子和明星臉,還是一腔音樂熱忱、與世界為敵的叛逆作用力,亦或是想改變世界的勇氣——這些都會支撐這些天生熱血的少年去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決定。

《兄弟班》:歌聲綿綿千載,兄弟此心不變-雪花新聞

而夢想的堅持卻不僅僅是一腔熱血能支撐的,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逐夢青年中途退出並泯身於時代洪流之中了。比如電影中的組建樂隊的核心人物阿力為了給家還債,早早離開了樂團,並告訴兄弟們,夢想不能當飯吃。或者是中途離開的阿倫,帶著馬子一起去新加坡讀書,把在大火中付之一炬的練習室遠遠甩在身後。

《兄弟班》:歌聲綿綿千載,兄弟此心不變-雪花新聞

剩下的三個少年,執拗地在海邊礁石上煮泡麵,對他們的離開無動於衷。其中,劇中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色非常值得研究,那就是鼓手阿 B (導演陳友就是他的原型)。但是相比於其他熱血青年,他的腦門上自始至終都沒有掛過「夢想」這兩個字。按照原定的計劃,他本應該聽家里的話直接出國讀書,他的悶悶的性格也看似與樂隊毫無瓜葛,但他恰恰就成為在樂隊中堅持最久的人之一。而支撐他走下去的就是對「兄弟「這一概念的認知:在組建初期,他跟兄弟經歷了一場鬥毆,其中阿健為他擋了一記拳頭,他站在角落里看著眼前的一切,才開始明白原來兄弟的概念是非常原始而純粹的——我可以為你做任何事,甚至連命都可以不要。之後無論是樂隊面臨解散也好,活不下去也罷,他都沒有一絲一毫要離開的意願,甚至為此跟家人反目也在所不辭。這便是人物的張力了。

《兄弟班》:歌聲綿綿千載,兄弟此心不變-雪花新聞

人生只道是平常,離別之後大家的際遇也不相同。阿健在香港開了一家小餐館,阿 B在劇組里面跑龍套, 阿友又回到了酒吧走穴。剩下的兩個人在娛樂圈順風順水地發展——這樣看來,五個人已經再沒有交集的可能,觀眾也不免在心底問這些跌落谷底的人「值得嗎「。可令人暖心的是,幾年之後, winners又做回彼此間「最熟最真「的人。阿倫作為破冰者,重復了曾經他們幾個人還是窮小子時的對話: 「我收工後就馬上回來!「

《兄弟班》:歌聲綿綿千載,兄弟此心不變-雪花新聞

在那個群星輩出的璀璨年代,溫拿儼然已經成為同輩的標桿後輩的榜樣,溫拿精神已經深深烙進了歌迷們的心中。少年的心是純淨的。在名與利的道場上,這些共同經歷過苦難和絕望的年輕人,終究是做不得那些世故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