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眼科「產學研」一體化平台打造科研沃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愛爾眼科「產學研」一體化平台打造科研沃土 國際 第1張

全球近視眼大數據多中心研究人員合影。

紅網時刻9月13日訊(通訊員 屈慧瑩)「我從十五年前攻讀碩士起就一直在做近視眼的研究。」藍衛忠說,在其導師、愛爾眼視光研究所所長楊智寬教授的主管下,他們團隊已成功研發了全球首款近視眼防控智能可穿戴設備——「雲夾」。

作為活躍在近視研究領域國際學術舞台的中國青年學者,藍衛忠正試圖通過用眼習慣與視覺環境的研究,揭開近視眼的發病之謎,為防控近視眼提供解決方案。這位年近不惑之年的學者,三年前在德國先後取得臨床醫學以及視覺科學博士學位後不久,就進入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工作,任職愛爾眼視光研究所副所長。

“雲夾”能夠對佩戴者的用眼距離、用眼時長、用眼角度、環境光照和戶外日照時長等5個維度進行精準監測,對近視相關行為監測準確性高達97%。」藍衛忠向記者演示這個僅重6克的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種種功能。

據其介紹,「雲夾」所采集的數據通過藍牙自動傳輸到全球雲平台上存儲,經大數據技術以及醫學專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可為醫生與家長提供科學防治近視參考。

4月30日(美國當地時間),全球首個由中國研究團隊—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團隊主導,並使用中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產品「雲夾」作為關鍵實驗設備的近視眼大數據多中心研究項目在夏威夷正式啟動。來自全球12個國家19支科研團隊對全球6大洲3大人種的近視眼大數據進行采集與分析,有望闡明人類近視眼環境因素的致病之謎。

研究項目使用「雲夾」作為關鍵實驗設備,在全球範圍內遴選出19支高水平科研團隊,對六大洲12個國家的近視眼大數據進行采集與分析,通過對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之間視覺行為和視覺環境等因素差異的研究,明確這些因素與人類近視眼發生發展之間的關係,有望填補人類近視眼發病機制領域的空白。

「愛爾眼科擁有開展大規模、多中心研究的重要資源。」2017年加入愛爾眼科的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視覺科學與眼免疫學教授徐和平表示,在愛爾眼科,一個科研項目可以很方便地發動幾十家甚至是百餘家醫院共同參與,而超過2000萬例且每年仍在繼續增長的龐大病例庫,為開展大規模多中心研究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這裡無疑是可以結出碩果的科研沃土。」

作為中國第一所專門的眼科醫學院,2013年成立的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已累計招收研究生200餘人,為行業輸送中高端眼科專業人才近百名,有效緩解了臨床、科研、學術復合型等眼科人才的緊缺現狀。目前,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中國擁有3000多名眼科醫生,占據全國眼科醫生的10%左右。

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愛爾眼科共獲批各類項目近200項,集團資助科研基金課題100餘項。近5年來,集團共發表學術類文章近700篇,SCI/Medline期刊收錄150篇,獲得專利17項,參編、主編50餘本學術專著。

「愛爾眼科的願景是”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因此,我們的科研項目也都是圍繞廣大患者的眼健康和眼病防治展開的。」唐仕波表示,希望通過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為患者提供中國的眼病治療方案。

作者:屈慧瑩 編輯周曼 易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