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勸你裸辭的人,不會給你發薪水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那些勸你裸辭的人,不會給你發薪水 職場 第1張

01

辭職絕對是一件超爽的事。

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

你坐在工位上,一邊手機刷微信,一邊慢悠悠拷貝資料給交接工作的同事。

聽著不遠處,老板罵人罵得吐血,同事電話吵得不可開交,你想起不過就是兩天前,還在客戶辦公室低著頭挨罵心如刀絞,會不會覺得恍如隔世,一身輕鬆?

你走出大樓,抬頭看向藍天白雲,心里再沒有沉甸甸的KPI,再沒有每天必須六點半起床,才能勉勉強強拿到的全勤獎,你說,是不是很爽?

不爽,才怪。

嗯,不過,然後呢?

一位讀者給我留言,她在一家公司做行政,公司剛剛初創屬於野蠻生長時期,她每天除了辦公室的一堆雜事,還要伺候好其他部門,上班各種撕,下班各種累,拿錢又少,又感覺不到成長。

有一天她跟朋友吃飯,一頓吐槽,在朋友的強烈同情加強烈建議下,終於辭職了,裸辭。

隨後一個多月,她開始各種放飛自我,平時難得逛次街,現在天天泡夜店,平時追不上的劇,現在不分白天黑夜地看,心血來潮上網一搜攻略,新馬泰一圈走起……

感覺不要太好哦。

嗯,然後呢?

然後她回到國內,開始投簡歷。

隨著每個月的房租水電消費應酬一張張帳單飛來,她從一開始的從容不迫,到後來的著急上火,投了無數家,面了沒幾家,這才發現……發現朋友圈里,之前那家公司剛得到A輪融資,每個幹滿兩年的人薪水都翻了一番,不少同事還拿了三個月的績效獎。

面試回來的路上,穿著高跟鞋艱難走出地鐵,她想起這幾個月來生活的驟變和當下的窘迫,忽然想哭又想笑,最後,還是忍不住哭了。

寫下她的故事,是因為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提醒:

那些勸你裸辭的人,不會給你發薪水。

02

互聯網普及,消費主義盛行,帶來有一種聲音特別有害,我隨便舉幾個例子:

你討好眾人,還不如取悅自己。

年輕就是要任性,犯錯也有資本。

為了做喜歡的事,值得付出一切去賭。

……

怎麼說呢,這些話都沒毛病,就是淨挑人家愛聽的來講,但是下半句就不說了,怕得罪人。

我不怕得罪人,我來瞎說這句的大實話:

你想幹嘛都可以,自己承擔後果就行。

所以每次你特別委屈:我就是想找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要求很過分嗎?

或者:客戶憑什麼罵人啊,實在不行我回老家算了。

再或者:年輕就該享受生活,打份工錢夠用差不多就行了。

嗯,是,我都說了嘛,你自己承擔後果就行。

有些後果,你能馬上看見,比如剛才裸辭的那位,可是還有些後果呢,需要一點時間。

有位大學老師跟我講,她跟自己帶過的學生關係都很好,所以經常參加他們的同學聚會。雖然大家台面上不明說,但是這麼多年她發現,學生之間大致會這樣比較:

畢業1-3年,比的是到手月薪水。

畢業5-8年,比的是年薪福利,還有發展空間。

畢業10年、15年,已經不比了。有人超出大部分人身位太多,同學聚會人家不好意思來,來了也不好意多說話,免得刺激到周圍。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投入每一份工作,你都是在做一個選擇,這個選擇並不僅僅是這份工作和那份工作,薪水之間差多少,而是你決定了把自己最黃金的每天8小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投入到一個財富增長的曲線之中。

這條曲線,越往後走增長越快。

而裸辭,損失的不光是帳面上的收入,更是把那條曲線生生折斷,然後把自己拋入不確定的時間,在破產之前匆匆抓住另外一根曲線來救命。

因為你別無選擇,所以那根曲線的增長速度,很可能慢得多。

你說說看,這會對你一生的職業生涯,你一生的財富積累,有怎樣的影響?

