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文來源:廣電獨家(ID:guangdiandujia)
《虎嘯龍吟》日前在優酷視頻以33億的播放量華麗收官,作為一部厚重題材、精工細作、亦莊亦諧、全員演技在線的古裝大戲,《虎嘯龍吟》還以豆瓣8.4的評分成為一部備受觀眾認可的口碑品質劇。
不僅是另辟蹊徑的後三國題材大戲,《虎嘯龍吟》文戲驚心動魄,武戲恢弘霸氣,情感戲、家庭戲亦提亮走心,精致的台詞、大氣的配樂、頂配的服化道,都為該劇的成功保駕護航。同時,其為歷史劇的創作提供了全新角度,並與年輕觀眾形成共鳴的寶貴經驗也對從業者有著借鑒意義。
後三國題材老瓶裝新酒
守正出奇有格局
為什麼經典的故事可以常拍常新?其本身的複雜性、深刻性、時代性是勾起一代代影人創作欲望的根本原因,而三國題材恰恰是中國歷史劇中的絕對富礦。《虎嘯龍吟》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對三國故事進行了全新解讀。
曹魏視角可謂徹底顛覆了自《三國演義》以來,所有三國題材影視劇的蜀漢視角,正是這一基礎設定的轉向,劉備之漢室背後的道統束縛被徹底打破,從而解放了創作者的思想。
劇集還以虛實結合的方式,在歷史大背景、人物大走向不變的前提下,進行了邏輯得以自洽的重組再創作,使故事及人物既熟悉又新鮮。可以說,郭嘉、荀彧對曹操的效忠,其內核與諸葛亮對劉備的效忠是一樣震撼人心的,也與中國歷史上諸多忠君愛國的仁人志士一樣能夠激發觀眾的共情。
同時,該劇還以前衛的戲劇形式,豐富了傳統歷史劇的表達方式。最為觀眾津津樂道的就是「空城計」一節,司馬懿與諸葛亮「神交」對話的意識流表達,青年、中年與風燭殘年的司馬懿同場對話,這一「腦洞大開」的設定極具實驗性和先鋒性,與莎士比亞擅長借助內心獨白揭示人物內心世界、推動劇情發展的戲劇手法不謀而合,其巧思令人拍案叫絕。
從個人的成敗得失,欲望與平靜,到家國層面的分裂與統一,《虎嘯龍吟》從微觀到宏觀的述說層面都以濃墨重彩的筆觸呈現了人性的複雜,同時還能站在悲天憫人的角度,看待人與命運的抗爭,以及歷史洪流中,浪花淘盡英雄的滄桑感。
在對歷史重新解讀的過程中,劇集不僅還原了三國時期中國人的生死觀、價值觀、人身觀、文化觀,同時更以詩一般的語言,極具東方傳統的影像美學,帶給觀眾純粹的視聽感受,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宏大的歷史格局。
「曹霸霸」領銜曹魏英雄榜
打破歷史臉譜不容易
就像傳統戲曲中被唱了幾百年的「白臉曹操」一樣,三國人物的臉譜化是深入人心的。這就給後來創作者每一次的試圖改變都帶來了強大的阻力。從《軍師聯盟》到《虎嘯龍吟》,既然選擇了少有人走過的曹魏路徑,就要迎擊隨之而來的先入為主。但隨著全劇華麗收官,這部劇作在打破臉譜化上付出的努力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曹操去世,全網為何淚目揮別「曹霸霸」,劇集在塑造曹操雄才大略的同時並沒有美化他猜忌、殘酷的一面,但曹操愛子、憐子的拳拳父愛又是如此紮心,無怪曹操下線,觀眾依依不舍。而郭嘉、荀彧、楊修、崔琰,這些過往三國戲中寥寥幾筆帶過的角色都呈現了華彩篇章,可歌可泣令人動容。
而在《虎嘯龍吟》中,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相殺與神交,堪稱三國戰史上的巔峰對決。本劇讓影視作品中「仙氣」十足的諸葛亮接上了地氣,更呈現了他為人父的溫情煙火氣,弱化了他高深莫測「多智近乎妖」的務虛,增加了殫精竭慮事必躬親的務實,讓觀眾更全面深切地感受到丞相鞠躬盡瘁的高潔品質。
