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編者按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經濟運行同樣如此,不會總是風和日麗,也會有浮雲飄過甚至面臨風霜雨雪的時候。越到這個時候,撥雲見日、登高望遠就越顯重要。
《穩中求進的關鍵在穩定預期》一文指出,從國內看,經濟社會發展矛盾多發易發,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仍在培育,傳統動能調整面臨較多困難,特別是在金融、投資、外貿等領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妥善應對各種不確定性、解決預期惡化等潛在問題的複雜性也在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強預期管理,引導形成良好社會預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雖然是一篇時評文章,但背後有著深刻的理論含義,說明在應對不確定性、化解公共風險的過程中,良好的預期是注入確定性和有效防范化解公共風險的重要途徑。
良好的社會預期,是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基石。加強預期引導,做好預期管理,是黨和政府主管經濟工作能力的重要體現,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重要保障。
我們黨主管經濟工作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使社會預期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良性循環。預期的形成主要是基於人們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所作出的判斷,同時,形成的預期也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行為,通過改變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來加大或者平抑市場波動,進而傳導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因此,良好的預期能夠轉化為有序的經濟行為,在一個可預期的市場和社會環境中,人們就會有動力、有耐心去從事創造和創新活動。而過於悲觀的預期則會導致市場主體的行為短期化,投機炒作賺快錢,使得風險集聚、經濟泡沫化,甚至引致重大經濟或社會危機。
當前,穩定社會預期尤為重要,也更為不易。從國際看,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態勢顯現,英國「脫歐」等「黑天鵝」事件頻發,各國政策的溢出效應和回波效應急劇放大,大陸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從國內看,經濟社會發展矛盾多發易發,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仍在培育,傳統動能調整面臨較多困難,特別是在金融、投資、外貿等領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妥善應對各種不確定性、解決預期惡化等潛在問題的複雜性也在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強預期管理,引導形成良好社會預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準確解讀新常態下大陸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發展趨勢,不斷增強宏觀調控政策的科學性、預見性和主動性,相繼出台多項重大決策部署,讓人們在轉變中看到希望,讓市場在轉型中激發信心,為有效引導社會預期提供了政策的「定盤星」和改革的「定心丸」,有效激發了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發展潛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穩什麼?既要穩速度、穩效益,又要穩政策、穩預期,而核心是穩政策、穩預期。
既要穩當前又要穩長遠,既要穩經濟預期又要穩社會預期。預期就是對未來的判斷,穩定預期就是要使利長遠的經濟行為能夠持續下去。因此,穩定預期既要穩住當前、排除短期因素干擾,又要強調發展的信心支撐和行為的長遠打算,儲備好各種應對手段,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同時,穩預期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從全局和整體上考慮。既要穩住經濟預期這個基礎,又要越來越重視穩住社會預期。尤其是與民生、改革密切相關的預期,涉及對社會遠景和中國未來的看法,最後又會轉化為對執政黨執政能力的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跳出經濟看經濟,跳出經濟預期看穩定預期,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使穩預期工作充分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社會預期。宏觀調控本質上是預期管理。首先,政策信號要清晰。明確的政策信號,是穩預期的關鍵,各項宏觀經濟政策導向越明確,落實越有力,市場預期就越好。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其次,要保持戰略定力。在穩定的政策總框架下,要採用靈活、漸進的方式,注重微調手段,把控精準指向,處理好「穩」與「調」的關係,按照主要經濟指標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趨勢與程度,確定預調措施的力度,防止政策大起大落擾亂預期。最後,要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要充分考慮政策風險給民間投資帶來的影響,給民間投資服下政策的「定心丸」,將微觀主體的投資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
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經驗表明,穩預期的效果往往與改革進展正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治生態得到淨化,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預期。全面深化改革是穩定預期的前提,如果對改革的信心不足,就會影響對大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穩預期也就無從談起。只有改革的「進」才有經濟和社會的「穩」,如果改革停滯倒退,「穩」就失去了支撐。因此,既要穩定人們對經濟基本面的預期,又要樹立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信心,通過加強對改革的整體設計和完善改革的推進方式,促進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此文發表於《求是》2016年第12期。
封面圖片:來自網路
審稿: 程瑜
組稿、責編:傅春燕
▼
▼