很大的影響。

大到有一天,你認不出豪車里坐著的、電視里被採訪的,是你原來下鋪那位,還跟你借過錢買考試講義的同班同學。

是,你現在是還年輕,是有激情,但是請記住:

激情不是年輕的目的,激情是年輕的武器。

03

前幾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文章里面有一句話:

大多數人40歲之前的個人成就,幾乎取決於成家之前的水平。

有人問,怎麼理解,為什麼是40歲?

呵呵,因為對於你一個普通人而言,40歲過後,你的孩子年齡才足夠大,才足夠獨立,你才有機會開始人生的第二次發力。

不過,你確定那時候你還有體力嗎?還有心氣嗎?又還剩多少試錯的機會呢?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如果把你的人生看做一個劇本,若干年後回望,你能看見幾乎每一個結局,都在當初的某一個瞬間埋下端倪,後來的劇情發展,不過是在培育、維護、強化那顆種子長成而已。

你無拘無束、瀟瀟灑灑地結束一份工作,未來的日子里,都可能會以深夜里的無助和酸楚,乘以5、乘以10、乘以100的加倍償還。

當然了,看到這里可能有人不服氣,那誰誰誰不就是辭職創業成功的嗎?那誰誰誰裸辭以後,新找的工作也很好啊,人生需要勇氣好嗎!

嗯,「幸存者偏差」了解一下?不知道的請自行百度。

時間他老人家就像上帝,永遠明察秋毫還不依不撓。

你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得到。

你圖一時之快,他就還你夙夜輾轉無眠。

04

那麼,是不是就絕對不能裸辭呢?

也不是。

如果入行沒多久,發現平台處於價值鏈低端,有機會重新入學深造,去到更高價值的崗位,我建議你裸辭。

如果你身在完全無感的行業或崗位,家境寬裕又氣氛寬鬆,我建議你裸辭,花上數月乃至更多時間,去旅行、去遠足,就像喬布斯那次遠赴印度的禪修,說不定能有意外收獲呢?

還有,如果你長期國外工作,決定遲早回國發展,我也建議你裸辭。

隔著遠洋和手機螢幕,你真的感受不到國內是如何一番火熱朝天。

不過,當你真的決定了,我也建議你一定一定備足幹糧,制定好Plan B、C、D。

不要迷信天無絕人之路,把穩紮穩打的人生逼成不得不的絕地反擊。

反擊贏了倒也罷了,可是輸了呢?

你有多輸得起呢?

有個詞叫「饑不擇食」,還有個更狠的,叫「飲鴆止渴」。

你選前者還是後者?

其實,真正的職場高手不是這麼玩的,你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發現他們怎樣更換賽道:從Investor AB到阿里的蔡崇信、從高盛分別到騰訊、滴滴的劉熾平、柳青……

他們不會從一段走投無路,換到另一段走投無路,而是在老的領域斬獲頗豐,高位離場,從容奔赴又一條更加遠大的精進之路。

如果你覺得打工再高級也只是打工,情願做一個小小的自由職業者,作為普通人,也不是沒有機會。

我的朋友里,有的是人利用下班時間和周末,默默學習各種愛好和技能,然後有一天離開職場、自立門戶,輕鬆養活自己和家庭。

對了,有個網上的笑話,給我印象很深,看完以後你就懂了:

兩個和尚分別住在兩座山上的廟里,每天下山去同一條溪里打水喝,慢慢成為老朋友,不知不覺,一晃就是五個春秋。

忽然有一天,有個和尚發現對方沒有下來打水,於是去看望,發現他的老朋友正在廟里打太極拳,和尚奇怪的問:「你不下山打水,喝什麼呀?」

打拳和尚指著不遠處的一口井,對他說:

「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也沒有間斷過挖井的計劃,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練習我喜歡的太極拳了。」

你看,打一口自己的井也沒那麼難,需要的,不過是一點點的努力,一點點耐心,還有一點點時間而已。

作者:格總,職場老司機,80後笑話汪,乾貨有洞見,雞湯有思想,你要不要來嘗一嘗?微信公眾號:格總在人間(ID:I-Gargamel)

「我面試了十幾個HR主管都不達標,發現他們都被這3點耽誤了…」

魏瓔珞這樣的人在職場,是要被趕回老家喂豬的

那些勸你裸辭的人,不會給你發薪水 職場 第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