全劇最大的突破在於完整地展現了司馬懿從布衣書生到權傾朝野,再到回歸平靜的完整歷程。司馬懿無疑是整部劇被刻畫最豐滿的主軸人物,對於這個早已被蓋棺定論的形象,創作者做到了成長式記錄,不粉飾不抹黑,直抵內心。
世上本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也沒有涇渭分明的忠與奸,但卻有站在人性高度、發展角度、歷史態度上的重新審視。而司馬懿對於「依依東望」的終極扣問,從成敗、權力、名譽,到人心、時間,「依依東望」的究竟是什麼?這不僅是司馬懿的人生命題,更引發觀眾反思。
「我從未放棄歌頌人性的善,但也未曾有一刻放棄面對人性中的惡。所以這部戲講述司馬懿的一生,讓你見證的是人心。」吳秀波對司馬懿心路歷程的演繹,成為本劇人物塑造亮點的集大成者。
在近百個有名有姓的人物中,其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都是活生生的人。導演張永新談及創作時也提出:不仰視、不俯視,平視角度。只有將歷史人物從書本的扁平化白描中拉到真實生活中,才能為觀眾提供一個全新的、評判歷史人物的平台,也讓歷史人物的塑造,從舊有框架的禁錮中掙脫出來。
有熱度亦有話題
立足劇集巧妙外延
在網路播放衝擊傳統電視平台的大趨勢下,觀眾越來越相信口碑效應,社交媒體平台上的聲浪成為一部戲是否能夠成為現象級的重要考核標準。可以說,無論讚還是彈,一部不具備話題性的電視劇,肯定是失敗的。《虎嘯龍吟》作為一部立足三國題材的厚重敘事之作,傳統受眾群是男性向、熟齡向,在如何吸引80後、90後、00後關注的課題上,其探索可圈可點。
比如,《軍師聯盟》中曹操橫槊賦詩慷慨激昂的重場戲震撼了很多中學生,很多學生黨觀眾評論:如果古詩詞都有這樣的戲劇橋段,那背古詩古文絕不是難題。《虎嘯龍吟》中曹叡的「女裝大佬」和「紅衣」司馬懿,都是在強化角色、忠誠劇情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的大膽創新,也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不小水花。
「諸葛亮」王洛勇用深情誦讀英文版《出師表》被讚《權力的遊戲》即視感,在社交媒體上刷屏的同時還獲得人民日報點讚,這股文化熱潮還蔓延到了海外,韓文版、法文版《出師表》相繼出爐,在推特、臉書等海外社交媒體平台上也圈粉無數。
貫穿全劇的「心猿意馬」小烏龜,不僅是最重要的道具,更被笑稱為「男主角」之一,除了提供笑點、萌點,「心猿意馬」的存在伴隨司馬懿人生全程,無言卻寓意無窮,堪稱該劇的神來之筆。
第14集中,諸葛亮與司馬懿通過傳令官喊話的橋段可謂笑點十足,當下很多年輕觀眾在網遊、手遊中早就熟識各種對戰套路,傳統排兵布陣的演法在年輕觀眾那里恐怕會吃力不討好,劇組棄武打變喊話的突破顯然來自對年輕人文化消費習慣的深諳。
可以看到,《虎嘯龍吟》的周邊話題並非為了製造噱頭而生拉硬拽,無論是挖掘文化周邊、美學周邊的方式,還是對故事精髓、全劇主旨的巧妙外延,都是將傳統戲劇創作與當下市場、受眾有機結合的一次勇敢嘗試。
一部好劇的呈現離不開全部工種的全情付出,而全劇無短板來自嚴謹的創作態度和誠懇的創作誠意,也是真正的匠人精神的體現。在開播後,從輿情中可以看出,無論社交媒體,還是打分平台,觀眾都對創作者的誠意給予了肯定,也讓討論回歸到了劇集本身。
從《軍師聯盟》到《虎嘯龍吟》,無論三國戲,還是中國歷朝歷代的豐富故事素材,如何拍出讓當下觀眾買帳的作品?所有歷史劇都應該是當代劇。歷史本沒有真相,但在解讀歷史的時候,與時下觀眾形成共情、共鳴、同感是首要考量。對於創作者來說,對歷史不加批判、探索的復制,才是最大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